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色分析
——以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为例

2021-01-30 14:51尚明川
视听 2021年9期
关键词:纪录片抗疫情感

尚明川

庚子年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面对新中国历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纪录片承其重任,在传递疫情讯息、普及防疫知识、讲述战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方面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湖北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摄制团队于2020年2月初深入抗疫一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拍摄了自2月初至该院ICU病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发生在金银潭医院的真实抗疫故事,最终制作出73分钟的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该片以展现五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线交叉叙事,将疫情暴发初期最严峻、最惊心动魄的抗疫历程呈现给观众。

该片于2020年9月16日在哔哩哔哩全网首播后,备受关注,反响热烈。当日累计441条弹幕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内容是“致敬”。该片自2020年9月26日于微博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截至2021年6月15日,该片在微博累计2636万次观看、8.1万次转发、8676条评论、14.4万次点赞,豆瓣评分高达9.1分。本文以《金银潭实拍80天》为例,从叙事、影像、情感表达三个层面对该片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

一、叙事层面

(一)以典型人物及事件为主的多线叙事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因其时长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具典型性的人物及事件予以展现。因此,抗疫题材纪录片的表现对象要具有代表性,且其身上所发生的事件要具有故事性。例如,片中作为首批国家卫健委专家支援队成员的郑霞,在支援武汉的工作结束后回到原工作单位,她仍不忘每日与患者视频通话,询问其恢复情况。片中的此类人物还有父亲感染新冠肺炎离世的肖军、凤凰卫视特约记者敖慕麟、生产后确诊新冠肺炎的护士王枫娇、家庭聚集型感染的出租车司机李超、经历四次致命并发症最终治愈的彭博等。“在当今社会人们在情感上更加关注自己身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遭遇,或想从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创作者之所以把普通人定位为节目的主角,就是因为他们是有故事的人,观众可以在他们身上获得情感的共鸣。”①从众多的被拍摄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具有故事性的事件,是纪录片常用的创作手法。该片成功地通过个体展现群体,在时长有限的纪录片中折射出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中国人的精神。

该片采用涉及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多线叙事。一方面是医生对于患者的救治以及对于救治情况的描述,如病情的分析、医疗设备的介绍以及遗体解剖价值的解读等。另一方面是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疫情发展前期的回顾,以及疫情发展中、后期的影像呈现。选择不同身份的疫情亲历者叙述疫情暴发时的真实情况,丰富了叙事内容,符合叙事逻辑,使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从而深刻理解疫情的紧张形势以及人物的复杂情感。

(二)削弱主观意识,回归真实本质

该片采用解说词、当事人采访以及音视频素材三者结合叙事的方式呈现。解说词的运用只对纪录片的叙事起到最基本的补充和连接作用,在叙事上避免了创作层面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事实的过度控制,真正做到了将话语权交给当事人。该片的大部分叙事依靠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抗疫过程的陈述来完成。以真实的影像内容与亲历者的叙述同时进行叙事,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使片子更具说服力。

片中多次运用到非摄制组摄录的音视频资料,如郑霞医生在抢救患者肖军当天晚上录下的一段语音日记,回忆了抢救过程,当事人以主观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真实故事。这段音频资料的运用,丰富了纪录片的叙事视角,让观众通过声音进入抗疫医生的内心世界,透过声音感受到医生在面对患者被病魔一步步吞噬时的无助与无奈,片中郑霞的个人形象也因此更加立体、真实。

该片对于现实事件的呈现没有遮遮掩掩,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持将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真实地展现出来。如片中已下达病危通知,医生预计最多只有百分之二十治愈率的护士王枫娇最终康复;医生认为非常有希望治愈的老人敖醒吾离世;奶奶、母亲、父亲三人因新冠肺炎相继离世的出租车司机李超等。该片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不可预测,并非所有的人和事都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片名中的“实拍”二字,是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求,即影像内容的非虚构性。该片最终的真实呈现,更体现了纪录片真实的本质。这既是对被拍摄者的尊重,也是对纪录片本性的回归。

二、影像层面

(一)镜头语言平实有力

记录式创作因其具备内容真实、时效性强、灵活机动的特性,所以更适合记录、表现突发性事件。该片的制作团队持续拍摄了80天,获取了500多个小时的音视频素材。长时间记录的优势在于能够抓住生活中易被遗漏的细节,同时保证纪录片后期制作所需的庞大的素材量。该片在镜头语言方面没有运用过多技巧,没有华而不实的画面内容,做到了镜头语言的平实有力。

