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
父亲陈德法出生于浙江诸暨,自幼好学上进。青少年时立志实业救国,然而,当他了解到国家内受各派军阀倾轧,外遭帝国列强野蛮侵略时,遂改志从戎,于1924年毅然报考黄埔军校,入第1期步兵科,同年加入国民党,毕业后留校任教。
父亲参加了东征、北伐,历任教导团连长、学生军区队长、陆军20师团长、陆军80师团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等职。
1935年,父亲调任80师37旅旅长。翌年9月,部队调防浙江宁波负责镇海口两翼防务。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父亲奉命率37旅急速赶奔淞沪地区参加战役。在淞沪、杨行一带浴血奋战,多次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升任194师师长驻守镇海要塞。第一张照片即在那时拍摄。
当时,中国抗战所需大量武器弹药、汽车、汽油、药品等抗战物资购自国外,经由海运输入。但沿海港口大多沦陷,宁波港成为中国对外联络的最主要港口。宁波镇海自古被称为“海天雄关”,自东晋以来,历经大小战事46次,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此次日军也将之列为主要攻击目标。
/ 1938 年的陈德法。
1940年初,镇海口外日军活动日趋频繁,大小战役频频发生。据母亲讲,父亲当时告诉她,准备随时战死疆场,为国捐躯。父亲把师指挥部设在紧靠海边的最前线,把临产的母亲和家人安置在宁波城区。母亲曾任黄埔军校护士,见过世面,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1940年7月17日,可能是父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日军海军陆战队第3联队大军压境,向镇海要塞炮台猛烈轰击。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日军乘装甲汽艇偷袭登陆抢占了制高点。父亲一直在距敌最近的前线,指挥部队冒着炮火与日寇殊死拼搏,甚至现场处决了擅自后撤的军官。当天的战斗异常激烈,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双方展开白刃肉搏7次,中国军队阵地失而复得三四次。
此次战役,日军拥有战舰、飞机和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装备远远超越了中国军队。21日,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日军失败撤退,敌酋萍乡月蜀切腹自杀。父亲巡视战场,看到几百名躺在阵地上的将士尸体,沉默了很久……战后统计:毙伤日军近千人,击落日机一架;中国军队阵亡军官14名,士兵586名、重伤军官44名,重伤士兵536名。
七一七镇海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获得海防战役的胜利,也是中国整个海防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此次战役胜利后,父亲回到宁波城区,看见高高的城楼上垂下巨幅的布单,上面写着庆祝战役胜利的字样和他的名字,旁边还配有他的画像,顿时泪如雨下。
第二张照片是在镇海战役前一年(1939年)拍摄的。那时,他知道面临决战,很可能会战死沙场,于是带着全家去照相馆照了这张全家福,作为留念。照片中,有父亲、母亲、姑姑、哥哥、姐姐,还有尚在母亲腹中的我。
/ 1939 年的陈德法(右三)与家人合影。
此次战役后,父亲历任宁波城防司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议、第八战区办公厅主任、迪化(今乌鲁木齐)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等职。
1949年,国民党政府崩溃在即,共产党进军西北,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策划起义,但遭到许多将领阻挠,形势极为微妙。父亲是黄埔1期学生,又是蒋介石的乡党和嫡系,还曾经担任侍从室主任,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私人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他的去向十分关键。我不知道父亲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刻,心里在想什么。据母亲说,父亲与蒋经国直接进行了长时间的联络。之后,为避免将士继续流血,他最终决定放弃战争,从忠于“蒋校长”转而忠于这个国家,在新疆九二五和平解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父亲先后任第9军副军长、22兵团副参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兼生产办公室主任。
第三张照片就是在那个时期照的。他不再打仗,而是谋划兵团畜牧业的发展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我记忆中,他一次也没有谈起过前半生的战争,却时常谈起奶牛、绵羊、种马和种子。
父亲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生活一贯简朴,几乎家徒四壁。他喜欢收藏自己各个时期用过的各式各样的精美枪支、望远镜、战刀。收藏的东西都放在书房,不让我们碰,而他却经常一个人在书房端详很久很久……
国民党与共产党是理性的主义之争,而落实在个人身上,却是感性的生活。父亲在黄埔军校时最好的朋友宣侠父,后来成了共产党的烈士;而曾经亲密的部下,后来在台湾担任陆军司令,一度成为海峡那端的敌人……
曾经,在我脑海中,父亲的面貌一直在第一张照片和第三张照片中变换,如今已至晚年的我,脑海中却只停留在第二张照片中。这一刻的父亲,不是国民党员,也不是共产党员,他,是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