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长征一号”发射

2021-01-30 01:43吴跃农
莫愁 2021年2期

文/吴跃农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在“长征一号”火箭的强力起飞和稳妥运送下,“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向全世界播放歌曲《东方红》,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进军的豪迈序曲。

运载火箭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空间的唯一工具,运载“东方红一号”的火箭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我国首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所——七机部第四研究院(原国防部五院四分院)承担了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任务,当时研制条件极为艰苦。1965年,七机部第四研究院从北京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基地建在风沙飞扬的戈壁滩上,一间教室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

1966年年底,研制团队开始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进行攻关,“长征一号”火箭一二级使用的是成熟的液体发动机,第三级固体发动机技术当时在国内完全是空白。第三级火箭的任务是让运载卫星的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这是关键的加速环节。

研制团队一开始配置出的固体推进剂不达标,燃烧温度上不来,推力时大时小,但他们并不气馁,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三年多时间里,研制团队屡败屡战,没有现成技术可以参考,就一点点摸索推进剂原料配比,换了三四十种配方,反复试错,最终难题解决了。

研制团队在北京703所、钢铁研究院的协同支持下,解决了燃烧室壳体材料难题。但新问题又来了,研制团队有人员拿着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跑了十几个省市,走访了三十多位专家,却找不到一家能独立生产燃烧室壳体的厂家。他们只好化整为零,把任务分解给不同厂家加工,最后再拉来拼装。

周恩来总理对“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非常重视和关心。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出国访问回国后视察某导弹发射基地,专门观看由上海机电二局在“红旗一号”(长征导弹的前身)导弹基础上改进生产的“红旗二号”导弹实弹发射。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周恩来高兴地向参加研制、生产和发射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祝贺。

1966年12月11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十七次中央专委会会议,研究人造卫星研制的时间部署问题,说:“1968年把‘东风三号’搞出来,‘东风四号’可以试,洲际导弹也可能搞出来,全部在这四年内解决。”

经过19次地面试车实验,研制团队于1969年7月成功交付2台自主创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确保发射任务如期进行。

周恩来对导弹研制极为关注,思谋多点布局突破。1969年8月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上海机电二局负责人关于航天任务的汇报,他语重心长地说:“科学技术发展已不允许我们再拖下去了,你们知道,国际上已进入了太空时代,美国已宣布要登月球了,我们也应该跟上,许多项目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搞的问题。上海不仅要搞好导弹科研生产,还要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北京已经开始搞了,但上海还是不能放松,上海也要抓紧搞。”

1969年9月3日,两枚最新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秘密运抵甘肃酒泉7号测试厂房。“长征一号”中远程火箭由两级液体火箭组成,在其上增加了一段固体火箭。

1969年11月16日下午6时,首发“长征一号”火箭在反复检查后冲破天际,带着研制人员的殷切期望,向着预定目标疾驰而去。一开始,雷达系统和电影经纬仪不间断跟踪目标,一直跟到火箭飞出发射场测控区域。发射人员正欲举手欢呼、额手相庆时,火箭射落观察区突然传来消息,火箭从雷达上失踪,光学跟踪怎么也找不到火箭目标,火箭没有在规定地点落下。

一盆冷水泼在全体科研人员头上。“长征一号”火箭的最远设计射程可达到5000公里,一旦失控,很有可能飞出国境线。技术人员紧张地分析着火箭可能的落点,搜索人员一无所获。钱学森闻讯赶到测控机房,亲自主持分析火箭落点。他看了看现场的测控数据后,毅然断定:火箭在600多公里处沿着抛物线坠落,并给出了相对准确的落点位置。按照钱学森的指点,搜索飞机很快在新疆境内发现了火箭残骸。

科研人员找到问题,很快对错误进行了纠正。1970年1月30日,第二发“长征一号”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随即排上日程。就在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排查“长征一号”火箭故障时,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成为第四个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家。

虽然“东方红一号”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十三年、比美国晚了十二年,比法国晚了三年,比日本晚了两个月,但是它的重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

“长征一号”迈开了新中国奔向太空的步伐。迄今,中国卫星发射的运载火箭一直是长征系列,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约2185秒后,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