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凤
摘要: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告状行為发生次数非常频繁。研究者主要运用观察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进行了研究,最后结论为: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主要都是由于违背规则引起的;告状起因因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减。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探讨了教师要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最后,研究者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4—7岁幼儿;告状行为;起因;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互动,师幼互动日益成为儿童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其中,幼儿告状行为是同伴互动、师幼互动的重要形势。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行为种类有很多,比如有冲突、炫耀、攀比等行为。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行为的发生次数非常频繁。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每天都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这些告状行为令教师应接不暇,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什么是幼儿的告状行为呢?幼儿为什么要告状?教师要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呢?
幼儿在与亲人分离、脱离家庭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已经不处于中心地位了。于是幼儿之间互不相让,矛盾就会频繁发生,这些矛盾他们自己不会解决就会求助于老师。有研究表明,“告状”是师幼互动中次数最多,也是最为复杂的行为,是幼儿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针对这样的现实,2020年11月,研究者深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二幼儿园,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生活场面,从实际的观察中发现、了解幼儿告状行为起因的各种真实有效的信息,探知幼儿告状行为的实际表现,研究者对此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弄清楚幼儿告状行为的根本原因,希望能揭示出幼儿生活的真实性,不仅可以真正地认识幼儿,还可以为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教育策略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通过直接进入研究现场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观察,及时处理当天所观察到的幼儿告状行为,从而使研究者获得关于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最自然、最真实的背景资料。
文献综述法:研究者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检索与搜集,记录并理清了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框架。
访谈法: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获得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观点,教师是如何反馈幼儿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教师的空闲时间,就当天所观察到案例对教师进行访谈。
三、研究对象
按照研究的目的为了能够抽取给研究者提供最大信息的对象,研究者决定选择这所幼儿园的中、大班各两个班级共231名幼儿作为抽取的研究对象。因为不同年龄的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研究者将4—5岁6个月之间的幼儿定义为中班幼儿,将5岁7个月—7岁的幼儿定义为大班的幼儿。
四、研究思路
为了能更清晰、明确的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就要有一个思路进行指导、认识。基于这一点,研究者对全部原始资料进行了整理工作以后,开始着手对231名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原因进行反复阅读、推敲、辨析。研究者以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为切入点,将引起幼儿告状行为的各个起因归纳出来,赋予他们相应的概念标志,然后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以及借鉴已有的研究,几经修改之后总结的幼儿告状行为起因包括:违背规则、侵犯他人、欺负原告、与原告发生争执、资源占有不均。
五、研究结果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以及研究,研究者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大多以维护规则为主;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次数有显著性差异,幼儿告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减。
六、结语
我国历来都喜欢“懂规矩”“懂礼貌”“明事理”的好孩子的标准,即成人说教时都要点头称“是”。但仅仅这就算是好孩子了吗?“天天上幼儿园”;“看书不争抢”;“喝水不洒水”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里“好孩子”的标准,都无疑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
所谓成人的“好孩子”的标准,即包含着各种规则,它告诉幼儿要做什么,不要去做什么。“好孩子”要遵守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包含着各种对错与是非的观念,而幼儿天生有着“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倾向,于是当发现同伴有“违背规则”的行为,就有幼儿迫不及待地向教师告状。正是这种对“好孩子”的偏爱的传统文化的意识的影响,无形中就滋长了幼儿的告状行为。
参考文献:
[1]邓进红,李祥,刘莉.幼儿告状情境下师幼互动行为分析及其教育价值审视[J].学前教育研究,2021(06):58-69.
[2]尤静.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教师的指导策略[J].幸福家庭,2021(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