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茜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浙江 杭州310018)
伴随着影像媒介技术的演进,人与影像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人类的感官活动中,感知状态体现着人与整个世界的关联,图像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类视觉的观看对象物和观看形式,且呈现视、听、触觉等多元感官趋势。在当下社会立体影像包括立体电影、立体电视、各类数字立体艺术展示图像和影像等。就生产实践而言,它的应用范围还包括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工程图学等广阔领域。在文化艺术领域,“观看方式”[1]并非简单的视觉信息接受行为,它也涉及文化观念、思维理解等内涵,有着社会文化与时代印记。随着立体影像媒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们对影像世界的感知形态由传统静观转变为互动体验,不仅感官层面的触觉与视觉间的关系呈现新变化,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也深受其影响。立体影像在虚拟程度持续升级势态中营造着“人-影像”互动融合式观影形态,将观者的观影感知由“视觉-观看”延展至“触觉-互动”层面,身体感知特性逐渐被凸显,升级着人类对于拟像的“视-触”觉①经验与观感认知。在体验型经济与消费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生存于影像世界并体验其中。当影像媒介的呈现深远影响人们的观影感知和文化体验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趋势也深受影响,这也成了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内容。
人类的感官活动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并成为不同时代理论家们频繁探讨的文化议题。视觉中心主义传统自古希腊时期起就开始受到重视,此时形成的感官等级制即是以视觉和听觉这两大距离性感官为核心,触觉被归为“低级”感官,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都曾持此见,“由感官等级制所确立的视觉中心的地位对于保证哲学思考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纯洁性是至关重要的……”[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对于感觉有着特殊偏好尽管它并无实际用途,其中视觉最引人重视,因其能使人识知事物及其差别[3]。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在诸种感官中视觉受外界刺激最少,它与触觉感官保持着距离且拥有知觉在空间中最广的延展范围,更接近于主观的纯粹直观[4]149,他还把从时间和空间来把握世界归为人的感官本能,将感官分为把握外部对象的外感官和直观自身内部状态的内感官[5]。19世纪以来,影像技术的发展催生视觉文化热潮,视觉文化研究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随后,视觉、听觉、触觉等诸感官之间的关系也重新频繁出现于文艺探讨中。
视觉中心传统由来已久,在视觉文化的未来走向相关研究中,不同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重构美学》一书中认为,在逐渐技术化的当代社会,视觉的绝对统治地位也会带来灾难与弊端,他对听觉与世界的交流以及符号关系等较为赞誉。此外,约阿希姆·恩斯特·贝伦特(Joachim Ernst Berendt)、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等学者也曾呼吁文化从视觉向听觉转化[6]209-210。在国内学界也不乏探讨,肖建华认为超越视觉文化,走向听觉文化和倾听美学是一种历史和逻辑的必然[7]。曾军认为现代听觉技术催生听觉文化现象,提出听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视听杂交”和“视听均衡”[8]。刘连杰认为触觉文化具有更强的反思能力,更不容易形成专制主义,并呼应着当代文化的身体转向[9]。李波和李伦认为视觉文化的膨胀遮蔽了人的主体性和直观可以触觉进行感知的生活世界,提出超越视觉文化和聚焦触觉文化[10]。通过前人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察知触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是在视觉文化之后,当代社会两大备受关注的感官文化趋势。在对视觉文化的反思中,听觉文化和触觉文化成了理论家们建构社会文化理想的一种方式,以弥合由技术所造成了人们思维的浅层化和思考能力的弱化等不利局面。
