王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 200235)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第四章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其中在“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提出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高端交流平台”)这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1]。构建高端交流平台可以从许多维度进行观察,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应当在国家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上发挥决策咨询的功能,但就目前科技智库的实际现实而言,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这些不足和短板需要在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中予以克服和破解,本文试图从如何发挥其智库功能的角度谈几点体会。
中国智库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这就需要在开放的平台中通过提倡科研争鸣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更优选择,以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并化危为机,转危为机。提倡科研争鸣不仅有助于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助于形成智库决策建言的不同思路、视角、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施工图,通过理论反思、数据挖掘、比较鉴别、取长补短,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并更符合中国实践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了许多不可预测与难以预测的情况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主动防范,这里就提出了作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如何提倡科研争鸣的问题。正因为需要高度警惕和主动防范各类风险,而各类信息动态交织并相互影响,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都难以预测和确定,需要依托高端交流平台鼓励科技智库研究人员自由探索,在平台上展示并传递基于深入的科学研究并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而产生的不同科研观点、结论和政策建议,以提供决策层参考。在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功能建设中,应当提倡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应当鼓励学术的探索与争鸣,鼓励不同的思想交锋,鼓励对已有的经验、尝试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提倡决策咨询的不同维度的分析与建言,特别是对战略研究的风险研判和现存政策的弊端揭示,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该为之提供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形成百花齐放的“众言堂”,避免学术垄断的“一言堂”;形成科学理性的反思、批评与分析,克服一窝蜂和一面倒的学术研究与信息交流现象。
探讨学理源流是智库进行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咨询的基础。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应当特别提倡持之以恒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专注性研究的厚积薄发;倡导加强交叉学科间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对各类原有事物和新出事物都应进行学理源流的深入探究;尊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尊重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尊重逻辑的推理、实验的数据和实证的案例,反对人云亦云和没有独立思考的照搬模仿;对各类新旧事物都须注重关键主题词研究,寻根究底搞清楚各类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学理源流和辩证逻辑,从百科全书的6个W角度,即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如何(how)、为什么(why)维度疏理清晰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为各类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提供学理支撑。针对我国理论研究原创性较为缺乏的现状,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应当引导学术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命题。对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究学理源流,学界和社会已形成了普遍共识,作为高端交流平台在如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探究学理源流却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命题,特别是如何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方面需要下大功夫。笔者于2021年3月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参观了《中国的声音——聂耳与国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展》:聂耳8岁开始接触乐器,12岁参加了学生音乐团,16岁参军,东去湖南,南下广东,远走上海,北上北平,先后担任歌舞团小提琴手,参加过多部电影的拍摄并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入百代公司,创作《卖报歌》、《毕业歌》和《码头工人》,取道日本学习音乐创作……。聂耳之所以能创作出经典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不朽音律,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自由开放、自主选择、多元交流、群体协同、丰富实践、中外交融、见多识广、唯才是举、革命进步,正是这样的环境塑造出了一个年轻的音乐天才,仅23岁的青春年华已有了如此广泛的兴趣选择和发展机遇以及诸多的可能性,不能不令人感叹和赞叹,这对于今天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如何为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者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即我们应当尽可能营造一个让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的偶然和巧合成为更多必然和趋势的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即应当更加注重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引领学术创新,展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在克服论资排辈和破除“四唯”中走在前列,支持并扶持优秀学术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成长,让成千上万的科技研究青年“聂耳”得以有不受年龄资历限制而展示他们科研才华的舞台,让各类人才有广泛的理论研究兴趣选择和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以更加开放的理念促进中外科研学术的交流,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智库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
