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当下,中学生受困于眼前的各种学习、备考压力中,不少学生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同时也因为自主实践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的欠缺,在进入大学以及社会后感到难以适应。由此可见,中学思政教师如何通过教学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提高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话题。
在2020年教育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即 “政治认同”的关键要求,是学生在个人成长生涯的价值观塑造的基石。在思政课厚植家国情怀、赋予生涯关怀,不仅能够为国家发展培养合格接班人添砖加瓦,也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大有裨益。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正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新冠疫情早已蔓延到了全球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社会局势等多个层面。尽管处于被国外不良媒体制造的虚假谣言包围的恶劣信息环境中,我们仍以坚决且坚定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大国气度、民族自信。这样的自信姿态,不仅应展现于全球化的外交关系中,也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创新的教学设计内化于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之中。
如何结合家国情怀与学生个人生涯教育,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具体有两点体现:
第一,结合具有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的理论背景,为平凡个体的奋斗注入中国梦的荣光。新教材的思路沿着新课标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涯教育”的结合这一课题,新教材提到了“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宏伟壮阔的中国梦,落实到个体身上。
第二,明确提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有关“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是构筑学科知识体系的灵魂与主心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2020年新修订的新课标明确指出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培育认同感,是学生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标志,也是在社会群体中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和展现个人风采的关键心理。认同是自主且由内而外的,是对成长环境的自信、归属,在主观意识和潜意识里自觉将个体融入群体的心态。这需要由外而内的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即通过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逻辑明晰的学习主线的课堂教育等方式,让学生产生认同。
诚然,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标,规范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新教材以历史和专题为框架,提供了明确精要的学习思路。但笔者根据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在新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科素养这一问题点上,认识到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应试教育”的高中基础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背诵,既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也让学生缺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选科走班制的出现,导致有些学校、学生和家长认为思想政治这一学科不具备“实用性”,进而减少了相应的学习时间。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还需要更深刻的教育理念、更丰富的课堂内容和更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完善。
在思政课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即将教育教学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本文通过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结出以下三点教学方向:
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自信心、自豪感的培养不能纸上空谈,应以祖国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中的实绩为例。如可以在思政课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创造的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下水试航、引领“一带一路”国际峰会的召开等成就,疫情期间已是高龄仍奋走在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在国际舞台上维护祖国形象、展现自信女性魅力的华春莹发言人等先进个人事迹作为素材。这些素材能生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层面的内容,体现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自发地、由内而外地对祖国产生自豪感、自信心。
其次,要培养学生面临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当下学校开展的生涯教育主要涵盖培养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能力,进入社会后自我鉴别生活中的是非的能力,懂得找明前行方向的能力。目前,思政教师都在探索的教学模式是“议题式思辨探究式课堂教学”,议题式教学指向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理解能力,也就是让学生们在面对问题时,不仅要分辨对错,还要敢于思考,敢于选择。同时应在议题中设置 “语境”,例如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 “在全球化阶段”等,通过确立时间、地点、理论思想背景,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形成。这一点基本对应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对美好社会属性的表述,但更强调学生在社会上的主体性,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要敦促学生践行文明美德行为。文明美德不是嘴上空谈,空谈的美德只是唱高调。美德需要“接地气”,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体验,从生活细节中触发思考。在 “立德树人”中,也是先“立德”、再 “树人”。如果思政课中没有深入探讨“德”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就可能会因为短浅的目光而被蝇头小利吸引,被不规范的组织侵害权益,最终得不偿失。曾经有三位高三学生到某地打工,被网络赌博骗局所困,偷窃了价值八千多元的摩托车。这些高中生也因此面临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但因考虑到三位学生均为在校生且自身陷入骗局,以及他们未来发展等综合因素,检察官经过权衡作了不批准逮捕决定。由此可见,在思政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行为的层面的 “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十分必要。
如何将“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施以成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如果仅将政治认同等思政学科素养作为纯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就会导致教学思路单一、教学内容生硬、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中,学生也会认为相关知识都仅仅是老师重复多次的 “陈词滥调”,从而对课堂失去兴趣。尽管学生对于汲取知识的能力和课堂的集中度不一,但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有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此,教师应拓宽教学设计思路,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动思政课发展:
1.以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导学、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学校黄晓东老师在讲授《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课时,先通过让学生观看《“十四五”规划纲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视频,让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随后通过一个情境材料分析和两个探究活动,逐一分析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所解决的不同问题,各自的重要性以及实践要求;最后以探究与活动中设置的一个生涯愿景问题“结合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收束课程。黄晓东老师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让学生明白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砥砺前行,也让学生们树立起新发展理念思想,激发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出一份力的意识。
2.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明确前行方向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南平高级中学吴宏亮老师在和学生一起探究哲学中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一课时,意识到许多学生进入高一后,会因为面临新高考手足无措,出现在学习、生活中找不到目标,或者有目标而不知如何实现的状况。因此他通过设计展望未来的课程帮助学生思考当下。他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高中选课之前就需要对自我、目标专业、目标职业进行详细的探索,并希望通过课堂活动唤醒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生涯发展意识。他为此设计两个课堂活动: “请用职业生涯SWOT分析法分析大学本科刚毕业是去北上广还是回家乡创业” “绘制我的生命线帮助高中生学会生涯探索和规划”。在具体授课过程中,通过利用绘制“我的生命线”这一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不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由你来绘制,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职业生涯要脚踏实地来规划,一步一步前行,去实现这个目标。
3.引导启发学生把握社会生活实践机会,在生涯体验中懂得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深对生涯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认知。必修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课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本质规律探讨和背景环境分析,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地位、机制、优点和不足。福建师大附中陈志强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对宏观背景下的微观经济体(地摊经济个体经营者)和中观经济市场(学生街市场)进行主体性分析,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涯发展环境中的个体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两种角色的扮演,帮助学生开启生涯职业体验。首先,在“我的地摊我做主”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以2人为小组完成包括经营商品、经营地点、经营时间及经营理由在内的地摊创业意向方案,让学生以地摊经济的直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市场规律,把握市场际遇,发挥个人才能,达成个人发展。其次,在地摊经济的风险评估环节,让学生走进真实发生的他人的地摊经济,在情境素材中亲历地摊从业者真实遇到的经营困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一方面可以对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本身的不足和局限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涯发展中挫折和困境体验,对生涯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最后,在福州市“学生街”市场改造实例分析环节,学生将转变为三种角色:消费者、个体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从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街改造的实际案例进行探究,进而理解市场秩序和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宏观思路有实践层面的具象化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完成对市场管理者和服务者从业人员的生涯体验,也能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增强对我国市场管理政策的理解,提升生涯发展中的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
总而言之,思政教师应将思政学科教学和生涯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们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学科素养,树立规划和目标意识,塑造前瞻性生涯理念,制订合理决策,让学生学会用思政学科思维自觉做出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未来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