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穆 祝林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页。无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还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都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夯实两者物质基础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则需要选择契合时代所需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探究,还是实践层面的探索,都始终牢牢扭住发展经济这条主线。因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方式,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既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彰显,也是党推动经济发展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还为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关于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有利于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基于此,本文选取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学习和总结,虽然并没有穷尽相关研究的所有文献,但依然期望这样的学习能够为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提供灵感,为新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经验借鉴。
发展经济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式,也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是一个历史过程,总会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目的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也会调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如此,学术界也十分重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尤其是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何为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一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含义的研究。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实现经济更好发展的手段。唐林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又包括产业的结构、增长的质量、发展的效益和环保等方面的内容。①唐林:《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探》,《理论前沿》2007年第19期,第41—42页。吴树青则指出,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等各方面内容。其实质在于全面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②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年第1期,第17—19+31页。杨淑华强调,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是指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的途径。③杨淑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基于经济驱动力视角》,《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3期,第30—33页。张连辉和赵凌云则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要素组合方式,还包括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结构性内容。④张连辉、赵凌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历程》,《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第64—75页。俞建国和曾铮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⑤俞建国、曾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化改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张宇等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与模式,是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具体路径。⑥张宇、蒋永穆、谢地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16页。
二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研究。厘清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是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对经济发展方式具体类型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类型也进行了讨论。学术界普遍赞同以下几种类型:依据发展机制可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⑦卫兴华:《关于经济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是非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第5—9+83页。,依据经济的发展持续性可分为可持续型与不可持续型,依据要素投入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依据发展动力可分为投资驱动型、出口驱动型、消费驱动型①张宇、蒋永穆、谢地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16—217页。。
党和国家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作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论断。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的具体表现,仍需进一步研究。对此,学术界进行了研究阐释,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现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倒逼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实践的主要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由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如方福前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投资与消费比例结构不合理、内需与外需不协调等问题。②方福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第12—16页。何雄浪和杨继瑞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倒逼的。即经济发展面临出口、投资、消费需求的不协调,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相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③何雄浪、杨继瑞:《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5—41页。马建堂则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经济发展矛盾的需要。具体包括资源供需矛盾、环境容量矛盾、劳动力供需矛盾、外部环境矛盾等。④马建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9页。周肇光分析后强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中对外贸进出口依赖较大的现实问题。⑤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1期,第71—76页。孙永强和巫和懋强调,传统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的约束条件越来越严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使我国的出口贸易越来越受到限制等问题,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动力。⑥孙永强、巫和懋:《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9期,第21—24页。
二是“基础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出于解决问题的诉求,还在于有了一定的转变基础。如刘向红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实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本大幅提升、社会需求结构转型升级、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全球“绿色经济革命”来临。这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⑦刘向红:《条件与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求索》2011年第6期,第99—100页。李陈和李家祥指出,在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基础。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速度、质量和效益并重型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经济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人们从经济发展旧思维向新思维转换。①李陈、李家祥:《新常态下需用新思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4—9页。
三是“意义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如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②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第25—28页。叶卫平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障产业安全、区域安全、城市化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③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第56—60页。田玉才也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制度安全,进而夯实国家政治安全基础。④田玉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第146—149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又是什么,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
一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义的研究。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界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如下观点。黄泰岩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多元复合的系统。它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发展目标、发展质量与效益、发展核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转变。⑤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王一鸣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⑥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第25—28页。郭军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经济发展必须从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转向追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必须从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⑦郭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新论》,《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第35—37页。李松龄和戴子礼也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把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和高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和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①李松龄、戴子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需求和供给的创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第18—23页。齐建国则强调,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在于处理好两对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②齐建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第5—12+136页。白雪飞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从而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③白雪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博弈相容机制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第115—117页。贺立龙则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涵盖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生态耦合方式、经济分享方式三个层次。④贺立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与动力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3期,第91—93页。黄家顺和邬沈青分析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道路三个方面。⑤黄家顺、邬沈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与新路径》,《江汉论坛》2014年第12期,第12—16页。伍开群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两个方面的要义: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结构优化;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⑥伍开群:《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市场与制度》,《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6期,第185—190页。
