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历史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1-01-29 10:25
社会科学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

颜 欣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伴随着国家治理进程的有序推进,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态势显著。然而,关于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历史人物评价的错误历史观不时出现,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党史、国史进行片面化或污名化传播,这些都违背了历史客观性。历史观是人们对个人、社会、国家、世界等层面的现象、规律和行为等历史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能否形成正确历史观关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存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论及有关历史的系列讲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问题的判断、见解和认知,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的历史观。迈入新时代后,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的历史观成为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历史在国家治理中位于基础性地位

历史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根基,习近平主要从历史教育、历史意识和历史功能三个维度强调了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关于历史教育

高度重视历史教育是习近平历史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敏锐把握到了历史教育的趋向及基础性地位,并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习近平关于历史教育的论述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富有历史纵深。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与各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密切联系[1]。强化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党史“四史”教育对于立德树人至关重要。2013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必修课,”[2]增强了人们对国家历史的认同及个人和国家关系的正确认知。此外,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加强爱国主义历史教育。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促进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历史过程中。2018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调研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2019年9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对青少年和党员干部关于历史教育的正确历史观形成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习近平看来,培育历史观教育的实质在于传承。习近平指出:“强化历史教育,传递历史经验。”[3]对中国国情及文化历史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抓手,能更好把握中国历史的魂与根,并提升历史素养和道德水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4]。历史教育主题的有效选取和历史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社会各界关于历史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2015年5月,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指出:“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5]。由此可见,习近平主张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正确对待历史作为加强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和强化历史问题认知,筑牢历史观的根基。

(二)关于历史思维

历史中蕴含着关于荣和辱、安和危、兴和衰等方面的“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存续的核心要义。201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具有历史素养,最重要的是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6]。2019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干部研讨会上再次指出,要增长才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可见,在习近平看来,涵养历史思维是正确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对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文化素质均有助益。在中国大历史篇章中,只有具备历史思维才能有效辨别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才能认清近现代我们党奋斗与探索的历史,才能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本色和理想。习近平指出:“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隔断的”[7]。由此,要全面看待历史并尊重历史逻辑上的周延性和连贯性。全面就是将历史的因果机制、“个体化”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要对历史全貌进行宏观考量和塑造,而不是囿于历史的细枝末节。只有运用全面的历史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和原貌。如在对辛亥革命历史评析问题上,存在“质疑”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国情的杂音。对此,习近平同志运用宏达的历史思维进行了生动回应,对孙中山先生作出了客观评价:“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8]。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围绕历史是动态发展的重大课题,坚持用动态的历史观指导治国理政实践,深刻展示了习近平历史观的大视野。习近平指出,应对风险和挑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习近平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在习近平看来,新的时代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要用动态历史发展的思维眼光才能汇聚有效能量和路径。故此,习近平历史观极其重视历史思维的识辨性、整体性、多维性和动态发展性,认为要从微观中找寻宏观变化,把握历史链条的各个环节,促进历史的准确定位和良性发展。

