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品是必须的,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危险化学品的防范措施,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也在增多,潜在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以及使用单位需要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能力,针对目前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将风险扼杀在萌芽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必要性与社会的稳定存在一定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只有掌握危险源辨识能力,才能积极解决这一问题,促进社会生产与稳定和谐发展。
(一)关于临界量问题分析。临界量确定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基础,也是能否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关键性判断因素,我国相关规定针对临界量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新标准下的临界量较为清晰,这一辨识过程危险品临界量确定具有操作性以及适用性[1]。在实践中,危险化学品种类具有多样性,在新标准中仅仅列举了85种常见危险品名称,其他危险化学品仅仅按照类别规定临界量,极易造成临界量辨识设计危险化学品缺失。除此之外,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未将生产动态过程考虑进去,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以及运输过程危险性是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氢气的生产,其工艺条件不同,在高温高压作用相比于常温常压下爆炸,危害更大。在汽油储存过程中,装卸设备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汽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危害。在系统设置较为安全的装置后,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等,出现事故的后果也并不相同。
(二)关于危险物质实际存量辨识分析。现阶段,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需要按照单元内危险品种类、数量进行叠加计算,其中辨识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会超过相应临界量,也就是重大危险源。在辨识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数量需要结合其种类数量分为不同的情况,首先其为单一种类,这种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也就是单元内危险化学品总数,在等于或者超过相应临界量情况下,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量与工艺条件以及储存介质等具有重要联系,相同的危险化学品,在常压或者是高压下,最大量确定之后,与充装系数以及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一概念中,时间界定概念并不确定,在生产、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用,这一数量会产生变化,在辨识过程中,危险品的存在量取值并不准确。在生产企业中,生产过程会有一些危险化学品的中间品,在数量不多或者是已经成为其他副产品情况下,存在量较难计算,这也导致危险化学品存在量辨识与实际存在具有一定偏离。危险化学品实际量存在动态变化,按照实际量超过临界量辨识能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在辨识结果不清晰的情况下,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政府监管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一)关于辨识物质的范围确定分析。针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仅仅局限于危险化学品,更好的确定物质是否处于危险化学品的范畴,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可以将危险化学品目录作为制定依据。
(二)关于危害类别具体分析。在危险化学品中,水溶液以及混合物的辨识处理各个国家都具有一定的规定,不同的国家其辨识的类别具有差异性,一些危险化学品在溶于水后,危害的特性也会产生相应的转变,其主要危害类别不同,其中危害的风险程度也会具有相应的差别,针对物质辨识的临界量也需要不同,实践过程中可以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水溶液安全技术说明,判定具体的危险类别,按部就班确定其临界量。依据主要危险类别确定其临界量,实际的危险化学品物质量不能按照水溶液中的纯物质量折计算。
(三)关于敏感点划分辨识单元范围分析。实施单元划分需要具备灵活性,结合具体情况,实现有效划分。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八类场所作为敏感点,结合爆炸以及毒物危险要求划分相应的辨识距离,在这一距离内设置生产装置,设施以及场所等,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这一场所也就是一单元。在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单纯设置为一个工业园区作为整体,以此进行辨识的方法并不妥当,这一单元内企业情况具有复杂性,生产、经营以及性质和规模等均存在差异,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只有一墙之隔,基于这一情况,原标准将边缘距离设置小于500米的生产装置或者场所等设置为一个单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辨识敏感点和危险源[2]。但是由于现在化工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厂区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情况的出现,最新的标准这样一来,化工装置之间相互影响就变小了,厂区内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可能变少了,级别也变低了,更接近于化工厂的实际情况。
(四)关于危险化学品累积计算分析。针对这一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不同危险下化学物的物理、化学等性质,存在多种危险化学物质前提下,其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累积作用,需要考虑不同毒物之间的接触限值,实现叠加计算。
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需要结合化学品的实际临界量、存在量以及辨识单元等,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要予以重视,根据事故后果确定物质临界量,结合物质存在的种类能量确定其实际存量,在敏感点划分后确定辨识单元的范围,不断完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范围,提高生产安全性,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