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珏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新时代促进学校美育变革发展与高质量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特别强调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和思政课的内核要求高度统一,也为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充分可能。当下,不管是从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最终目标来思考,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都是应有之义,必然之举。鉴于此,文章以美育教学的形成为起点,着重从需求、本真、回应三个方面说明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
人类的美育实践几乎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阶段。在古代智者那里,就已有对美育的关注和阐述。如中国的孔子就十分重视“礼”和“乐”的学习。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育列入自己的教育体系,主张通过体育锻炼身体,通过音乐陶冶心灵。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正式把美育作为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系统论述。席勒认为:“人要获得自由,形成完美的人格,只有通过审美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人从感性走向理性,必须让他学会审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渠道。”[1]116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逐渐增加,以及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蔡元培引进并传播了西方国家的美育思想。王国维认为不仅要通过体育发达身体,还要通过智育、美育、德育发达精神。蔡元培不仅是教育家,也是近代我国倡导美育的思想家。他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美育理论,并用之于美育实践,把美育规定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从美育的发展实践来看,美育教学就是以美育思想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审美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其关键是用美的事物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启迪学生的心智,培育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核心的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梳理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美育工作的重要文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可见,新时代美育工作已构建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这充分说明了美育的重要作用。从教育价值目标建构的角度看,美育教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启迪心智,生发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既有重要的学理性价值,也发挥着重要工具载体作用。思政课作为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恰恰能够借助美育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充分,人们的认识和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40多年,从物质上的匮乏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一直在变化,从一开始对物质丰裕的想象到现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生活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几乎取决于曾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发生,也像他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2],伴随着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精神层面呈现出多元化需求,使我们在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融入高校思政课成了应然之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是人自身的依附性阶段,第二在对物的依赖关系产生之后,以此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第三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马克思指出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美育则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创造力,最终也是为了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从人的培养角度看,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政课要培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人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一系列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能动性等,马克思一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根本特质,在这些特质中包括人的所有能力的平衡和协调。将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与思政课的理性供给互相补充、协调发展,以此满足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的重要论述,能够补足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会面临的一些短板。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单一的分数和绩点,更重要的是营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本质特征,办好高校的思政课。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1]236审美本身具有使人能够超脱物的束缚和限制的作用,在摆脱物的约束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灵的解放,完成对自我追求的最高价值核定。所以美的教育必然带有审美的特点,在传递美、想象美的过程中,个体的人是充满想象力和自由的,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发展。“只有通过审美的趣味才有可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能够在个体的身上建立起内心和外在的和谐。”[5]我们都知道,社会是由每一个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组成,个体如果在自由想象的精神世界中获得了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的开拓和无限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些许负面影响,比如个体的机械化和物化。化解类似的负面影响的最好方式就是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人能够成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美育是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能够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做出抵消的教育。这种特质在于美育能够使人产生深厚情感和树立远大理想,使两者处在一种非常自由与和谐的状态。所以,从美育教学和高校思政课的共性来看,一方面,美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美育教学的融入将会更好地创新思政课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审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精神活动。马克思说:“实践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有着重要的区别,就是在于人具有本质力量,这与自然界里所有动物都是完全不同的。”[6]我们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的是人的思想认识,因此我们要从思政课的内在本质来探寻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方法陈旧失效,运用理论进行单向灌输的效果非常不尽如人意。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核心指导的政治课、理论课,讲理是思政课的必然要求,但是思政课教师怎么能够在讲理的过程中说服人和打动人,这就涉及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要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启发意味着要使学生从内在去认知理论,理解理论,感受理论,这需要在理论中融入美,让理论的呈现是经过精心教学设计的呈现,是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思政课才有可能让学生从心灵层面产生认同和共鸣。
