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明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商品混凝土技术趋于标准化,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新进入者增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商品混凝土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的份额日渐减少。在此情形下,成本控制成为商品混凝土企业逆转局势的主要方式,可以解决眼前的危机,下面围绕商品混凝土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受传统市场环境影响,商品混凝土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上,未关注于自身发展,也没有在发展期间招揽混凝土专业性人才,没有建设相应的人才梯队。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支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中难以开展工作,成本管理与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在人才招聘期间,由于商品混凝土企业用人标准不明确,导致应聘工作在没有具体考量指标的情况下,难以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专业性人才。
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阶段,成本核算的涉及面较狭窄,同时在成本核算期间存在理解偏差,仅将混凝土企业归为生产型企业,认为成本核算是生产环节人工物料、设备折旧等方面的核算及管控工作,不重视辅助生产流程的间接管理,未对相应费用进行核算与控制。因为管理观念的偏差会导致企业成本管理无法达到工作需求,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商品混凝土企业必须快速发现自身在成本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成本管理内容偏差,否则会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形成巨大的阻力。
商品混凝土企业在运营期间未形成相应的成本管理意识,对各项活动的管控力度不足,职责不够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管理者只关注生产规模,却忽略混凝土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认为自身在发展期间占据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便能提高自身收益。未考虑到影响企业营业率的因素众多,商品成本还制约市场占有率,在此情形下,必须多层面考量,比如混凝土的成本价格如果大于成本收益,企业的市场份额会受到影响,无法获得收益。
目前,大部分商品混凝土企业在发展期间,生产关注内容有限,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管控力度不足,在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出现此种情况与商品混凝土企业在近些年生产规模日益扩张有一定的联系,导致间接管理费用不断增长。
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存在专注性高的特征,也因为相应特性导致原物料采购渠道单一,很多商品混凝土企业采购制度并不科学规范,采购过程中未进行市场调研,往往价格高于市场单价,或者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无法实现货优价廉,配合比成本无法得到优化。
一方面,在改进企业技术的同时建立成本管理制度,从而约束成本费用支出;加强技改,在政府重视环保工作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对混凝土的管控力度,发现混凝土生产废物废水对环境形成的影响,必须增加对相应工作的管控力度,比如利用水循环回用系统实现混凝土残余量分离,提高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关注人才的培养,培养满足工作需求的混凝土专业性人才,明确人才聘用标准,让招聘工作可以有序进行。聘请行业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提升培训,通过培训更全面掌握商品混凝土的特性,清楚混凝土包含的各类原材料,确定各原材料间的关系。
政府非常关注节能环保的工作,在我国电、气、水等公费不断上调的背景下,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增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地推进技改工作。在节能降耗层面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研究循环回用系统,提高节能降耗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程度,分离混凝土残余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水耗。在一系列举措下达到国家对施工节能环保方面做出的规定。
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期间应该考量工作运行需求,分析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要点,找出当下工作出现的问题,同时确定相应问题形成的原因,在商品混凝土合同实施阶段,确定成本支出。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计划、预测、核算、控制等管理工作,确定成本全过程管控包含的要点。成本管理阶段需要确定质量条件,在合同规定期限内,通过技术组织措施、经济组织措施挖掘成本价值,降低服用能耗消耗,由此达到成本管控目的。
人力成本控制需要从机械化作业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两方面进行,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首先需要提高工艺水平,引入智能化设备,削减生产阶段的劳动力支出。其次,还应该确定各环节工作要点,按照工作量分配人员,编制科学的用人计划,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控制人力成本的目的。
在采购期间,与大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以寻求关系折扣,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在采购过程中,应掌握大宗物料市场变动情况并在市场广泛调研,了解材料的成本费用,在议价过程中才能掌控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生产管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需要在生产期间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此环节应该将各环节生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提高工艺流程管理力度,确定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配比数量、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同时对相应工作严格管控,进而使产能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在混凝土定量生产期间,需要加强管控力度,应该做到人不离机、机不离人。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开展标准化生产,防止出现操作不当的行为,还可提高混凝土质量,间接降低生产环节的费用。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交付阶段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极为重要,目前外包运输及自有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好运输调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法。在材料运输阶段,应尽可能保证每次运输的数量最大化,降低运输次数,控制运输花费的成本。
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建立车辆监控系统,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车辆,并严格控制车辆维修成本,从而保证物品、车载人员的安全。在现场泵送计划选择中,应该分析工程成本控制目标,选择最佳的泵送方案,方案应符合混凝土配方设计原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成本管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管控手段,在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协调各方工作,确定各项工作要点,完善成本管理内容,编制内容健全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开展成本控制,在内部成本管理制度监管下,可以监管各项活动的开展,确保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