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宇
(青岛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自200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份的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2.4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9%;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1]。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比率上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失智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这无疑给当前养老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行的三种养老模式之中,虽然居家照料和社区照料承担着一定的养老责任,但是机构养老凭借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优势仍在我国养老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养老机构专业服务过程中对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综合性服务体系还尚未形成,失智老人的机构生活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何改变失智老人在机构内生活的弱势处境,进而构建起养老机构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综合性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视角,即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构建起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是拥有专业技术的服务提供者,是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传送者,对社会弱势群体有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因此将社会工作者纳入正式支持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对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进行研究,有利于打破失智老人在机构内的孤立局面,构建其必要的人际关系网,满足失智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对其弱势处境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致从2010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个别化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也不断深化。
诸多学者表示,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对于构建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程凡(2017)、窦影(2017)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为失智老人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认为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士应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和角色[3]。王玉环(2013)、单莉(2012)就机构内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了探索,她们主张社会工作者应主动将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活动运用到机构失智老人的养老服务当中[4],通过发挥社会工作者在构建老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机构老年人养老支持体系中,成为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支持力量[5]。
对于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专业实践,国内诸多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吴曼曼(2015)以南京市某养老机构为例,重点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构建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主张在专业社工的带领下组建正式和非正式的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内容形成对失智老人的支持[6]。白璐和卜长莉(2019)以青岛市某机构为例,主张在人本主义的观点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失智老人开展服务,强调社工应该以失智老人的真正需求为介入点[7]。
除此之外,一部分学者如赵紫薇等人对机构内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赵紫薇(2017)指出正式支持应该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纳入进来,进而为失智老人提供政策性支持[8]。
国外对于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描述和研究则更为精细,分别从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两个方面进行细致化探索,不论是正式支持网络中的社会工作者、护理员、机构管理者和政策文本的角色,还是非正式支持网络中的家属、同住老人以及朋友的角色,这两者对于机构内失智老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正式支持来看,国外学者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其中诸多学者探索了护理员与失智老人之间的关系。Carlo L(2019)从失智老人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入手,指出机构内的护理人员、管理者都会对失智老人的人格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医疗团队应该致力于通过互动促进患者的人格化和社会网络的发展[9]。Evripidou M(2019)从护理员的角度出发,指出缓解护理员的负面情绪,降低护理员的高流动性和高离职率,注重对护理员的专业培训和价值观构建,从而致力于塑造失智老人与护理员之间的长期的、稳定的关系,从而为机构内的失智老人提供直接的支持作用[10]。 Paliokas I(2017)则指出应该为失智老人与护理人员搭建一个游戏化社会平台,从而提高对于患者的支持效果。除此之外,有诸多学者肯定了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与价值[11]。
