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汉
作者单位: 362500 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新生儿科
黄疸是新生儿群体常见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早期胆红素异常升高,患儿会有皮肤、黏膜出现黄染的典型症状,大部分为病理性黄疸。刘辉等[1]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资料进行追踪分析,若黄疸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影响患儿智力,导致听力衰退,有一定的致死风险。当前对新生儿黄疸主要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数据分析[2-4],间歇性蓝光照射的疗效显著优于持续性蓝光照射,即使如此,蓝光照射对患儿的病情改善依然不如人意,如照射时间过长仍可引发腹泻、发热、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不但可进一步提升蓝光照射的效果,还可刺激消化道发育。本研究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日龄(17.3±3.5)d;出生时体质量(3.3±1.1)kg;黄疸持续时间(12.8±1.9)d;黄疸类型:感染性黄疸10例,母乳性黄疸7例,溶血性黄疸6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日龄(16.3±2.7)d;出生时体质量(3.5±0.8)kg;黄疸持续时间(12.5±1.7)d;黄疸类型:感染性黄疸8例,母乳性黄疸7例,溶血性黄疸9例,其他6例。2组患儿性别、日龄、出生时体质量、黄疸持续时间及黄疸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黄疸的诊断标准;足月儿;患儿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合并有先天性器质性病变;早产儿。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确诊后立即给予葡萄糖补液,积极纠正酸中毒,如合并感染则给予抗生素,及时给予吸氧防止出现缺氧、窒息,采取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所用仪器为XHZ型新生儿黄疸治疗箱,产自武汉华兴有限公司。治疗方案为短时间多次蓝光照射,照射前使用黑布遮盖患儿的双眼和生殖部位,将其他部位暴露出来,与灯光距离保持35 cm。照射8 h后间隔4 h,进入第2次照射治疗,时间为8 h,每天2次。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37)1 g口服,每天2次,早晚服用。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临床疗效;(2)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空腹状态下抽取股静脉血2 ml,1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放置于-70 ℃的低温冰箱当中保存,备用。借助产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型号为AU7800全自动生物化学检测仪以及相关配套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检测[5]。(3)比较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包括CD3+、CD4+、CD8+及CD4+/CD8+,空腹状态下抽取股静脉血2 ml,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后借助产自美国BD公司型号为FACSCalibur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4)比较2组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治疗1周后,患儿皮肤黏膜黄染情况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有效:治疗1周后,患儿皮肤黏膜黄染情况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有所下降但未进入正常范围;无效:治疗1周后,患儿皮肤黏膜、血清总胆红素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χ2=4.320,P=0.038)。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CD3+、CD4+、CD8+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儿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风险高达50%~60%[7],大部分可自行消退,但对血清总胆红素过高的中度或重度患儿而言,系列病理变化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并继发胆红素脑病、溶血性黄疸。引发新生儿病理黄疸的因素有多种,如细菌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对难以自愈的病理性黄疸患儿需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否则可出现寒战、发热、贫血、恶心呕吐及蛋白尿,进一步恶化可出现急性肾衰竭、永久性脑受损,因此,应对新生儿黄疸保持足够的重视。
新生儿黄疸患儿普遍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经临床实践确认蓝光照射治疗效果较满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机制在于借助胆红素可吸收光线的特点,通过蓝光照射后将胆红素分解为异构体,将新生儿体内的非结合胆红素以氧化、异构化作用影响转化为尿液,顺利排出体外。蓝光照射的具体治疗措施临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8]。王淼等[9]认为对新生儿黄疸通过蓝光照射方案不但可有效调整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安全性也有所保障,可缩短患儿病情痊愈所需时间。陈海云等[10]认为新生儿黄疸采取间歇性短时间蓝光照射疗效突出,安全性高,中间间歇时间对新生儿在治疗期间的舒适性也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间歇性蓝光照射方案,单纯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病情总有效率为73.3%,提示间歇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与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3%比较,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单纯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对部分患儿的病情控制欠佳,究其原因在于此类患儿接受足够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仍呈现升高趋势,因为蓝光照射后体内脂溶性Z型胆红素会转化为水溶性的E型胆红素,E型胆红素并不稳定且可能逆转为脂溶性Z型胆红素,如果无法控制该指标则应立即采取其他有效手段,以往通过换血达到治疗效果,但对患儿以后的健康成长还有预后质量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提出,新生儿肝细胞难以有效摄取非结合胆红素,且因器官发育不成熟,不能在肠道内建立正常菌群,从而诱发高胆红素血症[11]。微生态疗法近年逐渐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通过对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升生理性有益菌群的生长发育,同时间接地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群,从而达到改善体内毒素指标,重新构建微生态平衡的效果,最终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从表2数据可知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后患儿的胆红素指标显著下降,提示联合治疗胆红素转化稳定性相对更高。
新生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且脱离母体后失去了母体抗体的支持,此时IgG含量明显下降,自身抵抗力较差,从而诱发了感染发生的风险性。CD3+、CD4+、CD8+均属人体T细胞群中重要细胞,在细胞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CD4+/CD8+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人体动态平衡,确保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运行,临床常用于判断疾病恶化程度,一般比值下降较严重则提示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12]。功能性T细胞在抗原激活后成熟、分化、分泌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体液免疫的变化也会影响细胞免疫系统。研究显示,细胞免疫系统可强化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病原体入侵后可能产生强大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持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转[13]。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指标显著下降会影响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表3数据显示,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患儿细胞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微生态制剂多以存在于肠道内诸如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等生理性细菌为主,使肠道当中缺乏的微生态的数量及种类恢复到正常范围,强化小儿对营养的吸收及机体防御力,重新构建和完善机体免疫系统,使消化道内环境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与蓝光照射联合从不同机制强化新生儿体内异常胆红素的排泄效率[14]。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知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并不会引发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蓝光治疗的风险性,且接受微生物制剂治疗后患儿机体免疫力显著提升,对各种不良反应的抵抗性更强,即使接受较长时间治疗仍可抑制不良反应,但蓝光照射时仍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15]。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病情,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