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 吴艳颖
教师需要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引导家庭家风建设,完善家校联合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处于否定、消极的环境中,会产生自卑、内向、抑郁等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情绪尤为敏感,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多进行鼓励和肯定,以商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有的学生因为粗心导致考试失利,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可以证明给老师看吗?”或者说:“我觉得你这次考的很好,许多基础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如果能够再细心一点点,相信你的成绩可以提升一大步。”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切实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通过提升交流能力,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获得学生信服,最终促进和谐班级的建设。
教师在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共建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归属感。班级文化是班级共有的信念,是良好班风形成的推动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共建班级文化时,可以从班级生活取材,贴近学生生活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班级文化分为班级软文化与班级硬文化。班级硬文化是指班级教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像黑板报、活动墙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建设班级硬文化时,可以从学生生活取材,比如在春游、秋季运动会等活动中拍摄学生的表现,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制作成班级家园墙。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设班级软文化时,可以建立自主管理共同体,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自主管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建立自主管理共同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学生自主设计管理制度、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也可以建立小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斗志;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建设班级时,引导家长重视家风建设,促进家校联合机制的形成,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在引导家风建设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相对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家庭比较贫困,学生因此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生活在留守家庭中,因此产生叛逆心理;还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的溺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在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心理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策略。比如面对自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出这名学生的优点,并录制视频;然后将视频分享给该名学生的家长,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使家长了解到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而面对留守学生,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通过采访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到家长的无奈与不易,同时鼓励学生多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风建设不仅是家庭规矩的树立,更是家庭环境的营造,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问题与家长沟通,促进家长逐渐转变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受到家庭的影响,培养健康的品格。而家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师在引导家风建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并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家风建设,学生逐渐增强自身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最终促进了和谐班级的建设。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十分渴望脱离家庭与学校管理、独立走上社会,但同时又对身边的环境与人物关系十分敏感,紧张、严肃的班级氛围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庭关系,建设和谐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