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提高仲裁质量 依法化解纠纷

2021-01-29 06:26:52王寒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6期
关键词:锦江区仲裁员庭审

文/王寒

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仲裁依法立案1610件,接转上年度案件213件,共计处理案件1823件,仲裁当期结案1653件,结案率达91%,调撤率达67.5%,均超额完成工作目标。

以“调”为主,柔性手段化解劳资矛盾

锦江区仲裁院根据区域内行业特点,将柔性手段化解案件作为主要抓手着重发力,通过庭外调和矛盾,助力打造更加和谐、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仲裁院以政府为主导施行案件分流处理和预立案工作机制,通过宣传释法教育,让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耐心疏导化解,让职工撤回提出的不合理或过高诉求;通过与工会、司法、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处理,缩短维权时限,庭外高效化解案件。2020年通过柔性化解手段共处理仲裁程序外案件2167件。

以“质”为优,规范制度高效办结案件

在制度建设方面,锦江区仲裁院严格落实证据规则、庭审规则、回避规则、送达规则、案卷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建立完善仲裁各岗位职责、内部管理、效能建设等各项制度10余项,将行风、政风以及业务工作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实行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工作方式。在案件办理方面,标准化运行裁决程序,统一裁决口径高效处理案件,根据相关法律规章制作标准化庭审流程、标准化庭审调查要素等工作守则。全院持仲裁员证人员有6名,聘用兼职仲裁员2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5名,案件办理当期结案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

以“法”为盟,不断加强裁审衔接工作

锦江区人民法院、区人社局紧密协作,以贯彻执行有关文件精神为契机,将“分、调、裁、确、执”工作格局落实始终。锦江区法院民一庭与仲裁院定期召开裁审衔接工作会及案例分析会,研判改判案例及疑难问题。2020年办结的1653件中,不服仲裁裁决到区法院起诉的案件344件,仅占办案总量的20.8%;区法院改判仲裁案件11件,仲裁裁决维持率达96.8%。不定期形成裁审衔接案例白皮书《锦江区裁审衔接工作会案例及要点汇编》,形成裁决、审判依据的统一标准。施行“走进法院”建立法院庭审观摩制度、案件质量跟踪制度,追踪裁决案件在诉讼中的办理情况,提高仲裁员驾驭庭审的能力及案件质量。建立“以练代训”办案机制,在区联调中心巡回仲裁庭常态化审理案件,在案源地解决疑难案件,通过以案释法,将裁审标准带进案源地,成为顺利开展调解工作的坚强后盾。

以“稳”为先,打造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近年来,锦江区仲裁院施行劳动纠纷突发事件动态监控,从案件咨询申请及网络理政信访途径获取不稳定来源,长期建立潜在风险点监测库《仲裁风险点(特殊案件)动态监测表》,将10人以上群体案件与个体案件分类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应急工作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工作组按照应急处置标准步骤开展工作。根据这一标准化工作流程,锦江区仲裁院处置集体争议452件,未引发维稳安全及群体事件。

以“防”为重,开展争议源头预防工作

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响应人社部关于开展“法治人社 志愿青春”千名仲裁员青年志愿者联系万家企业活动,锦江区仲裁院依托党团建设培育仲裁队伍先进性,将志愿者活动与劳动争议预防工作紧密结合。依托锦江区人社局“我为群众办实事,温暖人社构筑和谐锦江”为主题的“六进”和“五专题”两大系列活动,将仲裁员志愿者进企业作为活动的“重头戏”,走进企业“把脉问诊”,并提出合理的“诊疗意见”,帮助中小微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仲裁员志愿者先后多次进学校、进企业,在四川师范大学开展大学生职业起航活动,指导毕业生在劳动关系建立方面遇到的相关问题;同人力资源公司经理开展“以案释法”交流活动,指导企业合法用工;参与企业工伤预防培训,指导企业在工伤赔付待遇计算方面的相关问题。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的仲裁员志愿者服务企业活动充分利用仲裁员的专业优势做好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切实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锦江区仲裁员庭审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陈历章对成都市锦江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巴蜀史志(2020年3期)2020-09-10 13:23:50
仲裁裁决如何作出?
兵团工运(2019年10期)2019-12-13 08:28:28
紧急仲裁员制度效力问题探究
仲裁研究(2019年2期)2019-09-25 07:31:40
国际仲裁中紧急仲裁员程序研究
人夏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