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原谅意味着什么?看到英剧《马洛里之塔》第一季的末尾,我忽然迷惘了。
《马洛里之塔》改编自伊妮德·布莱顿的同名小说,以二战后的英国寄宿女校为背景,讲述一群少女的成长故事。一位渊博的朋友告诉我说,这种故事类型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寄宿学校小说”,是英国的一种独特文体,有很多系列小说,都以寄宿学校为背景。“这种把所有小孩白天晚上集中在一起的寄宿学校,特别容易出故事,所以就一枝独秀了。”她说。
就好像《哈利·波特》。
《马洛里之塔》的女主角是12岁的达洛·里弗斯。剧集一开始是达洛在月台和家人告别,乘火车入读马洛里塔女校——像极了哈利·波特乘火车入读霍格沃茨的情景,差的只是一个9又3/4站台。和达洛同期的插班生还有一个叫格温的女孩,格温来自贵族家庭,之前一直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达洛则是医生家庭的孩子,因不明原因离开了上一所寄宿学校。
达洛胆大热情,爱帮人,爱冒险,爱玩闹,很快就融入了集体。格温刚好相反,自私、矫情、阴坏,典型“既蠢又坏”的类型。
入学不久,达洛写给父母写信说到她交了一个好朋友。格温偷看信心中窃喜,以为“好朋友”是自己,没想却另有其人,嫉妒顿生,自此与达洛为敌,出尽百宝,整蛊作怪。
格温想方设法跑去校外找电话,打给在另一所学校的表姐,目的是确认達洛离开上一所学校是被开除的,这样她就可以曝达洛的黑料,让达洛在新学校里名声扫地。她还拿这事要挟达洛,让达洛帮她写作业。
格温对宿舍里胆小的女孩玛丽露各种欺凌,她踩坏室友们送给玛丽露的珍贵礼物,然后栽赃给达洛,甚至故意设计陷害达洛。
坏人自有天收。可想而知格温最终露了馅,室友们集体到校长办公室控告她。没想这时达洛抢先一步劝阻了室友,她对校长说“没事了,事情已经解决了”,放过了格温。
这个结尾让我心塞。我就去和一位姐姐讨论这部剧,她是儿童文学作家。
姐姐说,她能接受这个结尾,不然故事就太负面了,毕竟是一群12岁的少女。“如果这个故事是我来写,也会是这样的结尾。”她笃定地说。
这我理解。但还是觉得,原谅来得太快,不一定是好事。
达洛的原谅,几乎是在室友们揭穿格温真面目的瞬间发生的。紧接着,学校放假了,女孩们各自乘车返家,第一季戛然而止。
这不能不让人迷惘:最少也该留出一点时间,让做错事的人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吧?可是达洛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原谅,这也太给坏同学面子了。凭什么?
实话实说,如果执著于“一个也不原谅”,显然不符合青少年文学的政治正确。但是,可否再添加一个过程,比如格温被揭穿后,12岁的达洛左思右想也没想好该怎样处理此事,犹豫中,学校就放假了……等到新学期开始,大家都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在新的相处中再来完成这一个原谅,会不会更符合常理一些呢?
姐姐说:“即便达洛原谅了格温,也不代表她们以后就一定会是好朋友啊,她们之间还会有冲突,还会有背叛甚至陷害。人性之恶是很难在短时间里得到改变的。”
那倒也是,达洛的迅速原谅,说不定正是作者的设计呢。一般来说,被迅速原谅的恶人,肯定会再犯,事情不踩过一段之字形道路哪能见光明。这让我对下一季更加期待了,就想看看作者是怎样认识人性的。
尽管如此,还是觉得,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做了坏事的人,如果没有经受惩罚就迎来了原谅,她以后大概都会以为每次做完坏事就会收获即刻的原谅,这会让她越来越多地、肆无忌惮地做坏事,因为成本太低,几近于零——反正对方总会原谅的。
这样的迅速原谅,大概率会害了她,让她永远也辨不清真正的对错。
以德报怨是圣母,以恶制恶是爽剧,恩怨分明是普通人。
不过姐姐说得对,青少年题材不能太阴暗,否则也用不着有什么分级制度了。而友谊、原谅、携手进步,在任何时候都是永恒主题。
再说了,英国人从来就不是傻白甜,他们腹黑起来,恐怕任何一国的剧集都望尘莫及。不信你去看看那部让人惊叹连连的《9号秘事》,其中的心机莫测逆转重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拍不出来。
就在同一时间,网剧《北辙南辕》上线,我也看了。这部剧整体脱离被批“悬浮”,唯独有一段我觉得可以接受,就是司梦老公杜世均在公司里教训心术不正的实习生魏岚,魏岚心怀不忿设计栽赃杜世均最终被揭穿后,司梦约谈魏岚那一段。
司梦对魏岚说:“你年纪轻轻的做事不考虑后果,为了出口气可以不择手段,但你得记着,你怎么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你。”
像这样的话,对魏岚这样的女孩,其实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但魏岚怕的是司梦手握她的黑料,真去向公司报告,所以毫不犹豫地求饶。
司梦说:“我今天来呢,本来也就是想出口气,因为我终于可以反戈一击了。但现在我开始可怜你了,虽然这并不妨碍我恨你。我希望你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向我道歉,而不是因为怕我,不得不道歉。”
魏岚开始抽泣。
司梦继续说:“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也请你,永远不要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不然我不会这么客气地跟你说话。这件事到此结束,你走吧。”
这一段话,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知道你干了些什么,但我不打算继续追究了,事情到此为止,你好自为之。
我宽恕你,但我不是圣母。
另一个重点是:请立即消失,永远消失。
这符合司梦的人设,一个写文章的中年妇女,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样的人,忙生活忙写作还来不及,哪有多余的能量去对付那些莫名其妙的人。
一个人,如果自身能量爆棚,她自然可以去与恶人缠斗直至最终胜利。但对于自身能量不够充沛的普通人来说,见恶人远远避开,与之永不错轨,或许才是让自己活过顺遂一生的理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