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滕
厚土上流动沉淀:沙颍河流域“文化汇聚”现象解读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 农耕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466001)
沙颍河流域位居中原腹地,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万。流域内文化遗存众多,从裴李岗文化到龙山文化均有遗址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人类起源神话、担经挑舞蹈、淮阳泥泥狗、普遍的庙会习俗等。沙颍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受航运、黄河夺淮入海引发的灾害等因素影响,在沙颍河流域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东西南北交流沉淀而成的“文化汇聚”现象——如伏羲人祖传说、王莽撵刘秀传说、“沙河调”等;出现了多处“多神信仰聚集地现象”,如雾烟山、女娲城等;出现了汇聚南北食材的胡辣汤等“综合性”饮食文化;浓郁地域特点的作家群现象;等等。此种现象无疑与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社会历史演进息息相关,最早的农耕定居水利社会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便利的航运带来南北文化的交流,多灾的环境与长期的国家非优先管理,造成了非主流文化的沿袭。因此,在当今的文化生态建设中,应以价值追求为目标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沙颍河流域;“文化汇聚”;文化生态建设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跨河南、安徽两省,流经河南的平顶山、漯河、周口以及安徽的阜阳等40个市县,于安徽省颍上县沫河口汇入淮河,河道全长620km,其中安徽省境内210km。
沙颍河流域位居中原腹地,北抵黄河南堤,西北邻黄河支流伊、洛河,西南与汉水水系的唐白河流域分界,南与洪汝河、谷河、润河地区接壤,东北与涡河、西淝河水系相邻。
沙颍河流域总面积为36 651km2(大部分在河南境内,安徽省境内4112km2),流域内平原区面积22 211km2,约占三分之二;河南漯河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 580km2,其中山丘区面积约占四分之三,是沙颍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地[1]。沙颍河流域为传统农耕区域,耕地3180万亩,多年平均气温14℃~16℃,多年平均光照24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200天,适合于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红芋为主,兼有玉米、水稻、高粱等;人口密集,2008年总人口2400万,2018年,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四市人口统计数字总和为3067.68万人(1),若加上许昌、郑州部分人口,流域内人口当在3500万左右。
沙颍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文化遗存、文物古迹遍布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1.文化遗存众多
(1)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汉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双洎河(《诗经》中的洧水)从裴李岗遗址西边流过,然后绕过南边又东流,遗址位于河湾中部的岗地上。遗址出土的石器磨制精致,还有陶器以及少量艺术品。
依据对已发表的不同遗址C14测年数据的分析, 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推定在距今8500年~7000年之间。表明8000年前,汉族的先民们已开始在沙颍河流域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
裴李岗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
(2)贾湖遗址
属于裴李岗文化范畴。在沙河著名码头市镇舞阳北舞渡镇边的贾湖村,发掘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龟甲等,在龟甲、骨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其中一些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某些文字相似。
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30支骨笛,显示当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音乐水平。
(3)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考证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陈风·宛丘》以及《东门之枌》《尔雅注疏》《晋书》中均有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粮台可能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这座古城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国家的起源、早期奴隶制等重大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是1979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是龙山文化晚期全国面积最大的人类聚落遗址之一。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还在夯土中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以及以精美陶酒器、玉鸟、玉璧、玉铲和大卜骨为代表的遗物,都表明此遗址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规格是很高的。
