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主旋律电视剧的探索与启示
——以《山海情》为例

2021-01-30 14:51刘馨怡周正华
视听 2021年9期
关键词:山海攻坚

刘馨怡 周正华

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播出了一系列主旋律电视剧。其中,电视剧《山海情》获得了豆瓣9.4分的高分。

主旋律电视剧是发扬主流文化与思想的突出代表,具有时代记录、价值导向的现实意义。然而,主旋律电视剧主创团队常常落入“光伟正”的窠臼,致使剧情老套、人物虚浮,缺乏吸引力,观众不爱看的“低分”现象频发。因此,《山海情》的成功也为主旋律电视剧口碑突围提供了借鉴,对主旋律剧的视听呈现、人物塑造、叙事方式、主题思想的整体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一、真实感——身临其境的扶贫体验

(一)场景还原:细节重塑时代环境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对现实主义美学进行了深度挖掘。

1996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新部署,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和福建对口帮扶下,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脱离贫困。为了尽可能还原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山海情》美术团队在戈壁滩盖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移动金滩村”,复刻了荒凉黄土地到现代小镇的时代变迁。

为营造生活感、真实感,团队高度重视道具的设计。为了还原种菇过程,团队亲力亲为,种植双孢菇;为了还原扶贫干部的艰苦朴素,扶贫办公室里都是磨损的旧桌椅、老式的茶杯、旧版的书本……这些细节使场景更加贴近现实。许多观众深有感触,在“弹幕”里表示这些细节唤起了他们的旧时记忆。

此外,《山海情》通过现实主义的镜头语言以及构图与光影的设计,既还原了西海固地区从贫瘠到富裕的真实环境,也赋予了它宏大而现实的美感。画面的美感使受众在直面西海固的贫瘠时,仍然保留了缓冲空间与想象余地。观众在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直观认识的同时,也能拥有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

(二)“去光环”的人物形象

许多主旋律影视主创团队由于与现实环境的心理距离较远,常常形成对群体的刻板印象,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过于理想化、片面化,忽视了人的复杂性,严重脱离实际。而《山海情》团队通过深入考察,借鉴真实的人物经历,摆脱了精英视角下对扶贫干部和贫困人民的偏见,实现了“平民化”的角色构建。

平时光鲜亮丽的明星演员在这部剧中“灰头土脸”,尝尽风沙。扶贫干部马得福不再拥有“主角光环”,而是有着普通人的犹豫和退缩。他在困难面前不是大开金手指,而是扎扎实实找方法、找路子,咬牙切齿、软磨硬泡,将扶贫干部的艰难困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海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注重人物的多面性,给人以“反差感”。凌一农教授为保障村民种菇利润、提升种菇积极性而自掏腰包垫付差价,却被其他商家找上门来,凌教授一改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上前和对方干架。这一细节消解了观众对知识分子的刻板印象,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反而使角色更加可亲可爱。

同时,《山海情》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物的成长,使故事更加真实。剧中在扶贫干部多年的引导下,许多村民(比如李大有)实现了从安于现状的小农思想到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这也传递出扶贫扶志工作对村民的积极影响。

《山海情》中,每个人物既有典型个性又复杂多面,与生活环境共通,成就了每个角色的现实意义,记录了脱贫攻坚过程中村民、扶贫工作者等不同人物典型的时代剪影,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三)地域特色:方言与台词率先“出圈”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认为,语言能忠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信仰和偏见。方言是不同地域的文化符号,也是《山海情》的“笑果秘籍”。方言的碰撞隐喻了文化的交织,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成为电视剧的看点之一。

《山海情》原声版中接地气的方言鲜活地展示了宁夏贫困人民和福建人民各自独特的文化气质。福建人陈金山与马德福初次相遇时,因语言不通引发笑料。此片段一经播出,便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打破了人们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刻板印象,引发了人们的观剧兴趣。

此外,“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政府老说未来,未来这个好,未来那个好,未来是啥嘛?未来不就是还没有来嘛”等精妙的台词在诙谐中道出了现实与未来的困境。“美滴很”等方言台词也成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

二、节奏感——去繁就简的明快叙事

(一)短小精悍,突出重点

2020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通知》,指出: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爱奇艺大数据显示,45集以上电视剧,2016年的弃剧率是47%,2017年50%,2018年高达56%。观众逐渐失去观看长剧的耐心,转而期待短小精悍的精品短剧。不管是在政策导向还是在观众需求上,短剧的发展势在必行。