与正式网络相对的,Bieber A(2018)则从非正式支持网络入手,表示痴呆症患者及其非正式护理者应尽早了解正规护理服务和各种非正式社会网络对失智症患者的有利方面,并构建失智老人的非正式支持网络[12]。Miller B(2000)指出,非正式支持者如失智症患者的配偶对其起到的支持作用是至关重要的[13]。Femiola C(2014)则从同伴入手,指出居住在同一个区域的失智老人对于彼此都有着支持作用,且双方交流越紧密,则支持作用越明显[14]。Hall L(2017)认为,志愿者和机构内失智老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提供非正式支持的一个方面,志愿者与患者之间建立关系对患者的康复是有明显效果的。对于机构内的失智老人而言,为了保证其生命质量,使老人在机构内度过一个安稳、愉快的晚年,应当为其搭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支持网络,通过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促进其意识的发展,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5]。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本文发现国外学者较国内学者的研究开展时间早,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都更为丰富,且研究热点多为探讨对失智老人的治疗手段和专业干预。除此之外,国外学者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也较为关注,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对失智症的介入与治疗作用。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养老形势的不断加剧和失智症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正在逐渐探索如何为失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相关研究,近年来学术成果正在不断累积,实践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对于机构失智老人来说,研究并构建其社会支持体系是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不过当前国内社会工作者对于构建机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探索。现阶段,关于机构失智老人的研究大部分分布在医学、护理学等方面,很少涉及到社会工作领域,对养老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数量则更少。基于此,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X机构内的老年失智老人进行分析,构建起失智老人多元的社会支持网络,弥补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智老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状况,本文选取X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机构内失智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需求,了解机构内失智老人所处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对其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找出目前失智老人机构养老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制定干预措施,最终实现改变机构内失智老人的弱势处境和提升机构内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就正式支持网络来看,X机构内失智老人明显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社工服务效果难以维持
对于社工服务而言,X养老机构之前并没有专业社工入驻,机构内的失智老人和护理员甚至都不清楚社工的角色定位,更不用说接受社工的专业服务,失智老人与社工之间的联系是断开的,社工无法为机构内的失智老人提供专业性的支持。
纵观国内失智养老机构的社工入驻情况,目前存在的社工基本上以家庭妇女为主要群体,年龄基本上在30岁以上,虽然考取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每年都在上涨,但是专业性和素质普遍存在欠缺,学历水平较低,专业性不足,对专业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不够有效,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上岗率低,大部分都流动到了其他的工作领域中。社工专业人员的缺乏和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社工对机构内失智老人之间的专业支持难以实现,失智老人面临的弱势处境一直无法改变。
2.护理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X机构内失智老人与护理员在平时生活中联系较为紧密,但是不同护理员之间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护理员对失智老人的支持效果难以保证。通过分析发现,影响护理员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繁重的护理任务和低待遇低福利之间的冲突。护理员在平时的照护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但是其薪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却与繁重的护理任务严重不匹配,工作过程中也没有完整的上升渠道,职业发展受阻,其服务积极性严重受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焦虑,进而导致了护理员高职业流动和低服务质量等现象的出现。二是护理员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难以保障。X机构内护理员的年龄基本都在三四十岁以上,大多数都未经过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训练,进而导致为机构内失智老人提供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养老机构自身支持有限
目前X机构对社工服务和引入存在着较为消极应付的态度,对于社工的工作并未积极配合。X机构对社工的态度和理解是比较模糊的,对于社工所开展活动的配合度和热情不是很高。社工进入机构时与机构内老人的关系是陌生的,而对于失智老人而言,其接受社工的时间会更加漫长。如果机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支持作用,那么势必会使社工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受限,难以保证其服务质量。
除此之外,X养老机构自身的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较少,管理层对机构失智老人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导致管理策略和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存在问题,难以对失智老人形成充分的支持。
4.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计划用1到2年的时间,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首批包括上海、广州、青岛、承德、长春等15个试点城市[16]。吉林和山东两省作为国家试点的重点联系省份。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市也是较早试行这一制度的地区。2017年青岛市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并实行“失智专区”管理[17]。X养老机构便是在这一号召之下建立并运行的,是青岛市唯一一家专门为失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虽然有长期护理保险的推行和失智专区的建立,但是当前关于失智老人的政策设定仍明显不足,对于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就非正式支持网络来看,X机构内失智老人明显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家属联系不足
就失智老人的家属而言,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同地居住,另一种是异地居住。就X机构的实际情况而言,同地居住的家属的探访率和联系程度明显要高于异地居住的家属,异地居住的家属和失智老人之间的交流频率严重不足。