传统审美文化注重静观式精神体验,当代审美文化在影像媒介的奇观效应中日渐凸显着感官体验。在影像媒介的发展演进中,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诉诸观者的感官系统,从视觉到听觉、触觉等感官感觉,形成体验性观感。在影像媒介的演进历程中,对于视觉真实感、立体感、运动感的探索从未停止。从静态绘画、摄影到活动影像,从静态全景画到活动立体影像,视觉见证并参与外部世界,在“观看”行为发生的过程中,观看者与观看对象物产生联系,观看者对于对象物的读解也体现为一种“再创造”过程,在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看来,知觉每时每刻都在对世界进行着再创造[11]240。与图像的宗教起源相似的还有雕塑艺术,复刻生命并影响着早期绘画艺术的“逼真感”创作,比如通过呈现阴影和立体感让人们在观看时脑海呈现浮雕式幻象,大型建筑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的全景画,通过借助数字化影像设备,可呈现多维全景奇幻感。当下,“电影虚拟现实”(Cinematic Virtual Reality)的发展促进着虚拟影像的公众认可,并带来以受众体验和参与为中心的新型电影制作方式[12]。从平面的立体感到三维的立体感,从静止的立体感,到活动的立体感,视知觉在感官差异中体验影像世界,身体感知特性也逐渐被凸显。
影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更新演进,且技术与艺术在互动交融中,不断增添营造“真实感”的方式。在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看来,电影概念本身即等同于“完整再现真实”——完美呈现色彩、声音和立体感等元素齐全的外部真实世界的幻影[13]。从某种程度来说,“电影影像的历史是影像真实感不断完善的历史”[14]。奥利弗·格劳(Oliver Grau)曾在《虚拟艺术:从幻觉到沉浸》一书中以“沉浸”和“幻觉”为线索,追溯了虚拟艺术的美学痕迹与幻觉媒介的进化历程,并与当下的媒体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从全景画制造幻觉图像空间,到技术将图像和观众整合为一体的尝试:立体眼镜、立体电影、拓展影院等[15]。伴随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媒介不断更新着营造虚拟空间和视觉图景的方式,视觉艺术与美学思维孕育其中,也更新着人的视知觉体验,拓展着人感官的多重感知。影像的虚拟程度不断升级,带有虚拟感知特性的影像与艺术思维完美融合,观众的身体感官可感知虚拟实体,且可在虚拟空间中感觉到自己的移动,与虚拟空间相交融。可以说,影像媒介不断借助现代虚拟技术,在影像技术形态与文化艺术形态的交融探索中,不断迎合人类审美、观感升级和刺激体验等需求,融合文化想象与沉浸特性,甚至模拟人的观感、意识与认知。
影像媒介的演进史也是人们观图、观影方式的发展变迁史,并不断满足着感官的体验期待。从镜子、相机到电脑,人们历经影像再现现实、复制现实与模拟现实三个阶段,不断为视觉呈现不新的观看图景与对象。在初民社会,人们通过巫术与宗教构建和再现了与真实世界有差异的符号化虚拟世界,增强人与人以及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以合理解释现实世界诸多问题,影像将人们从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并进入到由想象所营造的虚拟影像世界中[16]。在绘画技术主导的前图像时代,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也可用于复现和表征现实,于现实生活之外,获得具有超越性的艺术感悟。伴随影像媒介的技术突破,影像呈现形式升级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也改变着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影像媒介的感官传播给予观者与影像相融合的感官体验。影像媒介的发展离不开对人视觉模拟功能的探索,立体视觉得以形成,与纵深观感感知关系密切。不论是社会生产领域还是文化艺术领域,在图像和影像的发展历程中,其诉诸视觉的“立体感知”特性一直备受重视。如“立体图”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直觉感的图,显示着物体与所处空间的实像,让人在观看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常将轴测图与透视图称为立体图或直观图,观看时需要佩戴专用眼镜(如红绿眼镜),普遍应用于工程、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艺术领域[17]。