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发达国家医护人员短缺,我国医护人员涉外交流和就业机会逐渐增多,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或课程,以培养具备“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目标。英语通常被分为EGP(通用英语)和ESP(专用英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两个目标是护理专业综合英语和涉外交际的能力。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需求为向导,建立公共英语+护理英语为主体的结构,注重涉外护理专业的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适当比例,分设通用英语、医护英语和医学学术英语。[1]。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应优化英语课程,增加ESP的比重,增设实践类和中医类英语课程[4]。
调查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他们对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2.1 ESP教学模式 ESP是指根据学习目的和需要开设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有学者认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讲解—操练—练习”方法,教师满堂灌,交流匮乏,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思维受到了抑制,提出“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的ESP教学模式,结合生活化情境创造自主学习情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1]
2.2 分级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根据学生英语成绩差异进行“分级教学”。但仅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公平性和整体有效性有待提升,不能体现因材施教。根据需求分析理论(Needs Analysis)提出基于多元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目标取向和学生成绩确定分层,通过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环节分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发现有助提高涉外护理英语教学质量[4]。
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成为可能及趋势。有学者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发现人手一台手机的背景下,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的口语教学,通过践行课前准备、课内展示、课后监督的步骤,能增加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增强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降低学习焦虑,有效提升自信心,得到更完善的课后反馈6]。基于翻转课堂缺乏情景刺激、学生易疲劳等缺点,有学者尝试将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授课的满意度[7]。
梳理近年相关研究,学者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多种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3.1 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由行动来引导教学的过程。有学者通过构词法和词汇讲解、问题导向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和操作导向教学等步骤,发现该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将词汇及表达的教学于实际应用相结合,效果较好[1]。
3.2 英文短剧表演法 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有学者认为营造一个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接触、学习并掌握运用好护理英语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于是进行了短剧表演教学实践,通过模仿临床护理工作场景,让学生在通过模拟职业岗位角色以短剧表演形式输出所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形式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英语交际能力[3]。
3.3 朋辈辅学法 有学者认为朋辈辅学法能实现差异化教学,缓解学生听说训练中的焦虑,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弥补专业辅导教师数量和精力的不足。但采用该方法对于朋辈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老师的指导和监督要求颇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5]。
课程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科学的评价手段是课程科学化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客观、全面反映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综合表现。采取课堂活动参与度及效果评比、课外活动参与度及效果评比、作业评定、学业性小测验、网上自主学习记录,同时增加通过考试和参加竞赛等加分项目,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分级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应多样化、渐进化和动态样,注重过程考核的。同时,还可以采用感性意象量表测评法来改变一边倒的评价机制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4]。
综合来看,为解决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医护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国内涉外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问题,学者们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探索。但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网络教学成为新的流行,如何结合网络教学的发展将满足全球医护人员需求缺口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仍亟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