该遗址的发掘是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两大亮点之一,是确立禹州“华夏第一都”历史地位又一重要依据,证实了禹州作为夏代都城的历史史实。
(5)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郑州商城外城墙始筑于商代时期的二里岗期下层一期,使用到二里岗期上层二期,总面积达25km2,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最新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可以推算内城和宫城的时间年代不晚于前1500年,有学者认为此是“汤始居亳”的亳都。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以沙颍河流域的核心区域周口市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主要有民间文学类、音乐类、舞蹈类、传统戏曲类、曲艺类、美术类、技艺体育杂技类、医药类以及民俗类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类起源神话
沙颍河流域有一个三皇传说的神话群,主要流传于新郑、周口的淮阳、西华、沈丘、项城一带。
一是传说河南新郑是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二是伏羲女娲传说。太昊陵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传说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始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女娲补天、抟土造人的传说以及兄妹成婚的传说等,在今周口一带流传。三是神农传说。今淮阳有五谷台、神农井,传说炎帝神农在此教民艺五谷。
(2)担经挑舞蹈
担经挑又称担花篮,是淮阳太昊伏羲陵二月二庙会上的特有祭祀巫舞。每班四个老斋公(老太太),多着黑衣。三人表演,一人打经板(竹制),在经板声中以说明形式为表演者伴奏。三副经挑中六种花篮,竹制花蓝精巧,有龙、狮子、虎、虹、宝瓶等式样。舞者多为淮阳人,全县20多个乡镇中,14个乡镇都有舞者;临近如太康县、商水县、川汇区、项城、郸城县、西华县亦有。传说担经挑意在敬老母娘(女娲)。舞时两臂平伸,手半握经挑两头以示孝敬。担经挑传女不传男,相传是远古“龙花会”流传下来的。龙花指伏羲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指以担花篮的形式而起的祭祖活动。
担经挑既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等功绩的祭祖形式,也是求子还愿的一种形式。如果求子成功,要请三年担花篮还愿。
当今豫东一带,农村庙会、城镇晚上的广场舞或节庆场合,担经挑也成为表演内容之一。
(3)淮阳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豫东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
泥泥狗是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之物,是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4)庙会习俗
庙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几乎遍布所有的乡村。在豫东,最大的庙会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庙会。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淮阳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在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这个时节,淮阳周边十几个县市的群众就会云集而来,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然后逛一逛规模宏大的庙会,算是了却一年的心愿。
笔者在郸城县农村(2)调研期间,有家庭主妇坦言,每年一定要与老公开着电动车去一次太昊陵庙会,烧烧香、还还心愿。
沙颍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沙颍河与贾鲁河的航运、流域内的平原地形地貌、季风暴雨气候以及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等因素,使沙颍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形成了当代颇具地域特色的东西南北交流沉淀而成的“文化汇聚”现象。
1.伏羲人祖传说
传说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太昊陵大殿石壁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传说伏羲带着族人从甘肃出发,避洪水,渔猎采集,沿黄河一路东来,历时千余年,终在宛丘定居——“率尔东徙,宛丘之虚。水草丰茂,乐而聚居。”今淮阳太昊陵有伏羲圣迹图,列举伏羲功德:“观蛛结网,衣食可余。鸟兽鱼兮,入我囿兮。星河东兮,衣食足兮。天赐我火,去腥臊兮。交无序兮,弱我子女。方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
今甘肃、山西、山东等地,有伏羲传说,并有伏羲庙等物化现象与传说对应。从今伏羲传说故事流传地图上看,沙颍河流域的淮阳居于“流传地图”上的甘肃、山西、山东等地的“中间位置”,反映了该文化早期流传的汇集沉淀与散布传播历程。
2.王莽撵刘秀传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今南阳市范围内广为流传,伏牛山一带,留下了许多的故事、歇后语、地名等。
在豫东、皖北沙颍河流域一带,也有王莽撵刘秀的故事流传。如扶沟县有杨丘救刘秀,项城市有毛笔救刘秀等故事流传。
从伏牛山到沙颍河流域,反映了文化交流在流域内的无阻遏性。
3.“沙河调”