在影像“立体感知”中,视觉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包含着空间距离与纵深感的三维感知,“视差”原理推动了立体视觉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立体虚拟影像技术基于对视觉感知的探索,让人们实现着触觉感知。立体影像媒介充分利用人眼视觉机制,对现实进行模拟与重现,视觉的距离与触觉的无距离在立体电影观影中得到交融。在立体电影观感的形成过程中,“触觉”与“视觉”感知关系密切。在此过程中,触觉感知会进一步触发视觉感知以及人的综合观感。从图像到影像,从影像到拟像,从平面拟像到立体拟像,影像不断增强与观众的关联,升级着虚拟时空之旅。
立体影像的进化历程,集中体现为以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为基础的立体观影探索历程。人眼“视差”原理的发现开启立体影像探索之旅,视觉延伸装置——立体眼镜的发明得以还原真实立体感世界,全息裸眼立体影像实现不必佩戴立体眼镜的突破,多维立体电影和多维立体影院融合影像技术和环境特效技术。立体影像凸显着“触觉”感知特性,如在多维立体电影观影体验中,间接的触觉感知源自立体眼镜对立体影像的还原,直接的触觉刺激源自环境特效,“触觉”增强着观影体验感。较之平面电影,立体观影体验最大的在于立体眼镜与环境特效,从平面电影的视听感知,到三维立体电影视觉、听觉感知,再到多维立体电影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面凸显,观众的观影接受方式趋于“全感官感知”②。
20世纪20年代,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和电影艺术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M.Eisenstein)曾对立体电影的未来持正面乐观态度,他认为立体电影使画面具有三度空间的完整幻觉,并以此吸引观众,对此他也提出警醒,认为展示立体技术需要新的主题,这样的新主题能够与新技术的可能性更好地结合,且将会对于如何呈现新美学提出要求,以便将这些主题更巧妙地体现于未来令人惊叹的作品中[18]。这一前瞻性观念即使在当下,也具有重要启示,实现立体影像新技术、新主题、新美学之间的巧妙结合将会是完美且震撼。
数字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影像媒介的表达与呈现方式,在新型体验型立体影像中尤其凸显着“身体感知特性”。影像媒介的演进带来传统美学无法解释的感官体验议题,如秦勇曾指出,当代美学出现注重五官感觉的身体化审美趋势,对西方传统以视听为主的非功利美学构成重大挑战,多维立体电影的发展印证着美学身体化转型的可能[19]。在当下所处的数字新媒体时代,凸显触感经验成为影像实践中的一种常规化设计思路,对于立体影像来说,也是如此。
触觉构成人们体验外界的基础感官,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曾谈到“触觉”与“视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任何物体的外形感知离不开触觉感官和视觉感官的共同作用,触觉与视觉之间存有天然联系,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L·贝纳特(Thomas L.Bennett)曾从“肤-视”先天联系的视角出发,认为触觉与视觉之间的重要联系并非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20]。约翰·伯格(John Berger)认为触摸事物,即意味着将自身放置于与事物的联系之中[21]。最初对触觉的提倡,来自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德里克·德克霍夫(Derrick Kerckhove)在分析媒介技术新发展时的观点,因为触觉具有如下特征:对肉体特征的强调,与视觉置身局外的特征相反[24]。视觉传统由来已久,而触觉不同于视觉,它能给人带来更新奇的体验。
