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通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发展;教学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不能是象牙塔中的“空中楼阁”,而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教育理念、课程的设计、培养模式都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量体裁衣”。[1]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要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系统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设计、教学项目更新、教学管理等环节。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和创业能力的普遍提高就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责,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目标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它要求高校在培养目标上重新定位,即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应该是知识的继承者,而应该是知识和财富的创造者。为此,高校应将创业理念、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去;将创业思想整合到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增加实践性强的教育课程和科技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品格之中。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特点制定相对合理、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1双创贯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作为,突破“园区、校区、社区”的分散现状,建成“成都创业学院”,对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对外服务社会创业青年,营造学校、师生、企业协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现“对在校学生全覆盖创业教育,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培训,共同扶持、孵化校内外创业项目,对接创业园区、社区”四位一体的功能,构建了符合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际的、具有成都创业学院品牌特色的一套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生态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极具推广价值的育人成果。
1.2专创融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是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总体方向,制定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全覆盖、提高拓展教育差异化和通识教育与拓展教育融合贯通的方针。学校建立了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全覆盖、分层次、菜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建设包含校内外导师的三组一团导师队伍(企业导师、投资人导师、高校导师和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咨询团),完善“大学生创业街”“创业学院”“创客+部落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构建“三区一平台一空间一中心” 教育模式,实施创新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创新项目孵化、创业师资培育等改革,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拓展专创融合课程模块。各分院依托分布式创新创业俱乐部和成都创业学院,开发以专业内容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课程,深化课堂教学专创融合,夯实有志向、有能力创新创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有创业基础、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学生,通过成长型企业区,采用“企业教学”模式,通过“社会+学院”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企业思维,造就企业人才。并通过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众创空间等平台,实现学生、准创业者、创业者到企业经营者的转化。
三是深化学分制改革。学校实施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双创教育推进实际情况,制定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设置认定标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创融合跨学科选课试点方案》等在成都市职业院校内具有先进性的试点方案,并受到市教育局认同。
二、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毕业生多元就业、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2]
2.1深化配套教学管理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务体系,设置相应学分,实行学分制管理。大一2学分(必修),大二、大三2学分(选修)。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根据需求跨学科选课和转专业学习。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提前或延遲毕业,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6年。积极推进“体验式学习”和“翻转式课堂”,注重教学实效。课程资料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订,改革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突出技能测试,最终成绩由平时完成任务的成绩和期末商业计划书成绩综合而成。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450万,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引导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成果转化、扶持学生企业上市融资。
2.2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学校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行业均衡、实务导向的创新创业导师库。针对大一学生的一阶教育,师资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要求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至少一项创新创业教师资格证。针对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二阶三阶教育中,师资主要由入驻企业的导师和外聘专家组成。
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China)深入合作,开展了3轮国际认证师资培训,以及开发完成并验收通过3门专创融合课程。启动斯坦福创新创业导师培训项目,遴选优秀双创师资参训,已经完成21名斯坦福国际双创师资资格评审认定。外派学校教师20人积极参加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积极培育我校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
学校在引驻企业时,要求入驻企业每年至少提供两位创业导师,并提供全年不少于40课时的创业教育。同时整合企业家导师、专业咨询公司和国内外创业名师多方资源,设立“创业师资基地”,聚集国内较成熟的SYB、KAB、CVCC、DMC、創业咨询师、创业指导师等多种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现有校内师资82人、校外师资122人,校内师资均持有“创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职业核心能力”“SYB培训教师资格”“创业基础”“KAB”等资格证书,企业师资占比超过59.8%;建有创新项目教师团队50个,校企共建项目讲师团队5个。
三、多维布局,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依托“大学生特色创业街”“创业夜市”“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社团”“素质拓展中心”等路径,立体交叉配套理论教学。实践平台持续完善。建成了“创业社团”“创客汇”“创业街”“众创空间”“项目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积极建设“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在各分院(部)建成分布式创新创业俱乐部,专项经费扶持,提供与专业结合的双创实践途径。
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创新创业俱乐部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创业苗圃2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个、市级青年创新创业实训基地1个、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等成熟平台(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定为“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是省内首家获批的高职学院。
整合教学学科平台资源,支持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学院各分院(部)都建有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分院建有“高新成职软件园”、旅游分院建有“成都旅游职教集团”、国际商贸分院建有“城中校”项目;在软件教育园区,学院建设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创新实践基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室,并延伸到花源校区、新津县相关企业分别设立博士后站,开展了众多项目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校内实训室158间、实训基地20个,校外定岗实习基地147个,实现区域共享,面向学生开放用于开展科技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孵化。
四、小结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五育平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引领带动区域、辐射影响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关晓辉.吴维仲.王建元.马志和.杨永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5.
[2]黄必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