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初探

2021-01-29 12:18菏泽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周昕
商展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菏泽高铁物流

菏泽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 周昕

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8—2035年)》提出,充分发挥菏泽区位优势,加快建成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紧紧抓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一黄金机遇,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培育高铁、航空、内河等新产业,探索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聚集、商贸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对菏泽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菏泽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优势

1.1 多项政策红利叠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山东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助力菏泽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确立菏泽为地区性中心城市,2020年之前建成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2017年,菏泽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运输主枢纽城市。 2018年,菏泽被定位为山东省四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18年、201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和《支持菏泽市及鲁西其他四市发展若干政策》,强调加快菏泽及鲁西地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并制定了具体的支持政策。2021年2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

1.2 经济发展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菏泽国民经济快速有序增长,增速在山东省一直位居前列,年均增速约为8%。据统计,2020年菏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83.11亿元,比2012年翻了将近一番,在山东省各市中的排名也从第14位上升到第8位,与第7位淄博市的差距缩小到约190亿元,赶超趋势明显,发展后劲十足。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菏泽市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12年的13.5:54.5:32.0调整为2020年的9.9:40.2:49.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7.9个百分点,但和山东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7.3:39.1:53.6的水平比仍有差距,相信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继续深入实施,菏泽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必定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1.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成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菏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投入巨大,航空、高铁、水运等运输方式正在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十三五”期间,菏泽累计完成全社会交通建设投资590余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36倍。至“十三五”末,公路方面,菏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分别达到524.343公里、1808.966公里、25394.5公里,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铁路方面,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与横贯东西的新石铁路在菏泽交织,境内铁路运营里程327公里,办理旅客乘降业务和货运业务的车站分别有7个和11个;水路方面,洙水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已建成通航,菏泽境内内河通航里程约27公里,菏泽港巨野港区麒麟作业区已投入运营;航空方面,菏泽牡丹机场已建成,成为鲁西地区的第一个民用机场。

1.4 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菏泽加大了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具有创新经营意识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交通集团、济铁物流、传化物流港等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区域化和服务模式多样化的市场主体。至“十三五”末,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资产规模达到130多亿元,营业收入近65亿元,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达到了约43%和39%。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业态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涌现出“电商+冷链+高效物流”“铁路+中转集放+城市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物流企业十多家,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迅速,多业联动、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 菏泽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开发主体众多,目标不同,权责不清。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涉及主体众多,不同主体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开发的初衷和目的差异明显,且各个主体间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必然影响综合交通枢纽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以在建的菏泽高铁站为例,其开发主体既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路局,也包括省铁路投资集团,还包括地方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省铁路投资集团对于菏泽高铁站进行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以开发筹资金,促建设,即“以站养线”;地方政府进行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土地增值获取更高的“土地财政”,同时围绕菏泽高铁站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新城或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并不愿意将菏泽高铁站的开发收益反哺整个大铁路网,特别是用于本地以外的铁路网建设。

(2)规划指导不足,开发方式单一,市场参与度不高。目前,菏泽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仍处于分部门规划、分行业实施、“一事一议”建设的发展状态,缺乏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既有的行业专项规划几乎不涉及土地综合开发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也很少提及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一体化开发的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方式比较单一,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交通类国有企业为核心的联合开发,对多样化、复合化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较弱,对现代产业融合趋势下的新业态、新模式的接受能力不强,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市场活力、内生动力不足。

(3)运量结构不合理,对外联系水平不高,运输服务功能不强。菏泽2020年公路、铁路、水路的货运量分别占总量的87.5%、11%和1.5%。铁路、水路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比重较低,尚未发挥铁路运输长距离和水路运输低成本的优势。对外货运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外联系范围仍主要局限于周边300公里的地区内。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的发展还在延续,在服务组织上相对独立,难以实现客、货运输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运输效率低下。菏泽市三个主要客运枢纽中,除铁路客运菏泽站具有与公交、出租的低层次换乘功能外,公路客运总站和客运西站的功能较为单一;物流园区仅具备基本的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与货运场站之间缺乏合作,生产、加工、金融、保险、信息、口岸及其他增值服务功能也有待提升。

