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瑰瑰 姚 莎
《楚脉千秋》是著名学者刘玉堂先生主编的一部新作。这部作品大气磅礴,有如千里驹驰骋在广袤的时空中,纵横捭阖,潇洒自如。何以得此境界?究其缘由,乃因玉堂先生于楚文化领域深耕数十年,对其发展脉胳可谓烂熟于心,因而抽丝剥茧、层层缕缕,清晰流畅,引人入胜。
作者在《后记》中交待了该书的写作缘起。从与楚文化爱好者的交流中产生写作念头,到6年前准备“楚文化精神与湖北人性格特征”讲演时对楚文化进行提炼,再到讲座挂网并推荐入选“学习强国”教材,继而因讲座效果极好,以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作者将讲座内容著成一书,到最终书成——屈指推算此书的成型,至少经过近10年的打磨。正因为浸润了漫长的思考与积累,故而作者举重若轻、娓娓道来。读者读之似轻松自如,然实则乃因作者功夫精纯,令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之旅中,便领会到深厚的学养与智慧的启迪。
在楚地这片广袤的土壤上,玉堂先生生于斯,长于斯。他长期从事楚文化的精细研究,对楚文化有着深刻地体认,这首先体现在作者对楚文化的认识上。
在该著《导言》中,作者开篇就用下定义的方式,界定了楚文化的时间、地点、性质:时间为公元前11 世纪末到公元前3 世纪末,历经800年历史;地点是长江中游地区的诸候国;作者用“古老的、长青的、时新的”三个形容词来形容楚文化的特点———说她古老,因其发生在两三千年之前;说她长青,因她是秦汉以后的荆湘文化的源头与主干;说她时新,因为人们认识她的时间不过百年。为什么人们对楚文化认识得这么晚?这是因为,楚文化的遗存埋没了几千年之久,直到最近百年间才被陆续发现。
玉堂先生将楚文化发展分为五个时期,于此,可见作者的智慧。
其一是滥觞期。这一时期有300年左右,始于西周早期,始封楚国,止于两周之交楚国将盛。此时特点为国力贫困卑微,但即便如此,先王熊绎,筚路蓝缕,远交近攻,劳师远征,攻下湖北鄂州、黄石、大冶等地,不仅开拓了疆域,且获得了红铜这一重要的战略物资。
其二是茁长期。茁长期在春秋早期中叶到春秋晚期中叶。这一时期,楚人向东攻下随州,进而攻下百濮、群蛮、百越,同时谦虚地向任何一种先进文化学习,不仅表现在冶金术上,还表现在风俗习惯、礼法封爵、语言文字等多方面。在后来的历史中,这种不抱偏见、见贤思齐式地学习其他先进文化的态度,为楚文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其三是鼎盛时期。鼎盛时期起于楚昭王迁都于郢,迄于楚顷襄王十一年秦人白起拔郢。这一时期有200 多年历史。其间,经济昌盛,物产丰富,如丝织品、刺绣、髹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政治制度与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另外,最受世人关注的老子、庄子和屈子等文化巨人,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作品。更不用说先秦帛画、虎坐立凤木雕和编钟,它们都是先秦楚文化的典范之作。
其四是滞缓期,仅有50年,时间约从楚顷襄王传至负刍。
其五是转化期。从负刍五年,即公元前223年至秦灭楚国止,这期间经历了百余年。这一时期,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一起,转化融入汉文化。
五个分期的划分科学而严谨,这与作者宏阔的文化视野有关。从分期本身看,楚文化仅有不到千年的历史,然而,她存在于楚人血脉之中,从文明发展伊始算起,至少有3000年历史。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她将永远伴随着中华文明持续地发展下去。
作者在《后记》中说:“经过一番思考,我尝试用一种古今结合的方式来提炼和表达楚文化‘精神’,即先用楚人的话语揭示楚文化‘精神’的内涵,表明这些‘精神’源于楚文化自身,而非今人强贴的标签;再用当下流行的语汇对这些‘精神’进行解读,使之具有时代气息,也更易于为大众所理解。于是,便有了我对楚文化‘精神’的六点概括……” 毫无疑问,这六点概括,不仅完全达成了作者的预想:既能古今结合,又源于楚文化本身,还要通俗易懂且雅俗共赏。这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力,更需要开创的勇气与相当的智慧。因为,若哪一方面稍有欠缺,一则容易以偏概全,留有遗憾;二则容易落入窠臼,成为俗套;三如站位不高,则不能得其神韵。应该说,作者非常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
首先,作者从楚国开国之初仅方圆五十里地的蕞尔小邦,到后来成为地方五千里的东方第一大国的发展历程谈起,将之提炼为“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这一精神又分五个方面来论说。南北会融,指的夏商之际,芈姓季连部落,在争战之中,从中原地区逐步南迁至淮水以南、汉水上游一带。一方面,具有中原华夏文明的烙印,另一方面与江汉土著的楚蛮文化相融合。从地理位置上看,楚文化处于长江中下游,也就是南北交汇之地。接着,作者从创业维艰、开疆拓土、宣威中兴和薪尽火传四个方面展开论说,回溯楚国如何从一个没有地位和资源的小国变成一个天下强国,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的经过。既讲述历史过程,亦有人物故事,可谓点面兼具,有血有肉。