(三)关于历史功能

历史中蕴含着宝贵的财富,强调历史功能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历史的“镜鉴”功能。历史和现实是密切联系,相互贯通,甚至相互转换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发生在未来的历史。应该说,中国历史上不乏突出历史功能的史料。如唐代李世民认为观史可以知兴替,凸显了历史的强大功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近代的历史经历让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更加明白并珍惜和平的可贵,铸就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并为推动历史发展而奋斗的动力。历史功能是成功的“法宝”和“清醒剂”,无数碎片化的“战火”“谈判”“微笑”等元素共同构成生动的历史足迹和画面。习近平主张学习历史,并从历史经验中总结教训,促进未来道路行稳致远。习近平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为历史注脚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9]。二是回应社会现实的功能。追求治理与善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孜孜以求的愿景,但实现这种美好图景并非易事,而透视历史并运用历史“武器”是一种理性选择。在社会效能层面,通过寻找历史“工具”回应现实关切,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与善治。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明史的古老国家。16世纪前,中国的重大科技发明数量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中国的科技贡献给予了积极评价。历史学家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文章中特别强调,世界主要的工业、粮食、大城市均位于中国,再加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代四大发明、医学、建筑、天文等领域的骄人成绩,让历史中国成为世界发展史和文明史的“重镇”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0],再次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历史中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如何从历史中感知使命及抓好时代变革机遇,并增强社会公民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是亟须回应的重大现实议题。将中国历史和全球历史比照分析是习近平应用历史功能的一个窗口。习近平指出,只有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包括对外工作做得更好。关于领土、主权议题,习近平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主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正确指导。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大会上强调,要重温入党初心,重忆入党经历,重温入党誓词。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也是习近平历史观的有机构成要素,对国家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通过走进历史情境中,并通过历史的“示范”、塑权、批判、警戒作用引导个人的做、学、融、通等行为,并对干部实现了“权力制约”,使其在政策、方针落实上不含糊,管理和决策更加理性、规范和高素养,真正做到坚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生态红线”。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能动功能,认为个人可以在历史中不断汲取智慧,避免“任性”,在追求崇高价值中增强能力,努力提交历史使命担当的合格答卷。

二、历史长河中的丰富事实生成了历史规律和经验

在长期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规律和经验。习近平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辩证分析,集中体现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看历史、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历史三个方面。

(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就是要从历史叙事的客观性和逻辑关联性发现历史。历史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相统筹的整体,将不同历史时期割裂或对立都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习近平提出,要用史实发言,让历史说话,充分体现出对正确历史观的价值认知与思考。在较长时期中,人们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问题存在争论,出现过将其“二元对立”的错误言论,没有发现两大历史时期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对此错误认识,习近平给出响亮的回应,认为不能割裂改革开放前后历史,并指出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撇清两者关系或认为两者互相否定都是片面、不科学的,为中国坚持正确历史观提供了重要启迪。习近平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及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历史新阶段。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看待历史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1]。马克思主义立场包含个体存在、劳动分工、人类交往等理论,富含马克思主义观点、情感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我们党解决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依据,是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1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实践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动力,让马克思主义的共感、关怀和视角成为解决、回应现实问题的“钥匙”“灵魂”和根本遵循。实际上,问题是科学探索和赋予实践蓬勃动能的起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着重强调的。2013年1月,习近平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13]1956年,为了解决国家生产力发展问题,党的八大在北京召开。1982年,中国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命题。历史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进步的思想武器,不仅致力于认识和解释世界,更在于积极改造世界,推动国家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党坚持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为核心和抓手,认真谋划,科学统筹,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添砖加瓦。2019年8月,习近平指出,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迈入新时代历史高点,习近平再次将实事求是确定为党员干部领导水平、工作水平、思想水平的重要检验指标和前进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史中践行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

(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

作为哲学思考方法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为历史分析提供了颇具吸引的“工具”和载体。人类历史自早期的工具时期后,分别经历了农业、工业与知识时期,但辩证思维和实体范式一直为辩证哲学的历史脉络。如果不将一个社会置于统一的客观的历史时间之中,对它的分析就不会全面[1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专门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唯心史观,并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恩格斯也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历史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现象,确证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存在并发现了价值规律。应该说,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维。早在毛泽东时期,我们党就结合《矛盾论》《实践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道路行稳致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应该看到,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探索史,尽管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但是相互联系、不断延续的,不能割裂看待。习近平指出,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再次阐明历史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中扮演着“节点”的角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普遍联系的,要善于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规律;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捕捉到先机。不过由于生产过剩,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1836年,经济危机蔓延至美国、法国和英国,之后1847年经济危机的范围扩散到多数资本主义国家。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最终造成经济危机。将孤立的经济危机历史整合在一起,可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现象及实质。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而机器、工业生产社会化趋向显著,两者的碰撞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根深蒂固的基本矛盾,意味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难以避免。唯物史观分析方法成为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历史规律突破性和开创性的媒介。2019年11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习近平指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5],展现了习近平对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的深入思考与整体把握。当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并不断调整、完善,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三、历史趋势富有正义指向的精神特质

