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花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展小学中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的方法不断地進行创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对提高乡镇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实效性;策略
引言:
在开展乡村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的实效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创设阅读的教学情境
开展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活动,不光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大意,教师还得创设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阅读的状态,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其实就是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可以在阅读得到时候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积极地借鉴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比较合理的教学情境。比如说,在教学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寓意。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抽象思维,很难深入地感知到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意思,所以很难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1]。为了将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上来,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游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来将情节进行再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感知到“狐狸”内心的那种“借势”状态,还有“老虎”被蒙在鼓里,以及“众动物”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的神态。通过情境再现可以让学生和文章中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对于文章内“人物”的心理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有着更深的理解,这样对于实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开展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堂并不是唯一的教场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于教学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让教学能够由课堂尝试着走向课外。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实践将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说,在教学到《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观赏校园里的鲜花,让他们观察一下校园里鲜花的各种颜色,是不是五颜六色,可以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小短文,主要是描述鲜花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你们观察的鲜花的形状和散发的气味一样吗?为什么作者在文中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同学们收到过美好的礼物吗?,通过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自然以及课文的探究欲望[2]。而且,学生在亲身体验细微观看了鲜花之后可以加深他们对鲜花的印象,进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学生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因此,在开展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在教学的时候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比如说,在教学到《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陶罐以及铁罐的图片,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看完图片之后教师可以问下学生对陶罐以及铁罐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表情教师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陶罐以及铁罐并不是很了解,也有一部分的同学知道一些[3]。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个人一组去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大多数的学生对于陶罐以及铁罐都有了相应的认知。另外,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教师在开展乡镇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实效性,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给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金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农家参谋,2019(23):285.
[2]卢小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华夏教师,2018(24):71.
[3]聂毛仔.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6(18):246.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广东 韶关 51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