对入住X机构的失智老人来说,和家属的交流是一项较为基本的需求。调研发现,尽管X机构的几位失智老人会经常性遗忘一些小事,比如时间和地点,但是当笔者问到她们子女和家庭的时候,她们都会或多或少地进行一定的表述,而当询问她们家人是否经常来探望她们的时候,她们脸上的表情通常是失望的。家庭联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失智老人机构生活的不顺,老人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亲人却很少来探望,老人便会出现自我厌弃和孤独的感觉。
2.朋友沟通渠道不畅
除了对家属探访的需要,失智老人和朋友进行交流与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X养老机构内,失智老人与朋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渠道几乎是断裂的,平时很少会有失智老人的朋友进行探访,即使有朋友来探访,也不过只是单纯的交谈和探望,很少有深入的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因为X机构内失智老人的年龄平均在81岁左右,其朋友的年龄也与之相仿,生病和死亡的几率比较高,而老朋友的离世会给失智老人们带来较为沉重的打击,使他们情绪低下,负面情绪增多,会对失智老人的精神稳定造成损害。
3.同住老人关系紧张
X机构内同住老人之间的联系也是较为薄弱的。在X机构内,老人平时交流最频繁的对象就是对其照料的护理员,机构内同住的室友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冷淡的,老人之间交流很少,基本很少会主动去交朋友。而这种贫乏的人际交往势必会加重老人们在机构中的孤独感,使得老人的态度愈加消极,更加封闭自己的内心。
通过归纳与总结青岛市X机构失智老人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状态发现,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为此,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依托,试图为构建机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全面提高社工的服务效果
为了保证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需要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环境进行建设。首先,建议社工行业设立职业规范,设立资格证书准入机制,鼓励社工持证上岗,鼓励在岗社工学习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其次,鼓励在校社工专业大学生积极到社工行业就业,当前社工的流失率很高,根本原因还在于薪资待遇低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应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避免社工行业的人才流失。另外,社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应该注重督导的作用,完善配套督导机制,从而及时地处理社会工作者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社会工作者介入构建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过程中,首先,社工要在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价值观下看到失智老人的潜能,避免偏见,对失智老人形成全面且公正的评价。其次,社工应该注重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失智老人的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失智老人内心的本质需要,并针对这一需要制定出合适的干预计划,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确保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再次,社工要选择适合的工作方法进行干预,可以对失智老人进行个案或者小组的干预,通过社工选取干预对象进行介入,因人而异地改变失智老人的弱势处境。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应该严格把控活动的进程与内容,保持服务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服务结束后,社工要对服务对象进行追踪,巩固干预效果。
2.充分保证护理员的服务质量
社工在介入失智老人与护理员的社会支持网络时,应该致力于构建起护理员与老人之间长期且稳定的护理关系,提升老人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提升护理员的职业责任感与荣誉感[18]。首先,社工要从护理员的角度出发,站在护理员的角度上看问题,护理员在平时的照护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所以对护理员提供关怀和认可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应注重对护理员的不良情绪进行解压和疏导。其次,社工应充分调动和构建护理员助人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促进其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降低护理人员高流动性。再次,社工还可以对护理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促进其护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社工也应该督促养老机构不断提高护理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为护理人员创建上升渠道,促进其职业发展,提高其服务的积极性[19]。
通过实践证明,专业小组活动的开展对于护理员的专业性培育和心理疏导起着重要作用。社工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的职业培训和心理疏导活动,定期对机构内部全部护理员进行培训,保证护理员心理的稳定和服务的专业。
3.积极探索养老机构的支持路径
由于我国养老事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养老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设施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养老机构而言,一方面,养老机构普遍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阻断了失智老人与外界接触的渠道,导致了老年人与社会、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脱节,这种封闭式的设置弱化了机构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娱乐方式的选取上科学性仍较为不足,虽然X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相对比较齐全,但是其组织的活动在内容和数量上均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X养老机构如此,辐射到其他养老机构,更是如此。
首先,营造公共空间,建设机构老人与其他人群的交际场所,增强养老机构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20],积极配合并引进社工定期组织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活动,进而促进机构老人的社会交流和社会支持。其次,机构必须改变对社工的应付态度,积极主动健全专业社工的入驻机制,并设定岗位,为社工的入驻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与保障,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社工加入到养老机构服务中来,不断提高养老机构服务的专业性与全面性,对机构内的服务对象形成专业且有效的干预,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双重需求。再次,从养老机构的经营模式来看,原来单纯依靠政府“造血”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机构应寻求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转变。单纯依靠外界的支持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对自身发展也有着明显的局限。因此,养老机构应该在运行的过程中摸索和设计独特的运营模式,公益性项目与营利性项目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机构长久持续的发展,从而对机构内失智老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积极促进政府的支持力度
