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扩张视阈下高校美育体系建构探析

2021-01-29 00:54李昊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美育大学生

李昊灿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时提出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概念。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1]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发展工具理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工具理性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但是其过度扩张却导致了“官僚机器”和“铁的牢笼”的问题,在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理性化的影响下,人们被专门化的知识、效率化的工具、官僚化的压迫所支配,这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人被推进了工具理性的“铁笼”中。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化、效率化、功利化成为了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这也使得工具理性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高校自然也难免受到唯工具理性的巨大冲击。“教育为了担当国富民强的重任,变成了为其服务,成其奴仆的角色,丧失其本身的独立性,无法按照自身的规律实现塑造人的本真使命”[2],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一、工具理性扩张对大学生主体性的湮灭及美育的涵育意义

成长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多元思潮冲击、网络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虽然他们更具时代感,但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物质崇拜、娱乐至上、信仰迷茫等问题。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逐渐疏离了精神世界,部分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甚至高于对精神的追求,生活受到物的高度统治,从而导致对物的狂热追求掩盖了人的主体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工具理性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并没有让大学生精神水平得到提升,反而成了追求物质的枷锁,导致其精神生活的贫乏与异化。

(一)工具理性扩张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贫乏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却失落了。在工具理性扩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经历着市场经济的诱惑、应试教育的高压、就业困境的夹击,不断高涨的工具理性成了控制人、压制人、统治人的枷锁,大学生的精神、情感、价值等非理性成分被压抑和忽视,出现了冷漠、追名逐利、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物质优裕与精神贫困共存的悖论。

“伴随着现代化运动中思想和经济的开放……技术化、商品化和娱乐化深深地渗入到审美活动之中,使审美-艺术活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以生活化、通俗化、商品化和实用化为特征的大众审美形式成为审美文化的主流。”[3]在当下,我国的文化生态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现象,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国民精神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趋势。这首先表现出积极的一方面,即大众文化以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强调了人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的个性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其消极的一面,以商品性为前提、技术性为媒介、娱乐性为中心的大众文化导致了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的降低。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种社交平台、社交软件的异军突起,当代大学生审美泛化现象愈演愈烈,其中不乏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思想从对话中退出、历史从家史中退出、精神从肉体中退出、理性从感性中退出……形而上的殷殷爱心化作形而下的自娱和快感,人的生存价值被压缩成‘活着’”[4]。在大众文化大肆盛行的当下,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了追求感官享受和消费娱乐的歧途,如果大众文化的娱乐快餐一味地以感官刺激剥夺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反思性,那么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方式将会发生深刻的改变,从而必将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而影响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工具理性扩张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工具理性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所提出的劳动异化理论就包含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之中。马克思指出,技术的提高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科技的崛起和迅猛发展对工具理性呈膨胀发展是一剂催化剂”[5],这也就使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导致了人的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言“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6]。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资本家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工人所受到奴役和压迫的程度会随之加深,这致使劳动者人性的价值被资本生产的需求所禁锢,最终使人与人性相分离。

由于工具理性强调通过手段与途径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受科学知识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压迫,不少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都聚焦于专业学习或者可以为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甚至“有些人被工具理性所主宰,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即使违反了人性、人道、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也毫无顾忌”[7]。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现代社会形成了滋长狭隘经济观的态势,追逐利益、及时享乐的社会风气迅速在高校中扩散开来,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势利、冷漠的语境中,容易忽视个体对精神价值层面的追求,其审美文化和生存状况的危机也就不言而喻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物质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有些大学生甚至奉行有用的就是真理,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以放弃一切的错误观念。因此,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使大学生出现能力片面发展、道德滑坡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物化,使其成为社会物质利益的奴役。工具理性的扩张对大学生主体性的漠视愈演愈烈,“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的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落、被挤压、被驱赶”[8]。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寻求破解工具理性统治的有效路径,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

(三)工具理性扩张视阈下高校美育涵育的意义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美的教育,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明确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礼乐教化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罗马诗人贺拉斯通过艺术与美的形式进行教育,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美育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席勒以书信的形式系统的阐述了什么是美、美育的性质、功能和意义,形成了美育理论体系。在席勒看来,美育的目标即是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整体达到和谐的人。从根本上讲,美育就是一种对人的全面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的脚步迈进新时代,高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已成为国家意志的重大关切”[9],2019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因此,通过透视和把握当代高校以及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以加强大学生人文涵养以及自由全面发展为切入点,探析在工具理性扩张影响下的教育要审时度势,重新审视以美育人的理念,努力探索高校美育建设路径成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工具理性扩张视阈下高校美育的现实困境

霍克海默认为在近代历史中,经济发展在社会各要素中被突出关注,科学技术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工具理性的扩张是强有力的催化剂,这使得工具理性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张扬。然而工具理性在为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它失衡的一面,在一些领域超出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程度。以经济领域为例,在工具理性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的改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跻身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另一方面,工具理性的扩张也使我国暴露出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社会的道德滑坡。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化、效率化、功利化成为了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工具理性的影响蔓延至社会各个层面,高校美育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也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为美育评价单一化、美育教育模式化、美育目标功利化,这为高校美育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了新的阻力。

(一)美育评价单一化,忽视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美育与德、智、体、劳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美育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在当代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中介作用”[10]。因此高校美育应以立足大学生人格塑造、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怡情,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完满人格的目的。但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一方面,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变革,在教育中变异为追求狭隘的教育目标,虽然大学生的专业日益呈现出“高、精、尖”的发展趋势,但这也使大学生片面发展,成了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在工具理性精准化、效率化的影响下,高校教学过程中又过度强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数量与精准性,或是强调注重审美教育的表层知识记忆与实践,因此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的误区”[11]。唯理性的知识教育将追求狭隘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大学生美育的标尺,这抹杀了大学生直观感受美、实践体验美的能力,抹杀了大学生的审美热情,将生动的、具有魅力的美育变成了死板、僵化的知识教育,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学生情感冷漠、精神生活贫乏以及感知能力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最终使大学生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这与高校美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教育模式化,制约大学生个性发展