(4)物流市场管理混乱,多式联运发展滞后,组织融合缺失。近年来,菏泽物流企业数量不断膨胀,市场陷入同质化服务怪圈,大部分小型物流企业只从事车辆经营及普通货物的中转和运输,信息化程度低,存在恶意竞争、相互压价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对多式联运与综合交通枢纽的关系认识不清晰,缺少从产业聚集、供应链拓展以及现代多式联运组织等角度进行整体谋划。目前,菏泽物流园区“地产开发”现象突出,很少关注真正的运输组织运行;铁路货场不算真正市场主体,难以按照现代多式联运组织要求,独立运营发展;港口没有配套的集疏运系统,只能关注货物装卸作业,不能发挥串联运输链、物流链和供应链的效能。

3 菏泽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基本路径

3.1 优化公路网络布局

构建“三纵四横二连”高速公路网,与周边地市实现高速公路直达。目前在建和做前期的高速公路共有7条,至“十四五”末,菏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870余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0%。构建“七纵七横十一连”市域干线公路网,支撑和引领市域空间和产业布局优化。“十四五”期间,国省道将完成续建项目10个,总里程209.2公里;新改建项目31个,总里程841.6公里。推动实施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村道等级提升和延伸工程、危桥改造加固工程、安保工程等五大工程,进一步发挥公路网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3.2 加快提升铁路网

构建“两纵两横六射”的铁路网,积极新建铁路专用线,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调整运输结构。至“十四五”末,建成鲁南高铁菏泽段、京雄商高铁菏泽段,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60余公里,进入山东省前列;开展菏泽至徐州、至濮阳、至新乡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物流园、港区及大型企业等货运铁路专用线建设,计划建成和开工11条铁路专用线。

3.3 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统筹航道、港口建设,发挥港口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的作用,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把菏泽港打造成鲁西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区域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新万福河复航二期工程、郓城新河通航工程以及菏泽港巨野港区万丰作业区、柳林作业区、成武港区安济河作业区、郓城港区杨庄集作业区等。

3.4 积极开拓民航运输

加快建设民航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提供优质高效的航空服务,打造区域航空物流中心。“十四五”期间,牡丹机场计划开通10条航线,连接北京、上海、沈阳、昆明、海口、成都等国内17座主要城市,适时开辟国际航线,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6500吨;计划建设通用机场项目5个,提供多样化经营性航空服务和公益性航空作业。

3.5 升级客运和物流枢纽

打造“三主三辅多中心”的客运枢纽体系,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菏泽、郓城、曹县西、庄寨、巨野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和菏泽汽车客运总站等项目建设。 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物流园区建设,发挥商贸物流发展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十四五”期间,主要建设算王庄车站、菏泽中铂和东明佳运物流园以及菏泽综合交通物流中心、菏泽高铁物流产业园等项目。

4 菏泽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政策建议

(1)明确开发主体,形成“统一规划、统筹开发、市场运营”的发展模式。建议综合交通枢纽开发由地方政府主导,上级相关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协调,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共同验收。根据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好功能上、空间设计上和开发时序上的统筹,加强交通功能与商业、文化、公益等其他功能的深度融合,高效衔接和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序控制开发规模和进度,在土地、空间、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好预留。着力推进开发主体的市场化和法人化,避免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营之间相互脱节,影响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2)创新开发方式,加强“跨界”融合,提升运行效率和效益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改变传统以交通运输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国有企业为核心的开发方式,强化交通、地产、传统商业、电子商务等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加强各方在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的深度合作,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借鉴其先进的经营、管理、服务和盈利模式,增强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强化联动融合发展。结合菏泽实际,建立健全地方法规体系,按照企业分级、线路分类、车辆分等、经营分工和从业人员培训上岗的思路,抓好源头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资质管理要求,加强对经营者的动态考核,定期审核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落实市场退出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引导支持物流企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着力培育符合现代物流业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引导综合交通枢纽经营者参与多式联运全程服务,完善多式联运组织链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与产业园区系统布局和协同发展,围绕物流园区打造加工、贸易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融合集聚功能。

猜你喜欢
菏泽高铁物流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高铁会飞吗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