豫剧有一种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为“沙河调”,又称本地梆。流行区域以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为中心,西起南阳的白河、瀼河,东达安徽的颍河、涡河,传布范围大约20多个市县。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份,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豪放的风格。
沙河调的流传区域地处平原,水肥土沃,传统时代多富足人家,因此演出团体较多,演出也比较经常;据现有资料,清道光年间,新蔡、沈丘、临泉一带已有梆子戏“窝班”的兴建,实际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与“豫东调”相互交融的混合产物。
中国的传统多神民间信仰,“人神交换”意味很强烈,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富有特色的传统信仰聚集现象,必然与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雾烟山
“雾烟山”,又名“烟雾山”“乌鸦山”,位于豫东黄淮平原,嵩山山脉余支,隶属扶沟县韭园镇后郑村,今只留下一高出地面20~30米、南北宽100 余米、东西长1000余米的狭长土岗,加上山门广场、斜坡,共约400亩地,为古桐邱城遗址,春秋以来即建有庙宇,战乱时为民众结寨避难之所[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原址基础上,由民间募集、民间管理,逐步建起了山门、戏楼以及一些仿古建筑的大殿(庙)。现从南至北有14座,依次为:将军殿、老君殿、三官殿、关王殿、三仙殿、地藏王殿、奶奶殿、祖师殿、圣公殿、圣母殿、龙王殿、玉皇殿、人祖殿和老母殿等,分别供奉各路神仙,供人朝拜。农历初一、十五,山上山下进香朝拜的善男信女接连不断,尤其农历三月庙会时,来自河南、山东、安徽等省赶庙会的人,每日竟达数万,热闹非凡。
2.女娲城
女娲城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城北约七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现今已成为在全国范围都有影响的大型女娲祭祀观光胜地。
1994年,在女娲城遗址附近的女娲古陵处,地方政府、村民、信徒动工兴建了新的女娲城。女娲城占地60余亩,现有牌坊门、女娲陵、补天殿、娲皇宫、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两侧廊房等仿古建筑。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娲、伏羲等神像及描绘女娲造人补天功绩的雕塑和壁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自成庙会,四方民众蜂拥而至,人山人海,多时日游人达10万之众。
相传逍遥镇胡辣汤起源于北宋末年。有一小太监一次回家探亲路过少林寺,饮少林“醒酒汤”,神清气爽,讨得配方;又过武当山饮“消食茶”,治愈了吃得多但日渐消瘦的毛病,他又向武当掌门人讨得“消食茶”秘方。回宫以后,在两种秘方的基础上,配置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汤,皇帝御封此汤为“赵氏延年益寿汤”。后来小太监因故流落到河南西华逍遥镇开设早点摊,并将“延年益寿汤”改进后加入大肉售与四方客商。但因为味道并不是太好,生意十分冷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将一客商的胡椒粉碰翻,并落入锅中一些,客人吃过之后香辣爽口,十分受用,就问小太监这汤叫什么名字,小太监想了想,说叫“胡辣汤”。今天,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店已经遍布全国。
胡辣汤中主要的调料(或称香料)胡椒,随着明代海外贸易的兴盛,从原产地东南亚大量输入中国。到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时,胡椒已是“今遍中国食品,为日用之物也”。除了贸易发展的原因外,胡椒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种植,滇南、海南诸地,皆有之——胡椒的大量进口再加上本土化生产的启动,推动了胡椒在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应用[3]。“长期以来被社会上层独享的香药自明中叶开始逐渐在社会上普及开来,饮膳类书籍及日用类书中香药出现的频次创历史新高,添加香药的食谱纷纷涌现,曾贵为奢侈品的香药俨然变成了大众生活必需品。”[4]
结合沙颍河航运资料——清代中叶以后,周家口逐渐成为豫东商业重镇,水路交汇之地,财货堆积之薮,南接楚越,北通燕赵,西连秦晋,东达淮扬[5]。推测,明清以来,随着海外贸易与沙颍河航运兴盛,胡辣汤这种混合南北食材,适应南北口味的小吃,尤其以其高热量、祛水汽风寒、适宜船上生活的需要而逐渐风靡沙颍河沿岸市镇、码头、渡口。
近些年,周口作家群异军突起,活跃文坛,日益壮大,已成为中原作家群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周口作家群,是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鲜活,韵味独特,是研究中原作家群乃至当代文学绕不开的文化符号。
淮阳新站,是沙颍河岸边一个乡镇码头,明清以来,是全县的煤炭、棉花、粮食集散地,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然是县内最繁华的乡镇之一。改革开放后,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水运没落,新站稍显落后。
令人惊异但不意外的是,新站出了众多的作家,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有8人:孙方友、墨白、柳岸、马泰泉、孙青瑜、李鑫、李乃庆、红鸟等。
应该说,新站码头市集上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及其流传的故事传说,是作家成长的沃土(3)。
从沙颍河流域文化遗址,诸如河南淮阳平粮台、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和堰城郝家台等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表明该区域率先迈入文明社会。
