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江 杨 兰
(1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550003;2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 贵阳550025)
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在喀斯特盆地上积水发育而成的独特高原湿地,于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主要保护对象为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代表的珍稀鸟类。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高原淡水湖泊,是我国西南地区迁徙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地,也是世界公认的黑颈鹤自然种群重要越冬地(张枢, 2019; 周琴慧等, 2018; 郭媛等, 2011; 陈灵芝, 1993)。黑颈鹤是我国珍稀濒危动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评定为“易危”,黑颈鹤繁殖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而到云贵高原越冬(冉景丞等,2017; 孙喜娇等, 2018)。近年来,每年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多达1 900只,约占全球黑颈鹤总数量的15%。草海保护区紧靠威宁自治县县城,高强度人为活动对草海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保护区也长期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管理压力大等问题,草海高原湿地保护和修复对维护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升草海保护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海高原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得到中央和贵州省的高度重视,先后批复了《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方案》等多个规划及方案,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治理工程项目。草海保护区建设有综合办公楼、科研楼、动物救护站、鸟类监测站、观测点等建筑设施约5 000 m2,干(支)线公路、巡护路约75 km,湿地气候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点、水质自动监测船、水文监测点多个。保护区已完成4 000 hm2退耕还湿征地补偿,建成4个入湖河口前端湿地,建成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和分散式污水处理厂19座,建成初期雨水调蓄池5个,建设黑颈鹤等珍稀鸟类觅食地和栖息地550 hm2,完成科学考察2次,开展多项科研专题研究,建成生态定位研究站1座,建成湿地候鸟高清视频监控点数10个,成立环境监测中心,按月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并发布监测报告。目前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成效,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水质呈向好趋势变化,年泥沙大幅减少,鸟类栖息地生境得到改善,越冬期黑颈鹤等珍稀鸟类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周边社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草海周边人口密集,居民生产生活污水为重要的污染源。虽已建多个污水处理厂和入湖河口前端湿地,污水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草海周边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污水收集率低,而且尚未建立全面覆盖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垃圾存积量大,对草海水环境造成污染。
草海保护区紧邻威宁自治县县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湿地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2016年底,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草海保护区存在违法建设、县城总体规划用地突破保护区红线等问题,要求整改违规占地3 333.3 hm2(卢丽华等, 2020)。虽已完成县城总体整改,县城城区规划范围与保护区已不存在重叠,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的矛盾仍存在。另外,保护区人口达7万余人,人为活动强度大等问题暂时也难以有效控制。
草海面山植被覆盖度低,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进入草海的土壤达5.29~11.09万t。多年的淤积,使草海水域已由原来的5~6 m深水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平均2 m的水位(齐建文等, 2012; 周琴慧等, 2017)。
草海保护区管委会岗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部分保护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保护区管委会下设管理站未充分利用,缺乏检查站、哨卡等管理职能,三级垂直管理体系不健全,保护管理工作有难度。
草海保护区科研工作基本依靠科研院校和相关机构,保护区虽已成立科研科,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开展较少。保护区早年建设的气象、水质和空气质量等自动监测站已不能满足当前科研监测的需求,草海保护区还没有真正实现科学管理。
3.1.1 水生植物种质资源抢救性保育抢救性收集保护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可考虑建设草海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对必要的水生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建设湿地植物园保存、扩繁、驯化和培育本土水生植物种质资源,为草海湿地修复、入湖河口前端湿地建设等提供水生植物种苗。
3.1.2 入湖污水治理加强草海入湖河口前端湿地建设,增强对泥沙及污染物拦截消纳能力。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污水经污水厂和入湖河口前端湿地处理后再进入草海。在不改变草海入湖河道自然坡度的情况下,进行河道的清淤和护坡整治,以解决河道泥沙沉积、河岸侵蚀等问题。
3.2.1 黑颈鹤等鸟类栖息地重建加强对草海周边快速扩张的芦苇等高杆植物的人工清除,并以恢复黑颈鹤的自然栖息地为目标,通过适当人工干预,种植荆三棱(Scirpus yagara)、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藨草(Scirpus triqueter)等本土水生草本植物(代亮亮等, 2020),改变栖息地优势植物种群,逐步重建为黑颈鹤等珍稀鸟类适宜的栖息地。
3.2.2 退耕地沼泽化控制及黑颈鹤等鸟类觅食地建设恢复目前保护区已完成4 000 hm2退耕还湿征地,主要用于黑颈鹤等鸟类觅食地和栖息地建设。人工觅食地建设主要种植黑颈鹤喜食作物,如土豆、玉米、胡萝卜、白菜等。自然觅食地和栖息地建设可结合湿地生态恢复、入湖河口前端湿地等实施,将退耕地重建为以本土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湖滨沼泽湿地,利于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觅食和栖息。
3.2.3 生态补偿鼓励保护区集体耕地的土地流转,优先种植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喜食作物,适当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支持产业化发展,既保障黑颈鹤等珍稀鸟类食源,又给社区群众带来收益。出台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对黑颈鹤等珍稀鸟类觅食有利的传统耕作进行生态补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3.3.1 建设生态隔离带和排水沟可考虑沿保护区巡护主干道建设生态隔离带,隔离带建设应结合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地形条件,宜采取本土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绿化种植模式。同时在巡护主干道外侧,科学修建生态排水沟,与邻近污水处理厂、入湖河道或入湖河口前端湿地连通,并设置沉砂池、网坝等,有效拦截泥沙、污水及其他污染物。
3.3.2 面山植被生态绿化提升在草海与县城接壤沿线区域进行人工造林绿化恢复,对质量较差的面山植被进行补植改造提升,包括原有乔木林地补植改造和覆盖度较低灌木林地补植改造等,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适当调整草海保护区管委会人员岗位结构,增设专业技术岗位,推进技术职称晋升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科学维修并新建管理站,划定各管理站管护面积,在出入保护区主要路口建设检查站和哨卡,配置相应办公、巡护、防火等设施设备,对保护区进行分区域管理。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开放性的科研基地,深入开展草海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社区共管等基础专题研究。结合现代电子信息工程、3S等最新技术,建设完善草海云大数据监测管理平台,建立草海高原湿地水文、环境气象和生物等全覆盖的一体化监测网络,全面提升资源监测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6.1 规范生态旅游活动合理划定生态旅游活动范围,有序发展观鸟、观光旅游等。禁止在生态敏感区开展旅游活动,严格控制进入保护区游览人数,引导游客规范有序游览。旅游与公众教育相结合,可考虑建设高原湿地博物馆、野外宣教点等,并加强其他宣教设施布设,在旅游过程中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3.6.2 原住民生态移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保护区内原住民的生态移民搬迁,尤其对距离草海生态敏感区较近原住民应加快搬迁进度,搬迁后要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对于不能搬迁的原住民,可适当进行棚户区改造,但不能新建住房和扩大建筑体量。
3.6.3 社区共管共建统一规划保护区的村寨风貌,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村庄,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引导社区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杜绝大规模养殖,规范整治小型养殖户。结合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偿雇佣社区居民充当管护员和巡护员等,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草海保护区候鸟疫病监测防御体系,建立候鸟疫情应急机制,加强越冬鸟类疫源疫病防控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提高对疫情的综合防控能力。建立黑颈鹤等越冬鸟类疫源疫病系统监测直报机制,黑颈鹤等鸟类在草海越冬期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监测报告。完善鸟类监测站、动物救护站等设施设备配置,有效开展鸟类监测、动物救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