对于政府而言,为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创建一个合适的政策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对于老年人的政策保护主要涉及的是普通老年人,对于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政策保护机制尚未健全。虽然现在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但是该保险涵盖的范围仍十分有限,保险的条件也相对苛刻,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21]。所以政府应当继续增强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加快推动各地长期护理保险的推进与实施,以包含更多的失智老人,为其提供政策支持[22]。政府也应当倡导和鼓励将失智症药物纳入医保范围内,健全有关失智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除此之外,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正规性也应当进行规范,在积极引导私立失智专区成立的同时,也应当对这些养老机构加强审查和监管,防止机构内部出现损害失智老人的情况。政府应当加大对建立失智专区的财政支出,并通过购买持续且长久的社会服务招募更多的社工入驻养老机构进行服务,让社工成为政府的眼睛,在服务过程中监管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的正规性,从而杜绝养老机构内各种有损于失智老人利益的行为发生。
1.构建血缘纽带
失智老人对于家属的本能性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机构内部失智老人家属的缺位现象较为明显,因此构建失智老人与其家属的支持网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于同一居住地的家属,社工可以积极联系,组织和邀请失智老人和其家属共同参与小组活动。可以在为失智老人组建的身体康复和延缓精神衰退的活动中让老人们的家属参与,社工在一旁指导,这样既能起到身体康复的效果,又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在陪伴中促进亲属关系的发展,达成亲属关系网络的构建。二是对于外地的家属来说,他们往往因为地域原因不能时常亲自来探望老人,严重阻碍了老人与家属亲情关系和沟通渠道的建立。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为解决异地家属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条件。所以,社工可以通过发挥网络的作用,让失智老人和家属进行视频通话,构建家属和失智老人之间的网上交流与支持平台,还可以把拍摄的有关于失智老人生活场景的视频和照片发送给异地家属,从而促进家属对于失智老人的理解,同样的也能让失智老人与异地亲属建立联系,保证必要的情感交流。
2.重建友谊之船
老朋友的离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构失智老人的精神状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维持,容易引发老人们的消极情绪,甚至会危及老人的存活意愿。因此,社工要密切注意因朋友离世对失智老人所造成的精神打击,尤其是对失智老人的消极情绪,社工应该通过专业、科学的方法加强老人们自身的情绪疏导和情绪宣泄。当然,除了可以运用诸如支持、倾听、注视、宣泄、自我披露等独特的专业技巧外,社工也应当发挥自身资源链接者的作用,积极地寻求外部支持,可以通过引入专业心理专家为机构内的失智老人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困境。
同样的,社工也应当充分挖掘机构失智老人潜在的朋友资源,通过一系列渠道积极联系失智老人的老朋友,并鼓励、引导这些老朋友来机构进行探访,或不定期地参加社工或是护理员举办的一系列活动,重建双方友谊的桥梁。另外,对于身体状况无法来访的朋友,社工可以采取书信和视频电话等手段为双方建立沟通的渠道,为失智老人挖掘充分的朋友资源,从而完善老朋友对于机构内失智老人的情感支持机制,促进朋友资源对机构失智老人的支持与帮助。
3.发展近邻之情
同住老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失智老人非正式支持网络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就同住老人而言,彼此之间稳定且必要的联系是他们在机构内健康幸福生活的支持与保障。但是,通过观察发现,机构内同住老人之间存在较多的冲突,彼此之间不信任、不交流的情况十分常见,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紧张,对失智老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3]。因此,为了增强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联系,进而消除彼此之间紧张、对立的局面,形成双方稳定的亲密关系,充分且必要的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媒介。不论是在同寝室之间的独立活动,还是不同寝室之间的联合活动,抑或是整个机构老人的整体活动,都应该形成一套稳定且持续的操作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展近邻之情,打破彼此之间的隔离,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形成相互支持,这对于建立同住老人之间持续稳定的支持关系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老龄化形势的不断严峻,我国老年人失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人的精神问题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对于在养老机构进行生活的失智老人而言,要想提高他们在机构内的生活水平和养老质量,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为其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介入构建机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是改变失智老人机构生活弱势处境的核心对策。本文试图从多个相关角色入手构建起机构失智老人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之前对于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角度和内容的不足。但本文以青岛市X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推广,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基于此,需要对不同养老机构内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整体上对社会工作介入不同机构内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跳出单个机构的局限,为创建机构内失智老人多元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专业介入方式,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为养老机构内部失智老人服务的专业价值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