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安, 王福兴
(1.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1]教育教学是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一环,对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承担着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给广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结合起来,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百年。高校是培养中国共产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平台,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四史”教育,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纵向培养学生掌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关键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关键、掌握时机,着力增强高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百年光辉历程,百年丰功伟绩,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更加绚丽的新篇章,进入了更加美好的新时代。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把握建党百年的重要教育契机,理清“四史”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是高校自身建设与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历史发展逻辑与教育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关系党长期执政建设,关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关乎培养时代新人目标导向。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在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根本制度。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强烈冲击的态势,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青年范围内影响恶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教育,因为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在新时代需要“四史”教育为新时代青年把稳方向、把清脉搏,还因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背景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信息的多元化输出使得青年一代获取资讯的途径更加广阔,也给了西方社会思潮“入侵”我国的平台。“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是以史为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的“必修课”,更是坚定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发掘“四史”所蕴藏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用党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国家坚定不移的复兴史、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成就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的发展史,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夯实青年一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使命意识,筑牢青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铜墙铁壁。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聚焦于学生这个主体,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历史观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时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3]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汲取教育智慧和养分是开展高校教育的优良传统,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高个人党性修养,也是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更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4],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崛起、民族复兴、民族富裕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表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更加美好、更加富裕的生活不断奋斗。在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际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开启了中共党史的征程;在国家面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开启了新中国史的华彩乐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开始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历史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具有中国特色浓墨重彩的篇章,创新发展了世界共产主义,继续谱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学史,可知古今;懂史,能明大义;用史,方续荣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青年手中将接过历史奋斗的接力棒,这也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了解党的奋斗史、国家的民族史、改革开放的成就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自觉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发展进程融为一体,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绽放绚丽青春。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建党百年背景下做好“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历史进程,让青年在学习“四史”过程中,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为党和祖国奋斗的青春中传承“四史”知识、“四史”文化、“四史”精神。
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事业不断获取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5]“以史为鉴,知史明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捍卫者、信仰者不断创造新的理论、践行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发展史。“四史”教育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传承延续,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回应了时代问题,创新理论范畴,推动实践发展。在不断摸索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校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行方向,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不断创造伟大成就。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大学最鲜亮底色,是用这个理论为学生奠定未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用信仰点亮青春人生、校准前进方向、坚定前行动力。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律。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就是人民性的代表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四史”是人民不断过上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是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现实逻辑、是人民创造自身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中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高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以来,就始终把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项重要的革命事业和战略任务。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教育方针,即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女,在教育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毛泽东将此概括为“使广大的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6],确定了中国高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总宗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规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7],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进一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更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使命。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要形成高度的教育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觉,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定力,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中国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展教育,这是我们党创新教育理论的明确表述,指导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良传统,坚持不忘本来;培养学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使命,坚守初心担当。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中着眼,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思考,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人才发展道路,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高校党的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党的建设又具有明确的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问题。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党的政治教育,是站在历史的视角,使高校学生通史知今,坚定党的政治立场不动摇。
当前,个别高校仍然存在党的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引领力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高校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了高校党建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史为镜,可以筑牢信仰”。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历史观上必须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开展“四史”教育,给高校学生讲清楚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史;学习党史能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百年征途;学习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可以了解党带领人们站起来、富起来的政治经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擘画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宏伟蓝图。“四史”教育为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鲜活案例,让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光明前景充满底气,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蓄满信心。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玉汝于成,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未来,即将开启第二个百年的奋斗征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建党百年的历史教育契机,发挥高校在“四史”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势,多层次地开展“四史”教育,培养学生“知史爱党”的价值观、历史观、政治观,培养出真正爱国家、爱社会的有用之才。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思想一线,中国共产党需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应该把“四史”教育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四史”教育应依托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展,首要任务是筑牢大学生思想之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绝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动态发展的。[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四史”教育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中国话语,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手材料”,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党支部建设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才能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更加坚定的担当使命。高校党建工作要发挥思想育人的先锋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党建平台开展“四史”教育活动。依托党建课堂、故事分享、知识竞赛、感悟讲解等党建学习载体,使“四史”学习生动易懂,推进学生党员干部运用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进历史担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党组织。第一,用精品课程,增强学习“四史”吸引力。以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觉悟为根本,集体观看党风廉政教育片;以凝聚共识激发红色力量为目标,邀请专业教师讲授“四史”专题党课。第二,用灵活形式,激发团队战斗力。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要以提高思想认识为根本,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学习形式,开展“四史”知识竞赛,让教育活动更加鲜活立体。第三,用详细解析,提升担当执行力。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讲解和融汇能力培养,通过“学”“赛”到“讲”,一步步提升学史明智、知史爱党、明史爱国的使命担当。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9]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要求,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1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融入“四史”教育,利用思政课全员覆盖的教学优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讲清楚“四史”蕴含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智慧。“以史鉴今”就是用历史对照现实,实现时间上的继起、空间上的比较。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灵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端正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追古溯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全国政权来之不易;学习新中国史,深入认识弥足珍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改革开放史,深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传播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运动。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明白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持之以恒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艰苦奋斗精神。
营造出“知史爱党”校园文化氛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校学生活动范围比较固定,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是学生日常活动的第二空间。第一,“四史”是基础,决定着校园文化“化人”的方向。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四史”中的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重要节日等纪念活动,积极开展校园“四史”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四史”知识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第二,“化人”是关键,需要运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四史”教育体现了高校是开展人文教育、隐形教育的场域,也体现了高校是注重学生精神成长、思想提升的舞台。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第三,校园文化“化人”作用的实质是“四史”育人。高校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把正确的“四史”认知、自觉的历史观养成和积极的史学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校园报纸、电视广播、学生社团等传播形式,积极发挥校园网、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接收形式去传播学生广泛认同的表达,营造校园“四史”学习环境。
高校教师在开展“四史”教育的同时要正视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四史”教育与学生现实需要接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提出“八个相统一”的主张,“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建设规律是高校教师需要认识的重要部分,充分认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使高校“四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应做强基础,强化教师主导作用。“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四史”教育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教师要认清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不断用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第一,增强教师学习意识,提升史实理论。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2]教师应该立足本专业学习“四史”,使广大教师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把握历史的实质和规律,从本专业所能涉猎的历史知识中汲取力量,纵向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史学认同,树立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理论勇气和底气,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第二,注重运用鲜活案例,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做到学以致用,为高校抵制错误思想竖起铜墙铁壁。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探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他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13]这种生动的“历史教育”更能直抵人心、震慑灵魂,将“四史”学习的收获运用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第三,夯实解决问题本领,提升应用价值。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定要联系历史又要联系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只片面诵读马克思主义部分观点方法,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博古通今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正确地解释历史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解决同学们现实中所遇到的思想问题。
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应提升认识,优化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坚持自主学习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四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也是强调既要联系历史,也要联系实际。第一,明确学生学习目的。马克思指出,从现实性上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方法启迪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存在属性,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保障。青年学生学习“四史”了解党和国家的前进历程,是新时代青年报效祖国需要涵养的基础知识,是人生的“必修课”。第二,明确自身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15]学生成长需要应该自觉熔铸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学习“四史”认同中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坚定当代青年学生“四个自信”,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三,明确未来前进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是青年一代的,要给青年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高校“四史”教育的开展为青年未来前进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四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时代新人,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这与学生未来发展是一致的。青年一代正确认识“四史”的学习本质与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合逻辑性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前提。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16],中国共产党在曲折探索中创造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国情的革命道路,走出了一条自食其力的发展道路,在曲折贫穷的处境中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开放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7]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既是立足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又定格于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