从人的生理性基础来看,人的身体感官对于人的视觉观图、观影体验的发生和完成起着基础性作用。美国美学家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曾在《美的感觉》中给予视觉高度评价,他将触觉、味觉和嗅觉归为非审美的低级感觉,认为虽然这类感官很发达,但无法像视觉那样促进人们更好地追求知识和提升审美认知[22]。由于“触觉”直接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极易给人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充满“触感”的立体观影经验丰富着触觉文化和体验文化形态。康德曾在谈及美感问题时多次对触觉感知进行分析:“触觉感官位于指尖及其神经突触,为的是通过接触一个固体的表面而了解它的形状”,触觉是“唯一具有直接外部知觉的感官”,正因为如此,也是最重要的、最可靠地教导人的感官,但尽管如此也是最粗糙的感官,因为我们应当通过接触来在形状上了解其表面的那种质料,必须是固体的[5]147。他肯定触觉的作用,认为触觉促进了人们形成对于物体外在形状的概念认知,并在论证感官感觉增强或减弱的原因时认为,官感会随着对比度、新鲜度、变换度、增强度而增加。较之平面影像,立体影像对于感官刺激程度更为重视,而生理性与功利性审美需求都被排斥于传统审美观之外,比如康德认定生理性快感不属于美感[23],但“触感”立体影像拓展了影像艺术的审美空间,丰富着社会影像文化与体验文化形态。
在人与立体影像的交互作用中,“视-触”觉成为一种新型感官体验形式,它以视觉为起点,体现为视觉的触觉化以及由视觉而激发的幻觉式触感。如在立体电影以及多维立体电影的观影活动中,观众的观影状态、观影环境等都有其特殊性——突出“触觉”与“身体观影”的特征,借助立体眼镜可实现活动拟像的立体观感,延展着对于拟像的“视-触”觉经验与观感认知。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特斯通(Charles Wheatstine)发现了立体视觉,即具有明显纵深感的三维视觉感知,最初立体镜能够用于观看立体照片,其后引入立体影像领域。美国学者劳拉·马科斯(Laura U.Marks)曾根据德勒兹“光学影像”(Optical Image)提出“触觉性视觉”[24],即通过视觉感知而触发的触觉感受,创造出“触觉可视性”(Haptic Visuality)的心理体验,充满“触感”的影像营造着“触感式视觉”[25]。孙绍谊在《重新定义电影:影像体感经验与电影现象学思潮》一文对观影体验以及影像与观众关系等诸多相关的电影现象学思潮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像的“体感”“触感”等趋势和数字新媒体环境,重新认知影像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转型以及新“触感影像”观念的形成[26]。“触感视觉”(Haptic Visuality)作为一种重新认识电影的研究路径,主要聚焦于观影过程中的身体感知维度和体验电影的“知觉范式”,伴随电影技术和美学演进,该视角在传统电影本体研究上有所突破[27]。影像通过给予观者充满“触觉感知”特性的视觉体验,使其在身体层面和心理层面都更容易“进入”到影像中,提升着观者的观影专注程度。
在立体影像观影经验中,影像技术与观者之间呈现出鲜明的融合趋势,社会影像媒介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主体层面的媒介融合。美国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曾于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一书最早提出“媒介融合”,即“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不同技术的融合发展之后,“人与技术的融合正逐渐降临”[28]。在影像媒介的演进历程中,触觉感知特性有所增强,人们对于观影感知感觉的强弱也与影像技术的不断升级有着重要关联。从图像到影像,从平面影像到立体影像,人的视觉观影活动的“感官感觉”得以增强,伴随观者观影经验的积累,对于观影新鲜度、变换度、增强度的诉求,将难以停息。较之观图,观影调动周身感官的程度增强,在立体拟像的观影过程中,人的感知强度进一步增强。
立体影像媒介探索能够让观众深度沉浸其中的“多感官”技术形式与叙事表达,从引导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注意力到全方位塑造观众的观影体验。国外学者凯文·E·麦克休(Kevin E.McHugh)认为,调节电影与观众视觉感知之间的距离是电影制作的核心,观众在触觉感知中将自身的感官体验与影像相融合,在感官延伸的作用下,触摸电影影像,他还提到充满触感的手势电影(Gestural Cinema)打开了新的触觉伦理(Haptic Ethics)[29]。影像技术的演进不断丰富观者“多感官”参与影像的方式,同时也从影像观感、叙事内容等多方面丰富影像表现力。
从观图到观影再到观立体拟像,触觉与视觉之间的关系逐步深入。在当下所处的后现代传媒社会,视觉中心主义遭受挑战,听、触、嗅觉等其他感官也逐渐凸显。视觉作为距离性感官,在影像媒介的进化历程中却日趋触觉化;影像媒介进化所营造的触觉感知不断颠覆传统视觉中心,视觉在影像世界中的强势地位有所弱化,由视觉触发的“触觉”呈现超越“视觉”的趋势。影像世界变得更加虚幻与不可证明,从图像到影像,再从平面影像到立体拟像,都在增加这种虚拟与不可证明性,视觉媒介所带来的“幻觉”真实感不断加深,“触觉”感官的可靠性也同样被视觉媒介技术颠覆,立体影像虽与人的触觉观感发生作用,却以虚拟触觉形式让观者获得类似“触摸”的感官沉浸体验。