(一)中华民族在捍卫正义历史中追求伟大民族复兴梦

追求正义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理想和目标,反映了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的良知和追求。从鸦片战争冲击开始,由于西方列强对华入侵和压迫,中华民族陷入近代屈辱史和历史最低谷,这与中华民族悠久、光辉历史及过去的强国身份形成鲜明反差。陈独秀、李大钊等无数仁人志士在历史中前赴后继、努力寻求救国方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拯救中华民族历史的美好梦想。习近平提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6]。习近平不忘历史,认为不认清和把握社会历史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的梦想,准确回答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逻辑及中华民族在历史中“从何方来”“向何方去”的历史方位问题。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世界梦,颇具包容的历史观映衬出正义性。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中华民族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概括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长风破浪会有时”,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和奋斗历程高度赞赏,主张中国和世界坚持共同发展道路。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霸权护持逻辑不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正义的梦想,并非如美国一样为非对称关系或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环顾历史,冰冷的冷战和血腥的世界热战均对世界和平产生了极大破坏,与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协同共进的正义梦想相违背。习近平始终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径,散发出正义的光辉。2017年12月,习近平在《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讲话中提到:“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17]。可见,在习近平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的正义角色,与世界多数国家期盼国际体系公正合理化的主流诉求同频共振。

(二)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角

历史上,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世界发展规律等重大历史问题终归要回到人的本质规律上来,回归到坚守正义的人民历史进程中。人民的小推车和人民的红军鞋等人民故事都是人民在历史中地位和源泉的生动写照。人民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高频词汇及推进历史进程的“内生力量”。2013年4月,习近平在参加劳模座谈会中谈到“人民创造历史”。这种关于人民与历史关系的论述生动体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人民地位和主线的准确把握。正是因为人民,才涌现出劳动、分工和财富;正是因为人民,世界历史才不断书写和演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民依托天然禀赋和勇气、智慧、勤劳等优良特质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使漫长历史得以延续并绵延不绝。

历史的正义发展始终以人民为根本立足点、实践主体,坚持历史发展为了人民、历史发展依靠人民、历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人民历史主体论、历史本体论的磅礴力量。中国深化改革也需以促进公平正义与服务人民为根本立足点。2013年11月,习近平在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重点强调,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刻体现出习近平和人民同命运的历史观,赋予了历史中人民角色新的时代内涵。在长期历史中,人民的价值追求为人类价值和人民“解放”。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每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19]。作为历史参与主体的人民,始终推进历史朝着正义的方向发展和演变,这才使得历史长存永续。不仅表明人民是历史战略谋划和参与的能动主体,而且意味着历史的结果和效用通常需要由人民来检验。人民的“施动”一是推动人们走上美好生活及良善的历史道路,促进人的发展;二是确保真相得到捍卫,促进历史不断前进。习近平指出,要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就此可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实践者、评判者,人们首创精神在历史中实现了共享、共治、共建的“类存在”,人民扮演着正义共同体的角色。

(三)正义历史潮流必将战胜邪恶

在世界历史中,法西斯是典型的邪恶名片,中国和世界曾付出惨痛牺牲和代价。这种邪恶行径是暂时的,必将被正义的历史潮流所取代。201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提出:“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20]。中国在东方主战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加快了法西斯的战败进程。非正义的法西斯行为遭到世界各国的唾弃,惨烈的历史教训值得各国总结和反思,进而有效应对“世界之变”。习近平强调,战争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勾勒出深刻而丰盈的美好历史潮流图景。