在战略上预测未来趋势并对公共政策的落地进行未来可能性的沙盘推演是科技智库的主要功能。海量的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是一个巨大的科技数据和知识信息的宝库,在信息过载的当下,如何透过晧如烟海的研究数据和动态信息,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发展趋势,把握初始崭露头角的全新事物;如何从杂乱无章的多源异构数据信息中挖掘疏理出其中网状联系的逻辑和内在隐性的价值,从而洞悉即将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这些都需要科技智库研究人员秉持独立的调查和思维模式,以历史逻辑、理论思辨、全局观察、怀疑思维、本质追溯、数据方法和“让子弹飞一会儿”的研究耐心,采用数据智慧大脑和人脑智慧研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高端交流平台上形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的决策咨询。这种洞悉星火燎原的预测本领需要科技智库人员审时度势,洞悉数据足迹,以系统性和全局性思维和方法,在学科交叉和中外交流中对某一主题进行跟踪抓取,并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攻坚克难的最前沿和最广大人民之中,在面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施中注重加强科技创新系统性谋划、整体性谋划、协同性谋划、前瞻性谋划,以可视化的推演为决策层提供一目了然的发展态势,以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为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提供关口前移的咨询建言,以超前布局和精心谋划来更好地预测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各类可能发展并诠释潜在的危与机,以发挥科技智库的指南针、千里眼、显微镜、预警机和探照灯等决策咨询思想库功能。
在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中,既要展示我国取得的巨大科研成就和进步,同时也要直面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短板,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上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短板和在可持续发展中关系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潜在不足。现在一些卡脖子的显性短板较易于看清楚,而尚有一些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短板则处于隐性状态,不易发现;这就需要科技智库研究人员在古今中外的深入调查和比较研究中直面现实短板,为决策层提出预警信号,以引起国家管理层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举措予以规避和及早防范。2021年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登了《七获省部级科技奖的“大国工匠”,却评不上正高职称》的报道,并配发了《不要让一个章伤了“大国工匠”的心》的评论员文章。中国的人才成长被单位的一个章受阻的现象,过去和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固有障碍依然突出,与当下倡导的“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互相矛盾,这种人才建设的短板既要科技智库在高端交流平台中予以直面,也要在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总结评估中提出破除这种多年顽疾的改革举措和实施路线图。在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方面,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需要克服急躁情绪;在应用研发和尖端制造工艺方面,我们与美欧等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对赶超的热望同样不能脱离现实,需要克服盲目情绪。因此,科技智库在直面短板中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日就月将的耐心。同时,这种直面现实短板的科技智库功能,不仅要听取国内学者的意见,也应兼听国外学者的意见,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心境和胸怀形成兼听则明的决策咨询环境,为国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自我完善的通道。
如何在科技智库的战略预测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决策咨询环境是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发挥智库功能需要着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诸多决策咨询的各类文字中,跟风报喜文字可谓随时随处可见,但是较为缺乏唯实报忧的文字。从中国目前发展的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而言,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隐患,令人忧虑;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文化环境使人们如同以往宁左勿右一般,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忧患不敢言、不想言,甚至不能言,这是作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特别需要克服的不足。以优秀人才培训与使用问题为例,为何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及研究成果在国内默默无闻而常常是在国外被首先发现,为何一些优秀的人才留学归国后不能满意或适应国内的科研环境与氛围,有的甚至无奈再次赴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引发了“海归归海”的忧虑和反思。又如,在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中,一些地方和机构缺乏对科研规律认识,搞小范围的内循环,搞小而全和重复建设,或脱离本地本城实际地跟风,“大干快上”一些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即使是报喜中也有隐忧存在,如2021年4月8日由清华大学AMiner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AI2000榜单”显示,在上榜学者的国家分布中,美国占有绝对优势,达1 159人次,占比57.95%。中国在学者规模上位列第二,为225人次,占比11.25%[2]。面向未来的发展种种忧患是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只有通过唯实报忧,勇于发出令人震憾的决策咨询的警示,才能体现出科技智库的责任和担当,才能体现国家高端交流平台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才能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并用得上的科技思想库和战略决策智囊团,从而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科技智库的独特功能。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发挥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智库功能必须在平台定位和交流传播中积极提倡科研争鸣,注重探究学理源流,着力洞悉星火燎原,坚持直面现实短板,提倡勇于唯实报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中国特色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战略决策咨询和公共政策研究的独特功能,从而为国家科技创新并为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添砖加瓦,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塑造科技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