其次,作者以“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来论说楚文化的开放精神。“大象无形”出自《老子》一书。这一部分始于一则小故事,讲的是《吕氏春秋》中的“楚王失弓”。从中可以见到“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孔子乾坤之度量,老子宇宙之境界”。这个故事含义丰富。正因楚人这种开放的气度,因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夷夏,只要是优秀的文化元素,一概兼收并蓄”。楚文化的这种特质,在后来的发展之中得到了印证。如唐代慧能法师,不远千里来到黄梅东山寺,在寻求弘忍大师的指点时,一开口便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石破天惊的一语,便征服了弘忍大师。而此言本身,便有直面真理、破除偏见的开放气度。因而,慧能的南宗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中国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作者从“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四个方面,对楚文化进行概括与凝炼。创新、和谐、爱国、诚信,是中国现阶段提倡的价值观。然因前面加上了出自楚人的四字成语,读起来鲜活、凝重,进而呈现出一种别样风貌。这,便是作者文化洞见的体现。
《楚脉千秋》语言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文笔活泼、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洋溢着温度、自豪与敬意。这种文笔活泼、通俗的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如谈到“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时,言及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夫妻二人一者饮茶,一者喝奶,最后共同创制奶茶的故事时,作者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写道:
王昭君轻轻抿了一口,说:“好喝,就是有点腻。何不将它们合起来试试?”
呼韩邪连连击掌说:“好!好!”
夫妻俩于是将奶和茶掺在一起。塞北天气寒冷,便又在炉子上煮了煮。一会儿,蒙古大帐里芳香四溢。两人一喝,香而不腻,滑而不苦,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论及“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时,讲了楚人奋扬和尾生的故事、渔父舍命救伍子胥、季布轻财的故事、楚庄王醒来信守梦中之言的故事等等,读来宛如一则则“故事会”。文字虽浅,但理趣却深,令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领会到深刻的精神内涵。
楚国历史虽不到千年,但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楚文化上下纵横3000年。这3000年的历史中,自有一股精气神,回荡在人世间。
“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这一部分,引用楚人后裔之言:“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时至今日,“筚路蓝缕”一词,成了艰苦奋斗的形象写照,鼓励着无数华夏儿女奋勇拼搏,努力向上。
“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这一部分,言及公元前278年,秦人白起拔楚都郢,作者深情地写道:“在这场空间惨烈的屠城之役中,楚人有逃亡和战死的,却没有一个投敌献媚的……直到最后楚被秦亡,楚人还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壮誓言,表明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复仇意识。果不其然,秦人天下甫定,楚人便揭竿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了秦王朝短暂的生命。”正是这种元气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奋勇向上,行走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