伴随影像媒介技术的新发展,人们的感官经验愈加丰富,对新奇性的诉求也不断凸显,触觉感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多维立体电影观影活动中,“触感”有两种来源:一是佩戴立体眼镜的功效,人在视觉所产生的幻觉中进入虚拟的立体影像世界,产生虚拟的触感;二是伴随电影剧情的发展,在同步环境特效的物理刺激下,产生真实的触感,环境特效通过技术作用,人为地制造着“触觉”刺激。从影像媒介进化的视角,视觉媒介技术已然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而在以立体电影为代表的这类依赖穿戴设备的新型观影形式发展历程中,“视-触”觉媒介也同样会迎来进化历程,在媒介对于“视-触”感的模拟探索中,势必更进一步构建新型观影形态。
立体影像的“虚拟沉浸”体验凸显着“游戏”互动特性。从人类的游戏方式来看,它始终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在远古自然依赖时期,神话、歌舞、仪式、竞赛等是人们的闲暇娱乐方式。到了现代电子媒介时期,人们的游戏方式也逐渐电子化、媒介化和智能化。约翰·赫伊津哈(John Huizinga)将“游戏”界定为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游戏因素活跃于文化进程中[30]。“游戏”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参与感”,在立体影像的观影实践过程中,影像技术逐渐融入观者的“知觉-身体”体验之中。
影像媒介不断拓展虚拟时空,视听语言逐渐丰富,声音、色彩、各种拍摄手法、数字特效、立体影像技术等,重构着人的视觉感知以及观看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较之平面影像,立体影像探出屏幕,延伸至观众眼前,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并产生触感,如身临其境。诸如宽银幕电影、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都进一步延展着观影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观众与银幕相融合,带来全新的“触觉化”观影体验,为电影艺术的美学理念开拓着新的可能性,也为电影制作与传播、全新的观影审美体验等增添更多新的可能。观众在看电影时,不由自主地将自身完全置于影院环境或影片场景中,他不仅通过知觉去观赏电影,也在用整个身体体验电影,在立体电影观影体验活动中,观影的“身体感知”特征更为明显。
立体影像对观者的影响基于视觉,并延伸至触觉,直至情感层面。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关注“身体性”(corporeity),强调了知觉活动与身体、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在他看来,身体是知觉的导演,显现着知觉与事物相对应的幻觉,在事物与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力量,具有某种不确定性[11]19,他认为人体的知觉促成着一种让身体与外在事物相一致的幻觉显现出来,身体完成着与世界的沟通,人通过身体感知并把握世界。他将知觉视为一切行为的起点,因为“身体”是人们感知与体验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官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在立体影像观影过程中,人体感官与虚拟影像产生联系,观影体验经过视觉到达触觉,观影状态及过程充满着身体感知特性,并激发着本能的情感体验。对于电影观影体验的现象学分析必然涉及电影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尤为重要的则是描述电影观众如何感知电影世界,就像观众自己处于电影世界中一样[31]。
在多维立体影像的观影体验模式中,除观者的感官感受之外,情绪感受也成为重要的考量对象,人与影像交互方式的技术探索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观者的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与简单直观的视觉观影相比,触觉层面的互动能让观众更有效地感受到快乐、恐惧和愤怒等情绪。国外学者肖恩·雷德蒙(Sean Redmond)在追踪角色和观众之间的“身体”关联时,将电影屏幕本身定位为一个表演环境,把具体的观众定位为表演者,观众通过参与电影的表演过程完成观影行为[32]。在观看平面电影时,观众跟随故事情节了解电影主题与内容,电影对于观众的“感官刺激”主要是视觉层面的刺激,而在观看立体影像时,观众进入到“全身心体验”状态中,视觉、听觉、身体感知等均被调动,在视觉幻象体验“超真实”观影刺激制造了“视觉式”触觉,并从视觉层面的观影状态进入到“触觉”层面的观影状态之中。