当今高校审美教育中,主流教学仍以 “三中心”为模式开展,即以班级授课制开展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具理性特征:高效性、可预测、可计算和全面控制。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无疑代表着真理和权威,而受教育者则处于服从地位并自然地成为教育者所‘型塑’和‘刻画’的对象”[12],因此,模式化的教育最终只是塑造了标准化的人或是根据不同流程复制了理想中的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人起到教育、涵化、引导的作用。高校美育是一门以学生自身体验、感知、实践为核心的科目,需要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去主动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在工具理性影响下,高校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对其主体需求和诉求“漠不关心”,这种看似高效的教学模式导致受教育主体个性化发展的非理性结果。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性格、思想以及情感也都存在个别的差异,这是人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定制个性化的美育方案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与工具理性所关注的高效性显然是相悖的。正如杜威所指出“如果这些差异为了一致性的教育方式而受到压制,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心理上造成混乱和故意矫揉造作”[13],因此,美育模式化制约了教育对象个性的发展。

(三)美育目标功利化,冲击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

在工具理性扩张的作用下,“现代社会比任何时候都看重时效原则和功利原则”[14],一方面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教育过度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相信教育会带来回报,是社会人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的工具和手段”[15]。在工具理性扩张影响下,教育的目的发生了转向,教育成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将知识是否具有实际功效作为最终目的;教育不再是为了育人,而是为了培养谋利的工具。功利化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受教育对象主体能否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贡献,从而忽视了受教育对象主体作为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人格是否得到健全,这与美育塑造完满人格、提升精神境界是矛盾的。“不得不说因为在功利主义的控制下,在加分和升学等因素的引诱下,美育的真实目的与性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深深陷在寻求功利主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16]由于工具理性扩张催生了功利化取向,大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忽略了高校美育的真实价值所在,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将获取知识等同于未来谋生的手段与途径,通过知识获得物质和经济利益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工具理性扩张的影响下,高校美育的目标呈现出功利化的现象,美育其涵化育人的功能被大大削弱,从而冲击了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

高校美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升华精神境界,塑造完满人格,但随着工具理性的不断扩张,高校美育出现了评价单一化、教育模式化、目标功利化的问题,这将阻碍大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工具理性的非理性结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并积极寻求优化高校美育建设的路径。

三、工具理性扩张视阈下高校美育的建设路径

美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也不能替代的作用。高校应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优化美育建设的路径,这不仅可以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受唯工具理性冲击而产生的人格偏差问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美育回归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等方式,潜移默化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一)践行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

努斯鲍姆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她认为教育的要义是育人,其次才是授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完满的人格,不是培养为别人或为自己赚钱的会说话的工具,因此教育不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对教育的关注应从科技、经济回归到人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目标不应过度迎合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应着重考虑并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除了具备精湛的业务技能外,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道德理想。美育作为“心灵的体操”,在教育中起到综合中介的作用,其强调以美扬善、以美启真、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在高度分工和功利的现实生活中,美育不是成“器”成“材”的教育,而是一种成“人”的教育。由此,高校应树立出发点是人、目的是人的审美教育观念,以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立足点,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全方位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成就学生,让大学生在美的事物的涵育下,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二)更新教学理念,塑造个性发展

在工具理性不断扩张的影响下,社会更加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因而高校美育呈现出了教学模式化、同一化的弊端,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生个性。美育不是培养标准模式的人才或培养只具备知识技能人才的机器,而是以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鼓励大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教育。美育教学体系在我国教育中处于长期缺位状态,因而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应是高校美育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应积极改变传统的课程形式,通过引导性、体验性的美育课程,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环境熏陶、自我探索中获得真知、升华情感、提升品格。此外,“完整系统的美育应该包含美育理论教育和美育实践教育”[17],当下的高校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却存在着相脱节的情况。高校美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开设美育理论、美育鉴赏以及美育实践三个模块,通过美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大学生广泛涉猎美育理论,参与美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同时,在高校美育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质,尊重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引导大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使大学生自由地表达内心世界,自主地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以此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发展审美能力,达到增强审美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三)引领时代风尚,服务社会发展

高校美育工作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美育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开展以中国梦为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主题教育,增强美育理论的深度,拓展美育实践的广度,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个人理想相统一。通过高校美育涵化育人的特殊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补位,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抵制工具理性扩张所引发的错误思潮的精神侵蚀,逐步使大学生建立起超越物欲情趣的、高尚的审美态度,实现“物本”到“人本”、“技术的栖居”到“诗意的栖居”的转变,从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大学生在接受美育的引导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崇高远大的理想之中。“审美以及具有审美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因素”[18],通过高校美育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推动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使大学生将内化的品质付诸实践,实现认知与行为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

(四)改善校园环境,涵化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美育建设的最佳载体,其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独特的功能。校园作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建设对广大师生的审美观念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师生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导向作用。高校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硬环境主要指高校校园的总体设计,以此体现学校独特文化意涵,使大学生置身文化氛围中,主动接受美育熏陶。而软环境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校园精神、人文氛围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和反映,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活动节、欣赏人文经典等软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精神食粮。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在校师生人文涵养的集中展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大学生在环境氛围中感受美的存在,并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摄取文化的价值、体验人生的意蕴。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美育大学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美育教师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