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1-01-31 00:19蒋雅静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观念

蒋雅静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362000)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物学科知识与生物学之间的规律,使他们可以从生物学视角出发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生活现象去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达到生物教育的目的.

一、高中生物学科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培养价值

生命观念就是对生命现象的一种解释,在明确其基本概念的背景下掌握生命特征、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的理解生命观念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加上生物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地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本质,进而对生命观念也就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知.为了达到生物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生命观念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围绕生命观念的含义,将其与生物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然后引导学生对生命观念进行深入地剖析,使学生了解生命现象以及生命规律,活跃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思维,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生物学科研究对象所独具的生命性特征不仅是学科学习的特点之一,同时也为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要求教师打破以往只关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情况,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之中,为学生生物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做好铺垫.借助生物学科生命观念的教育工作,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意义,理解掌握生命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尊重生命,最终形成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及其品格,达到课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1.借助生物概念教学,建立生命观念意识

生物学概念不仅是组成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对生命现象以及生命规律从科学角度的解释与描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本定义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为学生探究生物课程知识点内在联系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立足学科基本概念,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观察生命和探究生命现象时迅速联系相关知识内容,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时,课本知识就涉及到了细胞、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核等生物学基本概念,其中细胞器中又融合了线粒体、叶绿体、液泡、中心体等细小的知识点概念.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围绕这些基本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不同的细胞组织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多媒体等为学生播放这些细胞器的彩色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认识细胞组织.通过动态的教学视频演示,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光合作用过程的同时,掌握叶绿体这一细胞器的实际功能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价值,从而建立起基本的生命观念意识,为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奠定基础.

2.巧用情境教学方式,渗透生命观念内涵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需要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知识和生命科学之间的距离,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中逐步渗透生命观念的内涵.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在连续的雨雪天气下农作物产量大量锐减的生活化例子,并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数据,借助教学课件的应用为学生深入分析光照温度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这一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在实践参与的课堂学习活动中渗透生命观念.

3.借助生物实验,促进生命观念形成

在日常生物课程实验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对各种生命现象以及实验变化进行观察与剖析,进而再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与情感.高中生物课程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落实开展:第一,通过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可以利用实际生物实验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也可以播放演示实验的视频.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在实践参与中对生命观念逐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第三,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计课外延伸拓展实验内容,并带领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发展学生生命科学的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灵活搭配实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学习“酶为生活添姿彩”这一主题的内容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演示实验、实践性实验以及探索性实验相结合,先利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在果汁生产过程中果胶酶的实际运用情况,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然后,在完成以上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根据酶的实际特点,利用控制变量法等实验方法的应用,对市场上各种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洗涤效果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系统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对“酶”这一活细胞产生的带班制建立起完整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生物细胞活动的认知,强化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4.巧用知识整合,深化理解生命观念

学生通过之前生物课的学习及接触网络上生物学信息、视频等,对即将要学的知识已有一个“先观念”,但存在“观念”或者“知识”不全面、碎片化、与科学知识整合不够,甚至错误等问题,因此可利用知识整合的相关方法,通过让学生反思观念、辨分观念等过程,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如必修1“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章是让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观”的好材料,但学生学完ATP、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知识往往是割裂的、碎片化的,教师可在章末布置学生写出类似“太阳光→光反应→暗反应→有机物→呼吸作用→ATP→各项生命活动”能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在生物体内转化最终消耗掉的流程图,深化学生对物质与能量观的理解.再比如“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这节,光合作用是发生在细胞里涉及物质、能量转化的微观过程,教师可利用网上资源,如WISE平台,呈现光合作用反应动画图,并让学生利用箭头、关键文字等画出该过程,使学生脑中的思维可视化的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师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利于及时补充、深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灵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生命观念的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