观影的身体与立体影像之间产生着紧密联系,观影环境也对观影感知与情感体验起到重要作用,而观影者的个体差异使其与立体影像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立体影像将现实世界进行“立体复原”,诉诸感官极致刺激与情感效应,更新着电影叙述手法以及视觉呈现方式。如平面电影力求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营造三维立体效果,而立体电影却直接运用立体技术制造了第三维度的立体空间,给予人们更加逼真的立体空间感和立体幻觉,在立体影像中,震撼性场景画面极易调动观众的触觉化身体观影模式,仿佛置身立体影像世界中,一切触手可及。
在立体影像所营造的虚拟情境中,视觉能够感受影像世界,由于触觉能够给予人“真实”的感知,在完形心理(Gestalt Psychology)的作用下,影像的触觉观感将有助于形成趋于完整的观影感知与情感体验。立体影像的互动特性通过触觉观感而实现,从某种程度来说,触觉层面的身体观影趋势对于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及参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体不同感官之间达成着紧密配合,如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眼睛也用,但不是用来透视,而是仿佛用来触摸”[33],马赫(Ernst Mach)曾言,“空间感觉无论如何与眼睛的运动装置有联系”[34],立体眼镜作为一种延展肉眼视线的感官装置,更新着人们对于电影影像的空间感觉,观众与电影银幕中的立体“虚拟存在”发生着联系,实现颇有身体感的零距离感知和触觉化观影。在立体影像审美活动中,传统美学已转型至“身体审美”这一层面[19]。从传统视听审美,到触觉化、刺激化的游戏式“身体审美”,立体影像“触觉化”的观影带来具有身体感的生理和心理愉悦,影像媒介更新着身体化的审美状态与意识。
在影像媒介的技术演进过程中,人类不断更新着对身体的社会性文化认知,奇观文化也不断被延展。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在其《观察者的技术》一书中展示了19世纪早期人类从“暗箱”到“立体视镜”的视觉革命,各类影像技术虚构着视觉“空间”,将人类视觉重新放置在脱离肉眼观察的平面之中,脱离了“真实”世界进行着新的感知实践,任何单一影像媒介的视觉再现,都与多元感官环境以及该环境中的观察者有关[35]。与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多次提到的“立体视镜”相似,立体影像奇观与观者之间发生着紧密联系。就当下社会而言,立体影像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经由观者的身体感知实践从总体上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并在观者新的感官体验中践行着幻觉升级特性,进一步延展着社会奇观文化。
影像技术在更新影像呈现形态的同时,也丰富着大众的观看体验,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构建着新型观影形态。人们对绘画、图像等的欣赏方式都成了社会化、时代性的“观看”——某一时代独特的观看方式被称作“时代之眼”[36],同样,对于立体影像来说,观看行为往往也被赋予着文化性的、历史性的意义。“观影形态”在“电影文化研究”领域对于“与电影院相关的感知形态和文化主题”研究中常被提及,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电影院放映活动与观影形态、市民娱乐与消费文化互动、性别身份以及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等主题的研究,将电影院置于技术、美学、社会等领域的变迁中进行考究。总体而言,“观影形态”不仅包括观众与影像之间的互动(观看方式),还包括观影行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联,将影像观看方式置于社会、美学、技术、文化等变迁中,涉及观影的全部过程及状态,电影的感知经验与感知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感知形态与文化主题。