《山海情》仅有23集,通过吊庄、移民、双孢菇、梦的翅膀、迁村、美好家园六个章节,完整描绘了金滩村村民从1991到2016年的脱贫全过程。没有多余的叙述,非重要部分都用旁白带过。马德福是《山海情》的主线人物,横贯了整个脱贫过程。电视剧对他的扶贫事业进行重点表现,却直接略过了感情和婚姻过程。但这并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和完整性,反而淡化了家长里短的琐事,让扶贫主题更加鲜明。

(二)过关升级,环环相扣

《山海情》充分利用了电视叙事“谜与解谜”的基本结构。从主线上看,《山海情》不断向观众抛出问题:吊庄移民问题——双孢菇产业发展问题——教育问题——迁村问题,紧扣扶贫主题,一环接一环。在每个大问题中又设置了一系列小问题。在《双孢菇》中,详细展开了说服专家、动员村民生产、产量过剩、扩大销路等具体困难。通过设置悬念和探索问题、揭晓答案的“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往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同时,《山海情》在紧凑的情节之中设置了明暗交织的矛盾冲突。从故事大背景来看,当地贫困群众的安土重迁、故步自封的传统观念与积极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观念的冲突始终贯穿全篇,并通过具体情节设置得以体现。在矛盾不断出现和解决中,故事情节步步“升级”。跟随着主角马德福艰苦奋斗的脚步,观众见证了“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从海泉村到金滩村再到闽宁镇的环境和生活的变迁。这种“升级式”的情节发展也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陪伴感和成就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获得的信息量不断累积,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对扶贫这一主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刻。许多观众在剧外自发成为“葱民”,主动购买宁夏地区的扶贫产品,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时代感——伟大历程的微观视野

(一)政策故事化,与个体命运交织

对于与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相去甚远的大多数人来说,扶贫政策也许只是几个单薄的词语与刻板的话语。即使是在铺天盖地的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之下,仍然只知其表,不知其意。

《山海情》作为主旋律电视剧,也有大量的政策典型。但该剧对于易地扶贫、东西部对口帮扶、就业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政策都进行了故事化的处理。没有说教的言语和空洞的宣传,《山海情》用细致的故事情节将政策具象化,将人物命运与政策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将脱贫攻坚的历史成就呈现在观众眼前。“吊庄移民”使涌泉村村民转移到金滩村,开启了为新生活奋斗之旅;引进种植双孢菇的技术,使村民快速致富,是科技扶贫的写照。《山海情》带动了贺兰红葡萄酒的购销热,直观上反映了该剧对人们行动上的深刻影响。

(二)人物有朝气,与时代奋斗共生

1991年到2016年,是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历程,也是一代人成长的青春历程。德福、水花、德宝、麦苗、水旺、尕娃是这一代人的代表,他们从小就想要走出大山。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出走新疆,有人远赴福建,有人创业,有人打工,借用国家政策这一跳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收获幸福。这是时代洪流中自尊自强、有着梦想的青年人的写照,他们诠释了另外一种电视剧青春化的可能性:不是剧集形式上的随波逐流,也不是妆造布景上的时尚逢迎,而是更加注重塑造青年朝气蓬勃、立体多面的鲜活形象。

有学者表示:“影视剧创作要回到它的根本,就是关注时代,表现现实,表现时代中人们的生存和情感,表现时代对人的推动、裹挟和改变,也表现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追求、挫折和转变。”①《山海情》诠释了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人物肖像,让观众在“人”的共鸣中感受到苦尽甘来的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大和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山海情》凭借对真实感的追求与对剧情节奏的把控,发扬工匠精神,细致雕琢,立足人物群像塑造,深刻把握受众心理,成功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既宣传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此外,作品也成功带动了当地产品销售热潮,实现了社会效益的转化。《山海情》的成功为后续主旋律现实主义作品带来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平民化的视角,为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方法和路径。

注释:

①冯圆芳.接通“时代”和“我”,主旋律剧才能共情[N].新华日报,2021-02-04(013).

猜你喜欢
山海攻坚
丝路•山海
《山海涧》
山海间,享受纯粹的驾驶乐趣 保时捷Taycan
山海添色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山海共舞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一湾山海融“四美”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