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与效率:管窥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

2021-01-28 06:10周心宇
锦绣·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准确形象气息

周心宇

摘要:声乐老师把自己发声的感觉、训练的过程、歌唱的经验和技巧方法,通过形象、通俗、精炼、生动、准确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唱出更好听的声音。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评价、引导他们校正发声机体,熟练地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而唱好每首歌曲。

关键词:准确;形象;语言表达;气息

一、声乐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正确的唱歌方法除了靠练习以外,还需要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理论。但是解释基本原理和理论相对复杂,让人难以直接理解,所以老师在教授学生时所表达的语言要清楚、通俗易懂、准确规范。抓住学生的主要问题,再解决问题,让他们对复杂的理论了解透彻,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明白教学目的。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一)教学术语的解释要准确和规范

专业术语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语言,它有固定性的含义。但是有些声乐上的专用术语,因为字面上或者含义上相似,引起有的教师在讲解时出现偏差,造成学生在运用时发生混淆。

比如“挺胸收腹”学生很容易理解成“胸挺直,腹部收缩”,若真的挺直了胸,收了腹,说话都有点发僵,更谈不上唱歌了。如果教师能进一步的准确描述——所谓挺胸是吸气的同时,扩张胸腔与小腹,胸腔会变得舒展,不是垮的,也不是憋的。有了好的呼吸状态,才能为发声做好准备——这样学生不会产生歧义,并且可以较快进入到准备歌唱的状态。

(二)教学解释的语言要准确规范

在声乐训练中,有的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下巴放松”、“下巴不动,抬上口盖”、“想象你没有下巴”或者“让下巴努力向脖子靠近”等等,学生对此完全不能理解。他们可能会误认为:下巴向下延伸的越长,才是对的。可是下巴拉伸的幅度太大,会让颌面关节紧张僵硬,这样不仅影响咬字吐字,还会造成发声障碍。

教师所提到的“下巴放松”,意思是通过提笑肌、抬高颧骨,打开牙床,提起软腭,颌关节会自然而然地松开,下巴也就随之松下来了。这些专业术语很抽象,没有理解透彻的话,特别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详细准确的表达这些专业术语,以及它们的特征、内涵、关联作用,才能让学生准确的辨析。时代在进步,教师表达的规范用语也应该跟上。而不是以教师在学生时代用以前老师教自己的那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教自己的学生。

二、教学语言的表达要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学生先通过聆听教师的示范或从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再靠自己不断的练习,反复感觉、反复体会身体的细微差别,琢磨歌唱的技法才能唱好歌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更容易使学生打开思路,迅速找寻到正确的声音状态。

(一)运用比喻性的教学语言使教学目的更加生动具体

进行高音区共鸣练习的时候,教师一般只是对学生说“下腭放松”、“抬高软腭”,这样的专业术语是声乐理论的正确表达,让咽腔以及上面的鼻咽腔能够一同发出共鸣。“软腭到底在口腔的哪个部位?需要抬高的话,要抬到什么程度?下腭放松到底是指怎样的方式?”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明白易懂的解释。“抬高软腭”应先明白软腭在哪里。我们先用舌头抵在上门牙上,然后慢慢的往里缩,舌头会顶到一个硬的地方,这个叫做硬腭,也就是四川话说的“天堂”。这时舌头再往后缩一点,顶到一个比较软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软腭。这样解释,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运用想象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身体放松是正确呼吸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早上空气清新,小鸟在梢头清脆的鸣叫,花坛里面飘出阵阵花香,口鼻同时吸气,感到香气被慢慢吸入身体里面,让腹部慢慢扩张,保持几秒后再慢慢呼出。讲述的同时让学生一起做、体会腰腹肌肉的变化。这样的呼吸方式就会舒缓、自然。接着逐步将发声与呼吸联系在一起,就完成了整个发声训练。

三、教学语言表达的通俗易懂性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使用口语化表述

把书面用语、专业术语转换成平时生活中的交流语言,多使用口语化表述,学生更能明白老师教授的内容,从而依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身体上的调整。

如“横膈膜支撑”此类话语经常被提及,其实质是胸腔扩张,在人体内部扩大了气息的容量,使横膈膜腹压增加,腹部微微拱起,腰腹附近扩张的感受比较明显,但很多学生难以找到横膈膜支撑的感觉。如果我们转变语言的表述形式,如:“我们先来模仿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发出哭声时腹部会一直不停的扩张与收缩,因此其啼哭的声音很大,传播的距离很长,并且哭上很长时间也不会发生喉咙沙哑的情况;开怀大笑时不会出现破音、喉咙难受想咳嗽的情况,这也是横膈膜支撑的原因。所以在歌唱时横膈膜支撑作用就是如此。”教师多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变换为容易理解的表述,从而使学生迅速地明白所讲内容,让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二)专业术语的运用要通俗易懂

授课语言的讲述不仅要条理分明,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生僻、专业化的语言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变成容易理解、简单的语言。“歌唱时声音的高位置”、“運用头腔共鸣来歌唱”、“我的声音是从眉心出来”、“我的声音是从后脑勺出来”等等,这些难懂的语言或依赖自我体验的说法,会使学生莫名其妙,弄不明白教师的目的。

如“声音的高位置”初学者听起来是很迷茫,但它却是声乐歌唱中产生共鸣重要的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蚊子和小猫的叫声。这种声音音色明亮尖锐,一定要用头腔的共鸣位置才能发出来,而不是闷在嘴里的声音。通俗的语言可以把专业的术语讲解得浅显明白,也能让学生茅塞顿开。

四、声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当今国际上五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达尔克洛斯体态律动学”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在多年教学中不断地实践,认为在授课时加入肢体语言,就能够将专业的声乐术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肢体动作。学生直接从动作上了解,更加容易并更加快速的掌握声乐知识和技巧,避免走“弯路”,以得到快速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准确形象气息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