立体影像奇观诉诸观者的感官体验,而究其深层,则是感官文化、体验文化等抽象社会文化形态的鲜明体现。立体影像改变着电影的外在形态和呈现方式,也影响着电影艺术的文化体验形态和创作理念。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曾在《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一书中提道:“身体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而根本的维度,身体形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最初视角,或者说,它形成了我们与这个世界融合的模式”[37],观众用感知世界的身体去感知立体电影所呈现的立体拟像世界,形成虚拟观感与认知。德克霍夫(Derrick Kerckhove)曾揭示传播技术和电子媒介对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创造新的集体心智,在他看来,三维图像虽被认为是视觉的,其主导感官却是触觉,当人们置身于虚拟现实中时,身体与幻境产生接触并沉浸于环境中,就像游泳池里身体与水的关系[38],作为个体的人浸入技术化的智能感知中。从三维立体影像到多维立体影像,观影过程中增加了与电影场景同步的座椅特效和环境特效,观者在物理刺激下被强行带入电影中。
立体影像有着鲜明的虚拟化和触觉形态特性,带来新的感官经验,并促进着新的文化观念的形成。社会文化环境悄然变化,在视觉文化之后社会文化的未来变迁趋势中,触觉文化也备受瞩目,立体影像奇观已成为现代人较为常见的影像体验方式和娱乐生活方式。“奇观”这一提法最初源自法国文化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观社会》一书,人们生活的世界成为景观的堆聚,一切表象化,在奇观社会,影像成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中介物,或者一种生存方式[39]。其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在《媒体奇观》一书讨论“媒体奇观”现象,并提出“媒体奇观”这一概念,以形容运用夸张手法吸引观众注意的有影响力的媒介事件和文化现象,他认为整个世界的拟像化(Simulacrum)体现于媒体与影像奇观中[40]。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在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对于电影奇观现象、影像奇观与叙事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影像呈现背后的性别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41]。自此,电影奇观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电影奇观技术不断让观众从视觉体验进入到心理层面,甚至身体层面的震撼体验状态。知觉是身体感官与外部环境或事物接触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触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官能。在对影像的触觉感知中,多维立体电影更新着视觉-触觉感受。有学者认为在多维立体电影中,震动、微风、气味等视觉-触觉感知(Visualhaptic Perception)可以提高电影的趣味性、沉浸性、吸引力和可理解力,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从现有视频图像中生成触觉效果的全自动框架,以实时呈现同步的视觉-触觉刺激[42]。
立体影像从单纯的视觉奇观层面打开了从视觉到触觉、嗅觉、味觉等“立体幻象”审美更宽广的社会文化空间。图像化生存是社会现代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立体影像媒介进一步强化多重感官体验,在深化图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带来综合感官文化体验。有国外学者在对虚拟现实设备进行文化分析时,认为虚拟影像中的数字味觉和嗅觉(Digital Taste and Smell)的发展创造着新的感知体验,凸显了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设备中身体感知的文化维度的重要性[43],人们在虚拟的数字环境中锻造着自己的感官体验能力。视觉文化产生于消费社会,人眼视觉对于图像、影像甚至拟像的青睐也助长着视觉文化潮流。立体影像以其拟仿奇观特性升级着新型“视-触”觉观影体验,作为拟仿奇观的立体电影在拟仿升级的态势中,不仅为人们提供着“视觉快感”,也生产着拟真、游戏性刺激体验,创造着“身体观影”新形式。拟仿奇观的生产依赖于技术型视觉媒介,在视觉文化盛行已久的消费社会中,影像媒介如何继续向前发展都取决于人的科技想象与文化想象。在立体电影多样观影形态和观影场所中,作为呈现立体拟像奇观媒介的立体电影不断创造着新的观影可能性,在技术属性背后,也饱含着对于立体影像文化内容的探索、文化意义的实现等问题。
