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卫生学校 山西 太原 030000
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化学通过化学理论方法揭秘生物科学。生物化学属于生命科学,其在生命科学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生物化学发展迅速,各种新的技术和理论纷纷涌向,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同时,生物化学由于具有加强的理论性,涉及的概念和名称众多,导致其也成为一门十分难学的学科。因此,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时,学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生物化学理论,还需要了解前沿知识,进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各大高校在对各门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时,剔除了其中的一些水课,重点开始打造重点有价值的课程,以改革当前的本科教育体系。医学专业课程中,生物化学课程属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其为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基础上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实验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为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1]。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而为培养此类人才,需要进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1.教材选择。按照教学要求选择好生物化学教学教材,这是教学的基本。生物化学教材众多,但是内容和水平有所差异,对此,学院需要根据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精心选择,所选择的教材既要具有基础、完整系统的生物化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精炼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核心内容,并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内容保证丰富,具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2]。
2.理论教学。生物化学知识包括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基因这三个部分。对于专业学生来说,以往该学科教学课时通常为72h,在整合内容后课时改为64h,并增加了实验课时。根据课程性质以及学生专业特征,课程组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对其进行了删减,将基础内容进行浓缩,体现核心内容,例如静态生化部分核心为蛋白质、酶以及核酸结构、功能等、动态生化部分核心为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等,并在二者间补充了维生素、生物膜等内容,对其归纳整理,将原遗传信息部分内容去除,将其放入后续分子生物课程内容中进行讲解,形成了生物大分子的代谢相关性教学模式,突出了核心内容,明确了教学主线,将学科特点方向反映出来,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发挥了作用[3]。
1.启发教学。启发教学主要用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利用科学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发展学生能力。生物化学学科内容抽象,学生无法对其产生感性认识,且课程内容多,很多学生记忆困难,要想提高课堂质量,必须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学时,课程组需要利用讲解、演示和表演等方式,结合PPT、视频、图片、表演等将教学新型传达给学生,进而引发学生形成积极的思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3]。例如,在讲解蛋白质二级结构内容时,可以将α-螺旋结构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分析其结构特征,之后将β-折叠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分析其特征。这种启发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激发其潜能,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自主培养。生物化学学科知识点内容多,逻辑性强,尤其是代谢部分的内容更多,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额代谢相互联系、转化,构成了巨大的代谢系统,学生对其的感性认识较少。但是,课程中的维生素等知识点又比较简单,比较独立,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用案例较多,学生对其的感性认识更强[4]。在对这两部分内容展开教学时,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并独立制作PPT、讲授知识,教师可以在讨论中解答问题,弥补不足,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兴趣和合作精神。
生物化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门学科。生物化学教育与实验息息相关,实验课程在生活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此,需要注重实验改革工作,首先,整合课程实验内容,将其分为基础实验操作技术、生物大分子鉴定实验及其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分析三部分,进而形成理论和实验结合、基础和综合实验结合、静态和动态生化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建立独立的实验教学系统[5]。其次,为了提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申报SRP,进行课外课题研究等,参与研究生研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综上,生物化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其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学科,对于以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生物化学素养,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选择优秀教材、整合理论内容,实行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并注重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