同时,结合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大禹治水”的传说,后世“葵丘会盟”的历史,该区域有着显著“水利社会”特点——这里的农业不能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必须兴建“治水”工程进行人工灌溉,以克服供水的不足与不调,而兴建治水工程“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合作模式”[7]。国家管理得当、秩序良好,便会呈现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文化发达景象,如两汉、隋唐、北宋大部分时期,便是如此。
元至正年间,贾鲁自今郑州引京水、双桥之水,经朱仙镇南下,由周家口(今河南周口市)入沙河以沟通颍水、淮水,后人称之为贾鲁河。此河的开凿,恢复了黄河、淮河之间的运道,提高了沙颍河水运的通航能力。
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沙颍河流域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沙颍河成为“皖北—豫东”地区商品流通的通道。根据光绪《凤阳县志》记载:“向来河南货物由颍河、涡河舟运至此上岸,陆路至浦口发往苏杭;亦有苏杭绸缎、杂货等由浦口起旱,至长淮雇船运赴颍、亳、河南等处。”(4)表明沙颍河水运在明清时期的长途贩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清以来,沙颍河沿岸出现了很多繁华的码头城镇,江南的竹木鱼盐稻米丝绸茶叶纸张瓷器工艺品等,北方的煤铁器皮毛牲畜粮食棉花布匹等在码头交换转运,下马上船,南方商帮和山陕商客在此汇集——项城水寨皮毛、亳州中药、周口粮食牲畜交易等甚为著名。
物流人流汇集之地,带来财富文化的聚集。今邓城叶氏庄园、水寨(现在项城县城)袁宅、新站雷家大院等,以及北舞渡、周口、新站等地的山陕会馆、关帝庙内,均有碑刻纪其繁盛之状(5)。
从12世纪开始,黄河不断开启泛滥夺淮入海模式,尤其宋金对峙时期,包括沙颍河流域在内的淮河两岸成为旷日持久的战乱之地,社会形成恶性循环:“经常性水灾(周期性)—社会失序(匪患、旱灾、虫灾)—灾民逃难、逃荒与回乡”,周而复始。尤其明清两朝皆定都北京,赖大运河漕运供应京师稻米、纸张、竹木等物资,最高决策者以“抑河夺淮保运”为方略,人为结扎淮河入海水系,不顾运河以西河患水灾之下千万民众生计——权力改变了河水流向。
平原地区,河流本来就容易淤积,人为“结扎”河流,必然使上游河床升高、河道淤积决口。以双洎河为例。双洎河上游洧水,源于新密阳城山,因挟带泥沙较多、河水浑浊,俗名“小黄河”。历史上受黄河改道影响,多次淤积改道,两岸数万亩耕地时常被淹(6)。
但过犹不及,作茧者最终自缚。经明末农民起义、晚清农民战争打击以及花园口事件的黄河南泛,至民国—抗战时期,包括沙颍河流域在内的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陷入崩溃状态,最终成为社会秩序的溃疡。
独特的生存环境与过往经历必然反映在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至今在当地仍有明显体现。如,豫东一带现在还有一道特色食品——碾撰,就是麦子刚饱仁、尚青时,就把麦籽捋下来,用碾碾成一条一条的,蒸熟吃——反映了这一带春天青黄不接时生活的普遍艰难。社会周期性混乱与普遍贫困,当地文风不盛而习武、好勇斗狠、圆滑之习性久久不衰。如晚清项城民间诗人高梅阁,1783年出生于河南项城县城内(今秣陵镇)之“诗礼之家”,但丈夫张东林“业武不业读”,二人志趣迥异[8]。流风余响至今不绝如缕,改革开放后,郸城县乡村有全村出去送财神的,就是逢年过节,手拿一张简单印刷的财神像,挨家挨户去送:“财神到,只要1元钱。祝你家发大财!”主家往往不便拒绝——属于巧要钱、巧乞讨的方式。
无疑,“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民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以物化、非物质方式,在交流、变迁中沉淀,而当下即生活在历史中——既有的文化既是文化遗产也是历史基础,在此基础上,在新实践中产生新文化。
今天,沙颍河流域的漯河、周口市努力打造出海通道,沙颍河航道的经济文化意义再次凸显。通过沙颍河流域文化状况的梳理,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塌陷的中部”早已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郑合高铁穿境而过,境内高速公路已经连结成网,人员、商品往来便利。因而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积极的文化生态建设便是应有之义——那么,旨向理想状态的文化生态是什么?何以可能?应该说,国家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同频共振——即文化主体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目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积极的文化生态建设实践等,是通向未来的不二之路。
(1)分别见其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该地(李楼乡L村)距离淮阳太昊陵25公里左右,属于稍微偏僻的乡村。
(3)如,民国时期孙方友的爷爷,家徒四壁,以在新站北寨门支摊子打烧饼为生——长期的集市码头艰难谋生生涯,必然是非难免、阅人无数、见多识广,对家庭、对子孙后代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于万培《凤阳县志卷三·舆地志·市集》,光绪十三年(1887)。
(5)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 业城镇的个案考察》,载《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131-143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967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91年,多次组织万名民工疏浚、筑堤,目前形成双堤200间宽的河道,防洪能力大大加强。见:张孟庚《双洎河今昔》,载马道《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版,第98页。
