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法政策下工资薪金个税的纳税筹划分析

2021-01-30 11:44:21丁春凤
上海商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税收制度薪金薪资

丁春凤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与思路分析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合法经营活动的同时,以多种方法降低缴税金额的方式。

节税通常是指纳税的结果和目的,通过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进行分析,纳税筹划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需要尽量减少可支配收入,其次需要尽量降低边际税率。我国税法于2018年修改了个税征收方案,工资免税额从过去的3500元增加到5000元,税率也从9级改为7级。

当前纳税筹划的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加强研究优惠政策

我国在颁布新税法的过程中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因此,为了合法进行税务筹划,需要企业和员工对相关法律条款深入研究,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降低员工税负。

2.合理捐赠

个人通过一些慈善机构、社会组织等渠道将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数额(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拆分工资

我国当前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超额累进税率,可以通过降低税基、提高税率科学性,减少个人税负。因此,在工资薪金发放时,可以对其结构进行拆分,提升工资的多元化构成,降低需要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的征税方法是分项目征税,主要包含30多种项目(经纪、广告、表演、审稿、咨询、会计、化验、制图、安装、装潢等),企业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尽可能多的划分,来增加扣除基数。

二、当前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政策不符合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速,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完善阶段,人们的收入也随之提高,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在逐渐增加,为纳税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需要加强纳税筹划。然而,当前我国纳税筹划方面的理论普及并不广泛,先进的纳税筹划理论在实际纳税中得不到体现和运用,导致纳税筹划理论相对薄弱,不能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降低了纳税筹划的整体效率。

2.筹划主体的主观性过强

当前,大部分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存在一些偏激认知,导致不能全面认识纳税筹划的内涵,对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缺乏深入了解,认为纳税筹划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不具备纳税筹划的自主性,不利于纳税筹划手段的进一步普及。

3.税收制度不完善

我国税收制度正处于需要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税收制度实施时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导致纳税筹划也要随之调整,致使实际纳税筹划手段存在波动性,无法保障完全符合变动后的税收制度,会产生个人税缴纳不合理的现象。

三、新税法政策下工资薪金个税的纳税筹划

1.薪资波动与奖金发放的纳税筹划

(1)薪资波动下的纳税筹划

对于普通员工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考虑薪资波动,一些员工在薪资上存在较大的波动,每个月获得的薪资数额有所不同,在获得工资薪金相对较高的月份,需要缴纳的个人税也会随之提高,在工资薪金相对较少的月份,税率也会随之降低。如果企业在薪资波动情况下采取常规的缴税方式,会导致征收的个人税高于应该缴纳的金额。因此,企业可以将工资平均发放,通过这一纳税筹划手段能够避免因为薪资波动导致的税率波动。对此,企业在发放薪资时,可以将季度奖或者其他奖金平均加入每个月的正常薪资中,通过科学的工资发放安排,能够享受纳税上的时间差,在全年汇算清缴中并不影响纳税数额。

(2)奖金发放的纳税筹划

当企业经营进入较为稳定的时期后,企业负责人需要对员工薪资对比分析,逐年比对员工个人年收入,对之后的薪资水平合理预估。企业需要对员工获得年终奖后的适用税率进行计算,与实际适用税率进行对比,发现实际适用税率相对较高的情况,需要企业负责人对员工薪资进行科学计算与平衡,通过合理的手段发放薪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对员工薪资进行计算时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将员工的年终奖和月度工资分别作为变量,通过自动化计算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二者的税负率,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注意月度工资和年终奖的适用税率,需要通过理论速算进行处理,如果没有经过科学计算,那么会导致跳级问题的产生,影响到二者的适用税率,并且提升纳税人的税负。当年终奖和月度工资的适用税率保持一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纳税筹划手段,提高工资发放的科学性。

2.完善纳税筹划制度

由于当前我国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提高纳税筹划制度的合理性,才能保证纳税筹划不会受到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需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为基础,在具有合法性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在完善纳税筹划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纳税人应该缴纳足额的五险一金,企业需要重视国家福利政策,将其落实到实际经营中,并且提高福利政策在日常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实现其比例的最大化,提升员工福利待遇,长期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纳税筹划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员工的税负。

3.工资薪酬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为了降低员工税负,企业可以在发放工资时对工资构成进行规划,以交通费、办公费等费用项目,采取发票报销的形式,对其在总工资中占据的比例进行合理规划,能够降低员工在日常生活中的费用消耗,进而对相应数额的工资进行抵扣,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可以加强福利政策建设,通过为员工提供午餐、完善交通服务费项目等手段,在提高员工薪资水平的同时,保障税率不会因此升高,减少员工税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税法的颁布,要求企业提高对纳税筹划制度的重视,深刻认识到纳税筹划的作用,在日常经营中从员工利益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纳税筹划手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员工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企业应该加强对当前纳税筹划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为了降低员工税负,加强纳税筹划,企业需要从奖金和月工资等方面进行平衡,建立起完善的薪资纳税筹划机制,以员工需求为主,将完善工资薪金个税的纳税筹划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税收制度薪金薪资
公共财政与税收制度的关系探讨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8
遣怀
●单位发放的高温补贴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收征纳(2019年10期)2019-02-19 22:57:56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11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0:46:26
工资 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商业会计(2016年1期)2016-02-18 21:56:01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