全面发展的学生一定是要有自身精神世界的人,而精神世界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就能获得的。学生的学习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学习知识的基本认知层面、产生思考的理解层面、投入感情的价值观层面。从上述的三个层级来看,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第一层级,那么要去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的达成就需要美育的参与和启发,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来自美的渲染和思考的喜悦,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思政课的学习中获得感悟。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人们在不断追求具有精神层次的生活之时,恰恰需要美育为我们打开通往精神世界的一道大门,开启能够去认知心灵世界丰富性的可能。这一点体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是外在的教育形式的改变或者是教育方法的转化,更多地需要我们向内去探求教育本来的样子。美育教学不仅有鲜明的特点,还包含着特有的效能和作用,赋予理论以美的形象和想象,在单一的理论空间中再造新的层级和空间,这样的空间也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是属于个体的对美的探究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情与理互相交融、互为一体,共同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所以,在高校的思政课融入美育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浸润的结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后,必然会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然后就能够把思政课中真善美的东西沉淀于心灵,使之成为自身血液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格局中,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一些错误的西方政治思潮影响了高校中的大学生,一部分学生不加思考地模仿、吸收和传播西方文化的糟粕,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威胁。
我们面对的是多元文化。一方面,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着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意识行为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准则产生背道而驰的情况。面对这个严峻的形势和棘手的问题,我们要看到美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要积极推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融入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变得充满感染力和温暖。面对多元文化价值的挑战,高校的思政课必然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在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时,一定要以理服人,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要讲清楚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要讲清楚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特别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讲清楚如何增强“四个自信”等等。那么如何在深入讲理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更容易、更有效的接受呢?我们要重视美育中的情感传递和美的想象力的培养,使思政课的理论充满启发性,让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感知到自身对理论的需求,这种感知是需要情感的打动和心灵的碰撞发生作用以后才能获得的高层级的能力。理论和规范只有建立在个体自身情感认同和自觉接受上,才能稳固地在大学生心中扎下根基,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多元文化价值挑战的网络时代,坚定青年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烈信念,进一步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通过美育教学融入思政课,将审美的情感运用于理论的阐释中,大学生在获得深刻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
美是源于人们在实践中的生活感知,通过生活感知而形成了关于美的价值判断,并影响了行为选择,继而使个人的实践活动更加全面和丰富。所以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必然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以美化人、以美感人、以美培元。
一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审美素养,以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美化人。在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学主体也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以美化人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在生活中,既从理论层面又从实践层面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杜卫提到:“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7]在理论层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审美理论,阅读和美育思想相关的经典书籍,积累和丰富个体的哲学底蕴;广泛吸收美育教育专家的深刻观点和见解,开拓自身的美育理论视野,夯实好美育理论的基础。在实践层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和良好品格的养成。通过参与体现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各类实践活动来增强审美能力,在言谈举止中表现为精练的语言、得体的谈吐、学者的气质形象。教师是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觉得到并能够受此影响的重要存在。期望学生对美有追求,对美有认知和理解,教师无疑是最直接的传递者,教师通过自身美的能力的加强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美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其作用于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之中,真正达到以美化人。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以美感人。思政课的各类教学方法服务于其教学目的,也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美的认知和美的能力。杜威说过: “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的方法,是受各种目的明智地指引的行动方法。”[8]高校思政课偏重于理性和意识形态教育,有时难免显得理论性过强而深入不了学生内心,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调整外在的传播方式,融入美育教学,以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添课堂传播的美感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教学中可以使用寓教于美的各种手段,包括情境教学法、案例启发法、形象生成法及情感渲染法等,使思政课中较为抽象的理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符合高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能够打动大学生,感染大学生。“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无其他的途径。”[1]98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带来两个层面的转化,第一层是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抽象的理论呈现得更为直接易懂,第二层是将抽象的意识形态灌输加入情感的因素,易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对教师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达到同频共振的接受效果,最终实现以美感人。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美培元。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指向大学生行为选择的重要路径。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美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美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新农村,到农村走访调研,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新风貌,并从中感受到党的力量和农村的美。马克思认为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实现自我解放,也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表现为一种社会美。大学生是社会的人,高校思政课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引导大学生通过做志愿者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并身体力行为社会进行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感知劳动的美和奉献的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融入美的价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以美固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