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构建

2021-01-31 10:14刘圣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亲和力理论课

高 攀,刘圣兰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反映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喜爱度和获得感。它是衡量高等农业院校能否为我国农业建设培养后备合格人才,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是否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否具有“三农情怀”,是否愿意为我国的“三农”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学理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本质。即人对自身属性形成充分认知的前提下,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其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人学理论主张“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人学的研究视野和内容范畴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毫无二致——即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引下,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大学生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遵循其自身特有的知、情、信、义、行等专业特色规律,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本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发挥其创造性的前提下,充分实现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人本关怀和社会价值,以此开展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1]。

(二)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习近平总书记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强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实际调查显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实际都与他们的农村成长经历密切相关,这是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注意的方面。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具有亲和力、实效性,需要将课程安排、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牢牢挂钩,真正将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衔接、契合于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情感需要、认知图式和话语表达,如此才能使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得到认同、内化和践行[3],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为重点

矛盾分析法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是坚持对立统一、辩证地看问题。一要坚持“两点论”,二要坚持“重点论”,并在遵循“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原则下坚持“发展论”,重视矛盾的动态性,防止思想僵化[4]。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矛盾,如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教育内容与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载体与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与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学校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矛盾等等,高等农业院校能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坚持“两点论”的体现。同时,在面对众多矛盾时,高等农业院校要结合其实际发展需要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注重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特殊性。

二、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面临挑战的现实依据

(一)学校层面:“重智轻德”下思政课的被边缘化

调查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多聚焦于农林牧专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先导,有什么办学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实践。正是在农学类专业优先办学理念支配下,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政策也都是围绕“做大做强,做好农学类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而制定的。其结果不可避免会导致严重的“重农轻德”“重智轻德”思想倾向,令其他专业和课程被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被边缘化。言而总之,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对农业类专业的政策扶持倾向,以及“重农轻德”“重智轻德”思想下思政课的被边缘化,使得有些高等农业院校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课时数;或者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区别计算。如此种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亲和力的目标同样难以得到实现。可见,高等农业院校“重农轻德”“重智轻德”思想下思政课被边缘化,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二)教师层面:“重农轻文”下的消极教学态度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另一困境,来自于思政课教师教学的消极态度。具体体现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彻底放弃思政课教学。由于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对于农业类专业的政策扶持倾向和“重农轻文”“重智轻德”思想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边缘化,导致学校对思政课教师工作与队伍建设不够重视,造成高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失去教学热情,甚至彻底放弃思政课教学的本职工作,在“吃老本”“炒现饭”中“混课时”。另一种倾向是为了评职称集中精力搞科研,忽略对思政课教学能力的钻研与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评职称、做课题方面往往较农林牧专业任课教师困难许多,这迫使部分高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将工作重心从教学方面转移到科研方面来,使得思政课教师更无心钻研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两种倾向都反映了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消极的教学态度是制约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三)学生层面:后现代主义下“即时满足”的被追捧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传入我国开始,并以网络为载体迅速渗入青年大学生之中,也冲击着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德育信念。使其出现盲目追捧所谓的“即时满足”行为。这种行为表现为容易否定工作价值,过早地重视消费和享乐,忽视奋斗和创造,容易沉溺于个人小天地之中,不愿为社会做贡献。劳动伦理衰退,认为工作和学习以外的享乐生活更有人生意义等[6]。加之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多为00后,受社会商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他们热衷于时尚与潮流,看重“面子”和利益,甚至认为进入农业大学读书仿佛本身就是“不光彩”和“低人一等”。即使是农民家庭走出的孩子,他们寒窗苦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大多也是为了将来能摆脱世代的农民身份。在这种“即时满足”的社会思潮和“重工轻农”的价值导向影响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极易出现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观念。不少大学生对学农的热情不高,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城市来的大学生,学农不爱农的现象更为突出。而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实践,而且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振兴乡村的思想准备[7]。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学生出现的对“即时满足”行为的过度追捧也是当前摆在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发展道路上的深刻阻碍。

三、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创新路径

(一)教师与教学内容贴近农业

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首先就要打通“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而讲好思政课,一看教师质量。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着懂理论的不懂实践,懂实践的讲不好理论这种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容易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不适合当前农业专业人才教育的特点。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一支肩负重大责任的教师队伍,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除了必须涵育自己的精神气质,更关键的是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知识,并将二者结合授课。这就需要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讲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价值的味道,学术的味道,把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有机统一起来,让大学生感知真理的甜味、价值的品位和学术的韵味[8]。一方面,应着重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如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年都应适当地参加一些专业生产劳动,或下到基层做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从而为讲好思政课打下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是看教学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大学生、亲近大学生、走进大学生,这直接关系到其亲和力的提升程度。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技知识的农业建设者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面更要注意贴合农业院校的办学实际,不可“离农”。以江西农业大学的前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其教学内容就遵循了“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其教学内容随着大学生具体专业实际灵活设置。在当今的思政课堂,教师也同样应坚持这一原则,及时充实、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向大学生传达最新的农业发展动态,如将“智慧农业”、农业产业升级等新热点新话题引入思政课堂,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在贴进大学生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与思想教育

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其他学校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有政治觉悟、有深厚的工农感情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而且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学农爱农务农、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观念。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有关著作和马列主义的有关论述,教育大学生要懂得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这个道理,要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社会要延续、要发展、要进步,就离不开生产劳动。高等农业院校要帮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树立“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的理念,在理论上增强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二是弘扬共大精神,开展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高等农业院校要以江西农业大学为教学榜样,向大学生传递用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为农民着想的伟大精神,不断补齐大学生心灵上的“钙”。三是进行学农、爱农、务农教育,增强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高等农业院校应进行学农爱农教育,除了要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深入农村实际,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和农村实际状况的了解。组织大学生学习和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觉悟,以巩固其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和立志务农、献身农业的信念。四是结合形势任务,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对毕业后“不知所去”的迷茫心理,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引导大学生结合当前“三农问题”及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明确自身的价值,坚定大学生毕业后为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服务的信心,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

(三)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需突出养成教育,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劳动为基础的思想理论教育激发受教育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懈奋斗的现实诉求,推动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激发受教育者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实践勇气。同样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其“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校方针使大学生们“晒黑了皮肤,磨破了肩膀,炼红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在劳动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了主观世界。然而,如今很多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存在这样的现实困境:缺乏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普遍共识;缺乏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拓展与整体融入;缺少对实践教学活动多样性与灵活性设计。若要真正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向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还要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就必须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师丰富授课计划,尤其是要将农业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的贴合性,采取同质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构建“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将“三农”教育课程通过开设就业讲座、举行创业论坛、邀请从事农业工作的校友做献身农业事业的报告等形式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做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对农业工作的认同感,引导他们为毕业后服务“三农”、献身“三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9]。再如,思政课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定期参加“三下乡”志愿活动,让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政治理论在广大农村传播,同时紧密结合自身所学的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宣讲活动,以此达到将技术、理论与实践密切融合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亲和力的目的。

四、结语

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是农业教育的龙头,承担着服务“三农”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的教育重任[10]。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又是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保证。时代前进,研究无止,为更加有效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还需继续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亲和力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动脉粥样硬化靶向适配子的亲和力筛选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