片中救治病患的部分运用大量手持、跟拍镜头,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下最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手持拍摄是纪录片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拍摄手法。在实践创作方面,手持拍摄能够灵活抓拍被摄对象,及时捕捉突发性事件,并实现长时间、全过程记录。在摄影美学方面,手持摄影所特有的晃动使影像具有呼吸感,使观众在观影时犹如亲临现场,加剧观众观感上的紧张与不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片中采访片段的长镜头运用,呈现了极好的效果,尤其是涉及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部分,如左双贵在采访中回忆妻子被送往金银潭医院的路上,妻子说自己真的好想活下来时,左双贵的悲伤情绪爆发,哽咽落泪。情绪的宣泄有一个完整的过程,长镜头保证了时空的连贯性以及情感表达的完整性。“长镜头的使用,不仅能够描述人物复杂的心态,也能深入地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②长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人物的局部特征会被放大,观众的视点会随之集中在局部的细节上,从而实现观众对于被拍摄者微观心理活动的感知。

(二)画面内容直面现实

“纪录片在传播主流价值、记录时代变化、留存国家记忆等方面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纪录片相较于故事片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非虚构的底线,纪录片凭借其“真”的本性更能打动观众,因此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传播。相比其他题材的纪录片,如历史、自然地理等,抗疫题材纪录片没有运用华丽大气的镜头展现被拍摄对象的外形之美,而是通过朴实的镜头语言与画面内容呈现人性之光辉。

该片选择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为主要拍摄地点,目的就是要把最紧张、最艰难、最真实的抗疫工作呈现给观众。救治工作中患者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现实的惊心动魄更能让观众体会到抗疫战斗之艰巨,更能让观众感受到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伟大抗疫精神。片中涉及患者离世、遗体捐献等极度压抑、悲伤内容的呈现,如敖慕麟在父亲去世后,来到父亲生前住的病房,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告别。在被拍摄者最脆弱的时刻,镜头依然没有停止记录,直面生死与现实,力图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人性,带给观众刻骨铭心的震撼。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也是纪录片相较于故事片最珍贵的地方。镜头直面现实,是对纪录片生命的尊重,向观众呈现真实,更是纪录片创作者的职责所在。

三、情感表达层面

该片在情感表达层面,没有矫揉造作,始终围绕抗疫,展现抗疫过程中普遍存在且最动人的情感,如郑霞与肖军的医患之情、敖醒吾与敖慕麟的父子之情、左双贵与王枫娇的夫妻之情等。在传播过程中,其情感表达产生了极佳的效果,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共情是一种换位思考、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观众在观看时,受到视听语言、画面内容所传递出的“情”的激发,将个人融入其中,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片中对于五位患者的展现均涉及其家庭成员,人物关系包括父子、父女、夫妻等。家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内心柔暖的角落,是避风休憩的港湾。选择在影像中展现家人的默默支持、陪伴相守,极易引发国人之共情。片中多有情感自然流露的细节呈现,给观众以丰富的想象,深入观众心灵,引导观众思索,感召观众反思生命。纪录片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本身具有哲理性。成功的纪录片善于挖掘事件中存在的深刻意蕴,带给观众的思考不停留在表层,而是引导观众对事件进行哲学性反思。只有这样,记录的人和事才会有更深层次的价值,纪录片才能展现出真正的魅力与意义。

《金银潭实拍80天》聚焦抗疫,最终以情落脚,纪实与抒情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情的体现。该片在情感表达上避免了虚情假意、过度煽情,于哔哩哔哩全网首播后,网友纷纷在弹幕上表示“泪目”。因此,纪录片在进行情感表达时,应坚守“真”的底线,将记录真实与传递真情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以真感人,以情动人。

四、结语

抗疫题材纪录片的播出,在全国、全世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银潭实拍80天》作为一部优质的且在同类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围绕抗疫,记录下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一线抗疫故事。该片选择以典型人物及事件为主的多线叙事策略,丰富了叙事内容,同时将叙事权、话语权交给疫情的亲历者,回归了纪录片的本性。在影像上以平实有力、细腻真实的镜头语言直面现实,最终以朴实真诚的情感表达引发了国人的情感共鸣。该片在叙事、影像、情感表达层面的成功,为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注释:

①郭鹰.让人物“鲜活”起来——人物纪录片创作点滴体会[J].新闻战线,2014(10):99-100.

②褚尧.纪录片中长镜头的运用形式和功能[J].青年记者,2015(35):46-47.

③江礼贤.微纪录片:疫情危机中的“纪实先锋”[J].视听,2020(04):124-125.

猜你喜欢
纪录片抗疫情感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纪录片之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