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转型

2021-01-30 15:30
数字传媒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个性化岗位

刘 璐

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40

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中谋求转型发展,是传统媒体必须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此过程中,采编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高水平、专业化建设,是传统媒体制胜的法宝之一。

一、什么是全媒体记者

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

二、传统媒体记者工作现状

全媒体环境下,人才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核心支撑,其建设工作的展开显得至关重要,但现实中面临重重困境。简单来讲,培训工作不到位,加之一些采编人员学习能动性缺失,导致部分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缺少具备互联网基因、复合创意型人才,无法适应新媒体市场运营的需求。

三、如何培养全媒体新型人才

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多种综合技能,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用以扩充知识储备量,知识的储备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还需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相对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来建立自己的信息源,在众多事件之中取得有价值的信息;更应具备多种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多种采访技能;最后作为全媒体记者还应有个人鲜明特征,当前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受众选择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新闻产品的个性化更足,所以记者需要有敏锐的捕捉个性化服务的理念,针对受众个性化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为记者提升其素养提供了一个方向。

(一)加大培训力度

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活动,致力于复合型人才建设。具体而言,面对信息爆炸时代下的互联网应用冲击,一专多长是对全媒体记者的基本要求,全媒体记者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稿件撰写能力,更需高度敏锐的新闻专业思维,不断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受众日臻个性化、多元性的需求。对此,传统媒体招聘采编人员时应根据岗位特性,吸纳多元化学科体系培养的人才。同时,结合绩效考核,深入挖掘既有采编队伍的专业优势,并针对其擅长的领域细化培训,搭建良好的内部交互通道,共享有效工作经验,及时更新其思想理念,丰富其学识构成,尤其锻炼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素质,最终打造一支有全能人才、专业人才的采编队伍。另外,深入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主动寻求与高等教育合作的机会,安排采编业务骨干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知识讲座,吸纳有意加入采编队伍的学子进行实践,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保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注入。

(二)着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全媒体记者服务于多媒体多平台,要有完备的技术储备和多元化信息的加持,更要有完善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可有效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相关结果反馈,奖励优秀,树立榜样典范,带动积极的工作氛围,强化员工的能动意识和学习意识,以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三)重置岗位结构

面对日臻激烈的行业竞争,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已为大势所趋,由此带来了采编工作的深度变革,相应的岗位职责及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传统媒体需重新整合和规划现有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综合来讲,要想从传统媒体记者转型为全能型人才,需要空间、技术和业务三大平台的整合,充分借鉴新媒体岗位设置的经验优势,逐步完成垂直型组织架构向扁平化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更加及时地响应市场动态变化,输出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十分重要和必要,作为一项系统化实践工程,在具体组织过程中,应深度解析当前对全媒体人才的新要求、新挑战,重置岗位结构,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提升从业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同时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个性化岗位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同桌宝贝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