在长期历史中,美国自认为是世界警察,将美国与世界关系界定为“中心-边缘”模式,强权政治色彩浓厚。而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给出的智慧和方案是维护世界的均衡发展,关照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和关切,试图建构正义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习近平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认为各国发展之路应以自身国情为基石。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主张全球合作共赢,和平共处,实现全球善治及多元治理,由此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同全球治理实现形式,实现了对“家国”到“天下”的转换和全球“协同”治理新路径的生成,进而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正义的逻辑推演和生动表述。当然,正义不会自动生成,追求正义的美好愿景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共同发力和共同行动的。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认为,新型国际关系表现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深层次意蕴,彰显了习近平关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正义理念,在历史发展中引领了时代潮流。

四、习近平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的历史观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发展接续供给了充沛的理论养分,延伸与拓展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站在新时代历史高点,我们应该在理论认知层面,进一步突出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学科发展层面,要运用历史方法做好中国社会科学的坚守与创新;在行动自觉层面,要依托历史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一)在理论认知层面,应该进一步突出历史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新时代背景下,历史仍然是国家治理的根基。主要表现在:历史概念仍然在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历史规律仍然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支配地位;重要历史人物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历史教育依然是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较好回答“为什么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三个宏大理论问题,需要从历史中找寻答案。任何国家都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延续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都存在特定的历史基因,只有找到相应的历史传承脉络,才能窥探国家治理实质。对我国而言,要实现有效治理,需以我国的国情为根本依据并根据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制定和调整相应的路线、政策和各项方针,否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难以得到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治理现实中遭遇多重困境,背后牵涉到的主权、核心利益等“结构性困境”不时浮现,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冲突等问题频发。但现实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应该深入挖掘历史材料,寻找历史依据,为国家治理提供支撑力。故此,要进一步突出历史特有功能,巩固历史基础性地位。

(二)在学科发展层面,要运用历史方法做好中国社会科学的坚守与创新

2019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院诞生时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21]。历史方法作为独立客观存在,可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走向新的高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弗里曼善于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政治事件。他认为政治是当前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政治,对人们用历史视角研究政治起到推动作用。在史学中,长期以来人们熟知“东学西渐”的说法,主要谈论中国历史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问题。然而在历史方法中可以构建“东学西渐”新的概念,毕竟中国历史文化也存在向日本等东边方位延展的现象,这样通过历史方法将细碎化的现象和知识提炼成学科语言。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但历史方法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所借重。中国的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学习、引进、吸纳了诸多古希腊、古罗马等“舶来品”的历史、事实、法条等,并为中国社会科学提供了知识。但中国社会科学不是静止的,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历史方法走进过去的空间,并用之更好地解释中国问题、中国现象、中国规律。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可从历史土壤中获取教益,收获教训。学科的发展和传承也需要汲取历史智慧,从而获得学科经验和“成熟性”。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需要“补课”。之所以称为“补课”,是因为在较长历史中人们淡化或弱化了这些学科的知识、话语和重要性。基于此,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就需要有历史学的研究思维,各学科的学术积淀需要在历史中持续吸收理论、事实和资源供给。历史学重在叙事,但历史方法可以将源于内生的经验事实进行总结和提炼,窥探不同要素的内在机理,并为各学科所用。近些年,中国社会科学运用历史方法形成了包含但不限于历史元问题的历史社会学、历史政治学、长周期政治学等学科研究进路,实现了社会科学知识新的增长点,是一种有益的坚守与创新。

(三)在行动自觉层面,要依托历史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在长时段历史进程中,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没有出现断层现象,一直绵延至今。依托强大的民族精神意识、时代精神意识,中国的历史进路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答案。追根溯源,要从我们的历史理想、历史底色、历史根基中找寻答案,与我们选择了坚持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不无关系。应该说,中国道路的成功不是从天而降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在历史中对制度禀赋的学习挖掘和接续奋斗的产物,进而形成“自强不息”“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秉持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双重身份,更是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的底气与合理性。在行动自觉层面,我们要依托历史意识继续增强“四个自信”,引领中国治国理政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22]。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厚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猜你喜欢
历史观历史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正确历史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
《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学习教学》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