二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目标包括哪些?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研究讨论。总体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的关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姜作培和陈峰燕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⑦姜作培、陈峰燕:《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问题》,《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第24—27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现代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且全面、协调、高效、普惠、可持续和应变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方式。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第41—44+127页。白永秀和王颂吉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⑨白永秀、王颂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及影响因素》,《经济学家》2011年第6期,第102—104页。王宁西和张文婷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具体包括经济运行中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东西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对内与对外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多项内容。⑩王宁西、张文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内涵》,《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73—76+82页。张玉杰分析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①张玉杰:《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路径与行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5—1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刻革命,也是经济发展领域相对较新的事物。这就决定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荆棘”。学术界关于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素的探究,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府考核等方面。
一是“认识制约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认识对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申广斯认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②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2期,第106—108页。孔祥敏则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面临思想认识不到位所导致的发展观念上的动力缺失问题。③孔祥敏:《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缺失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66—70页。袁忠分析认为,政府管理人员观念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④袁忠:《创新政府管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7—20页。吴高飞指出,思想认识问题会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⑤吴高飞:《刍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视野》2011年第6期,第67—68页。徐永德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存在人们文化观念的阻碍。⑥徐永德:《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因素和路径研究》,《探索》2014年第5期,第108—113页。邵慰强调,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观念的曲解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的一大原因。⑦邵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9期,第54—61页。
二是“体制机制制约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形成的体制机制,以及现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申广斯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经济体制模式和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⑧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2期,第106—108页。姚乐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财政税收体制的缺陷和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两大问题。⑨姚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第41—45页。杨圣明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应有的经济体制基础。⑩杨圣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与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1—12页。姜国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失衡、国有产权冲突、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等体制机制瓶颈。⑪姜国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障碍及其跨越》,《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5期,第43—45+58页。
三是“制度制约说”。制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但现行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张卓元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政策调整的重重阻力。①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第11—12+61页。王可达认为,现行制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一定制约,具体如下: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制约、政绩考核制度扭曲、现代企业制度滞后、科技体制有待完善、财税制度尚不完善等。②王可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5—10页。姚乐则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晋升制度偏离的矛盾和困难。③姚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第41—45页。汤吉军和陈俊龙强调,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受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难题。④汤吉军、陈俊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障碍与制度创新》,《学海》2011年第2期,第97—101页。刘泉红和刘方则指出,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这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⑤刘泉红、刘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6期,第18—26页。
四是“创新制约说”。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之源,但实际创新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袁忠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艰难性,延缓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⑥袁忠:《创新政府管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7—20页。杨圣明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基础薄弱,也阻碍了其转变。⑦杨圣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与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1—12页。孙永强和巫和懋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不足的障碍。⑧孙永强、巫和懋:《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9期,第21—2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和难点都在于“转变”,这不仅要厘清其内涵,更要在实践中找准实践路径。为此,学术界围绕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展开了讨论研究,并形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系列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发展科学技术、消费引领等方面。
一是“理念引领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实践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理念引导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要转变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如黄泰岩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⑨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金怡顺也持相同的观点,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摒弃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⑩金怡顺:《对我国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4页。李光和乔亚兰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发展观念的转变为前提,即在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思想观念的变革,切实转变资源观念、创新观念、管理观念、科技观念、节约观念等。①李光、乔亚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观念变革》,《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1期,第21—24页。周肇光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②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1期,第71—76页。喻包庆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③喻包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理论月刊》2013年第11期,第120—127页。邵慰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各级政府转变发展观念,即放弃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建立多种发展维度的发展观。④邵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9期,第54—61页。
二是“改革引领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化改革,从而有效破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的梗阻。如方福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化干部考核制度改革。⑤方福前:《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1期,第12—16页。唐龙指出,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效,需要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巩固和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⑥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当代财经》2007年第12期,第5—10页。周叔莲和刘戒骄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⑦周叔莲、刘戒骄:《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前沿》2008年第6期,第5—9页。朱光华则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⑧朱光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7—79页。张蕴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⑨张蕴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119—121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剩余分配机制。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第41—44+127页。肖文涛和王福明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革政绩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等。⑪肖文涛、王福明:《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职责担当》,《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第160—166页。王可达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化财税制度改革。⑫王可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5—10页。马西恒强调,应当深化政府能力、公共服务和收入分配的改革,从而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支持体系。⑬马西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及社会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第26—29页。
三是“体制机制驱动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因此,需要不断健全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如周叔莲和刘戒骄认为,转变经济方式需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①周叔莲、刘戒骄:《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前沿》2008年第6期,第5—9页。王可达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推动科技体制创新、规范要素配置机制。②王可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5—10页。刘世佳和丁伟国指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健全体制机制,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③刘世佳、丁伟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第119—123页。姜国强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建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均衡机制,即建立投资结构优化的长效机制、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等。④姜国强:《动力结构失衡、制度扭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管理现代化》2011年第3期,第15—17页。辜胜阻等则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制度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⑤辜胜阻、王敏、李洪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与新动力》,《经济纵横》2013年第2期,第1—8页。郭晗和任保平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健全要素定价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财税激励机制等。⑥郭晗、任保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70—75页。许捷和龚新署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⑦许捷、龚新署:《“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4年第9期,第21—24页。王有志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⑧王有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论——基于双向运动理论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90页。李陈和李家祥则认为,在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化市场取向体制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市场活力。⑨李陈、李家祥:《新常态下需用新思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4—9页。