影像媒介演进升级着拟仿奇观效应,带来感官体验,并印证着社会奇观文化升级趋势。居伊·德波曾认为生活由景观积聚,一切都成了表征[39],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奇观”继续在消费领域拓展生存空间。从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奇观,到奇观化的虚拟影像奇观,影像媒介成为展现奇观的重要载体。立体拟像的奇观化趋势不断凸显,呈现着超越日常、超越常规的感官体验,从求新、求异到求惊险刺激的视觉表现诉求,实现着视觉文化潮流中的观影文化需求。在“超真实”和“超想象”的立体拟像中,“奇观”成为重要的想象方式。在立体影像中,电影的叙事、纪实等功能呈现弱化趋势,影像与叙事之间的互动关联有待重新探索和调整。良好的虚拟现实影像体验通常有着亲临现场的实况感、真实感、互联性以及情感反馈等特征[44],在立体虚拟现实影像的制作过程也以观众的体验为重要导向,以完美呈现具有交互叙事特性的影像。影片的叙事形态也发生着从“呈现故事”到“邀请观众参与建构故事”的根本转变,观众观影过程中以视线“获取”影像,充满自主性与探索性。
在后现代高度商品化、媒介化的影像体验中,凝聚着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思维与灵感,以及社会文化观念印迹,在消费文化热潮中,立体影像以“幻觉”升级着视觉消费主义。立体影像观影活动作为一种感性的观影需求,在不断刺激中被生产与满足,作为奇观与刺激生产场所的立体影院,满足着观影者在视觉奇观社会的视觉需求[45]。一方面,立体影像奇观化的感官刺激体验容易导致内涵缺失;另一方面,在博物馆、艺术展馆等艺术氛围浓厚的观影环境中,立体影像观影行为却被塑造得具有一定艺术性,与纯感官刺激与消费体验又有所差异。在博物馆和科技馆等立体观影场所,立体影像成为参与与认知辅助手段,观影环境氛围赋予立体影像更多文化特质,人们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获得审美认知。立体观影新形态带来影像新的体验形态与文化形态,在立体影像观影活动中,以及立体影像观影形态不断演化的进程中,肤浅化的感官刺激体验却能促进它的进一步技术开拓,以视觉为起点的观影行为迸发至触觉刺激,虚拟幻境中的虚拟危险让人在“安全”中体验刺激。
传统审美文化注重静观式精神体验,当代审美文化在影像媒介奇观中凸显感官体验。伴随着影像媒介的演进,触觉与视觉间的关系呈现新变化。立体影像媒介以视觉为起点,给观者带来凸显触觉感知的影像奇观。在当下体验型经济和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文化氛围中,立体影像媒介以其“视-触”觉新型感官体验充分满足着社会文化潮流中对于新型感官体验的猎奇心理。在影像媒介营造的立体影像虚构情境中,充满身体感知的观影经验与观者的情感体验相交织,人与影像虚拟空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于观者的知觉体验基础上,视觉从直观上感受影像画面,而多感官对立体影像进行着整体感知。总体而言,影像媒介的演进不断拓展着“全感官”感知,在构建新型观影形态的过程中,推进着拟仿奇观的升级。立体影像奇观拓展着当下人们的审美文化空间,促成感官体验与文化体验,人与影像关系的变化也印证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趋势。伴随着影像媒介技术的演进,感官经验方式与文化体验形态都呈现出新特征。影像媒介还会继续演进,未来或许还会出现新型触觉影像媒介,如何理解影像媒介在不同技术时期给感官体验和社会文化所带来的新变化,值得思考。
注释:
①本文中“视-触”觉指在影像媒介技术进化历程中,经由“视觉感知”而触发的“触觉感知”体验,它以视觉为起点,体现为视觉的触觉化以及由视觉而激发的幻觉式触感。法国学者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Deleuze)曾在其“光学影像”(Optical Image)电影理论基础上提出“触觉性视觉”。美国学者劳拉·马科斯(Laura U.Marks)进一步阐释了“触感视觉”(Haptic Visuality)。“触感影像”和“触感视觉”成为影像技术发展演进过程中较为特殊的观影方式及体验形态。
②人的五大感知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接收外部信息,使人得以对外部世界形成综合认知。在观看立体影像时,观众的全副感官被调动,对影像的“全感官感知”指集合着观众各种感官的观影感知方式。在新媒体艺术、艺术设计等领域,有意指包含人所有感官感知的“全感知”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