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00
休闲渔业成为重要产业是近代的事情,欧美等发达国家休闲渔业发展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文“休闲渔业”一词80年代首先出现在台湾。本文依据工作实践和有关文献资料,梳理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1.国内休闲渔业在90年代开始萌芽。原来开挖鱼塘是为了养鱼供应市场,形成发达的城郊水产养殖业,如合肥城郊的蔬菜渔业基地、肥东和肥西由世界粮农组织援建的2814项目等。池塘养殖周期是一年一季:春季或上年秋冬季放养,夏秋季捕鱼上市。1978年之后农村分田到户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极大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蓬勃发展。人们逐步富裕后,在闲暇时间向往精神生活,90年代垂钓等休闲渔业应运而生。因为时常有人结伴邀约到养殖场钓鱼,有人看到了的商机,开始投放大规格鱼种、减少放养密度,或直接购买商品鲫鱼暂养,提供垂钓服务。这是内陆休闲渔业的雏形。沿海地区因为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资源退化倒逼形成新业态,过剩的渔业劳动力在政府引导下开始从一产向三产转移,主要依托船艇在沿岸和近海岛屿开展海上垂钓、观光等服务。
2001年《全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正式提出发展“休闲渔业”,休闲渔业从自发状态到政府引领规范状况,产业结构从垂钓发展到渔业观光、渔业餐饮多种业态,呈蓬勃发展之势。据统计,安徽省2006年休闲渔业产值为3.6亿元。
2.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休闲渔业被列为国家渔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表明我国休闲渔业步入快车道。这个时期一个显著特点是,交流示范需求旺盛,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如2008年厦门市政府、中国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海洋和渔业局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2012年至2016年农业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评审工作。
3.发展成就。30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10年发展迅猛。根据2018年国家休闲渔业监测报告显示,当年休闲渔业产值为839.5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2.97倍,年均增长18.82%。休闲渔业在我国渔业转型和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
1.可持续性发展。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也是世界唯一以养为主的渔业模式。数据显示,1988年与1978年比较,池塘养鱼面积扩大近1倍。现在很多地区的池塘老化,塘埂失修坏损,池底淤泥深,按照目前机械设备和方法实施维护成本大、效果差。
从休闲渔业的产业结构看,垂钓、旅游导向型占比高,但规模性经营的主体少,打得响的品牌少,重复跟风建设多、没有特色,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长江流域开始10年禁捕,证明过度捕捞等行为已经严重破坏渔业资源。
2.生态环境问题。加工废水、城市污水进入渔业水域。休闲渔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旅游、餐饮服务业发展也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重大话题。
3.技术创新问题。1978年人民日报刊登社论《千方百计解决吃鱼问题》,当时我国渔业生产和科研主要围绕品种选育、提高产量,满足人们有鱼吃。随着水产养殖水平,从1990年开始我国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但渔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物联网渔业才开始在少数沿海城市试点运行,有关智慧农业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还不成熟。
4.相关研究起步晚。中国较早的研究论文是1991年发表的《台湾的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是复合交叉学科,涉及鱼类学、水生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等,开展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研究才能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完整准确的技术数据。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范围局限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内。
1.民众参与度高。美国发动全民参与,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推出不同的休闲渔业项目,把提高体验质量纳入发展目标。澳大利亚大约有74万垂钓者,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1/3。
2.管理手段先进、法规和制度完善。澳大利亚各州都制定《休闲渔业指南》,在网上发布垂钓地点、品种、数量和许可证办理等相关信息,开通休闲渔业规则热线。加拿大渔业与海洋局制定了《休闲渔业保护合作计划》,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的渔业监测、控制和监视计划的国家之一。
3.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日本冲绳利用琉球王朝文化遗产文化,提出"文化体验"战略,深入挖掘当地渔村文化,打造文化体验品牌。美国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海上垂钓产业规模大,游艇、钓具装备先进。
4.政府投入大,基础设施完备。加拿大渔业与海洋局每年监测、控制和执法花费约1.3亿美元,澳大利亚投资238万美元用于该国第一个人工鱼礁试验项目,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到93%。
中国有14亿人口,拥有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持续向好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追求不断提升,休闲渔业正迎来发展黄金期。按照科学规划、技术政策配套、法律保障、行业自律的思路,规范创新,推进我国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
1.正确引导、政策扶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开展休闲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加强跨区域、跨学科综合研究,加强顶层设计,为制定国家和地方休闲渔业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发展项目库,对重点项目给与资金扶持。目前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产值最高,进一步发展则意味接待能力增加,加强道路、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地审批、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技术创新。推广品种选育、繁育技术,发展综合生态种养技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加强钓具、钓饵和渔业生态资源修复等设施设备研发生产;推进智慧水产养殖,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系统,发展数字渔场;收集建立休闲渔业大数据系统,为投资、研发、生产经营、休闲观光提供参考。
3.法律保障。纵观国外休闲渔业,都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保护。垂钓涉及钓具、钓饵、钓获品种和大小,海钓使用船舶需要考虑污染和安全。为保障休闲渔业健康发展,保障生命安全,保护生态和渔业资源,制定钓具、钓饵生产标准,建立自然水域钓获物管理制度,完善渔业船舶管理等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4.规范发展。规范行业管理,完善行业协会设立条件、业务范围,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制定钓具生产经营、观光休闲餐饮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协助收集发布行业从业人员、接待规模、经营收入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