四是“科学技术引领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如黄泰岩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⑩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第6—8页。连家明和王丹认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技术自主创新。⑪连家明、王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政策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第107—110页。何雄浪和杨继瑞则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⑫何雄浪、杨继瑞:《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5—41页。李翀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突破点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为此,需要推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⑬李翀:《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发展战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90—198页。陈刚等也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⑭陈刚、赵志耘、许端阳:《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6期,第5—8+16页。
五是“消费引领说”。消费是经济循环的末梢神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消费引领。如姜作培认为,科学合理的消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必须充分正视影响和制约我国消费的因素,调整消费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率,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①姜作培:《扩大消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22—26页。张蕴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②张蕴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119—121页。齐建国强调,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调整利益分配制度,提升居民消费能力。③齐建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第5—12+136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消费政策,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和战略举措》,《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第41—44+127页。黄家顺和曾知也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扩大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这要求提高居民收入、确立消费导向、改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⑤黄家顺、曾知也:《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江汉论坛》2013年第8期,第20—24页。
六是“创新引领说”。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故需要发挥创新的作用,从而为其提供不竭动力。如卫兴华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为此,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⑥卫兴华:《创新驱动与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纵横》2013年第7期,第1—4页。刘伟也认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的驱动力在于创新。即在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⑦刘伟:《促进经济增长均衡与转变发展方式》,《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第70—81页。马克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内容、政策、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系统性。⑧马克:《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3期,第1—8页。任保平和郭晗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强创新。即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产学研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⑨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第69—75页。黄家顺和邬沈青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经济发展新方式。⑩黄家顺、邬沈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与新路径》,《江汉论坛》2014年第12期,第12—16页。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长期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梳理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总体上聚焦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并呈现如下六个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以生产力为标准;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凸显以实践为引领;重视以改革为动力;注重以开放为推力。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如此,学术研究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民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评判者。无论是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界定,还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界定,抑或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的探索,都十分重视人民的主体性。尤其是强调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还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的积极性,尤其是注重深度挖掘内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潜力。
二是彰显以生产力为标准。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也是经济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生产力的进步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尤其是衡量经济实践活动的重要尺度。我们的经济实践活动都要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只有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我们的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牢固树立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识,毫不动摇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是牢牢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在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标准。
三是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4页。不仅如此,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病症”的外在表现。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在实践中要有问题意识,善于捕捉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它强调要避免“无问题、假问题、伪问题”三种倾向。回顾已有研究成果,直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中的问题是学者们一致的行动。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真问题、筛选好问题,从而真正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的探索,以转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寻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优解,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效果。
四是凸显以实践为引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也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丰富。以实践为导向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本身的内在要求,还是学术研究应有的重要使命。为此,学术界不仅从理论层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从而廓清了理论中的误区,更从实践层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从而指明了实践的方向。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不仅积极回应社会关心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关问题,而且还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转”的难题与“转”的对策给予更多的研究,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实践上的指导。
五是重视以改革为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实践已强有力地证明了,改革是我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难免会碰到“荆棘”。破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中“梗阻”的方法众多,改革却是冲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境罩”的不二法宝,也是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招。通过回顾与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对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普遍达成共识。同时,已有研究在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从而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六是注重以开放为推力。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实践历程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②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0页。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开放,高水平开放也必然需要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外开放牵引甚至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尽管国外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会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定的阻碍,但依然要坚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政策,推动形成更加全面的开放新格局,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界也十分重视发挥对外开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并积极围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而进行探索。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依然面临深刻复杂的环境,既充满着挑战,更充满着机遇。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没有完成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也没有完成时。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至少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研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我们不懈探索,并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纵观已有文献,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进行系统研究的还较少。因此,在新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必要对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宝贵经验。二是加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化有关问题的研究。例如如何建设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三是加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评价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挥棒,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对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为此,有必要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出发,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标准,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