[1]李艳东.沙颍河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需水量预测及方案评价[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33.
[2]贾滕.诸神·众生·国家:乡村多神信仰聚集地形成机制研究——以中原地区F县“烟雾山”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3]李曰强.胡椒贸易与明代日常生活[J].云南社会科学,2010(1).
[4]涂丹,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J].古代文明,2016(10).
[5]张浩.明清以来沙颍河航运资料汇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18-19.
[6]黄正泉.文化生态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7]涂成林.治水社会与东方专制主义的互动逻辑——基于马克思与魏特夫的比较视角[J].哲学研究,2013(3).
[8]司峻,袁伦中.抗世蔑俗的晚清女诗人高梅阁[J].中州今古,1994(03).
Flow and Sedimentation on Thick Soil: Interpretation of“Cultural Convergence”in Shaying River Basin
JIA Teng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Farming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Henan)
Shaying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Central Plains, with a total area of nearly 400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30 million.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relics in the basin, from Peiligang culture to Longshan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ich and colorful, including myths of human origin, dance of carrying scriptures, mud dogs in Huaiyang, and common temple fair customs. Due to the dee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shipping and the Yellow River seizing the Huaihe River and entering the sea, the Shaying River Basin has formed a “cultural convergence” phenomenon formed by the exchang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egend of Fuxi people’s ancestor, Wang Mang’s chasing of Liu Xiu, and “the tune of Shahe”, etc; there are many “multi gods belief gathering places”, such as wuyanshan, Nuwa City, etc. There is such “comprehensive” food culture as Hu La soup, which gathers north and South food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phenomenon of writers group with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tc. This phenomenon is undoubted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social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earliest farming settled water conservancy society bred splendid culture. The convenient shipping brought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he disaster-prone environment and the long-term national non-priority management,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heritance of non-mainstream culture. Therefore, in today’s cultural ecology construction, the society takes the value pursuit as the goal, and actively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Shaying River Basin; “cultural convergence”; cultur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2020-08-30
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近代以来‘豫东-皖北’传统农区社会经济演变及发展研究”(2019-JCZD-027)。
贾滕(1971- ),男,河南南阳人,教授,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史、农村社会史。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6.02
G07
A
1004-4310(2020)06-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