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的作用

2021-01-28 08:05:06周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成本会计管理体系管控

周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的作用为,对成本进行准确预测、分析与核算,实现资金费用的科学规划和应用,既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又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贡献力量。不过现阶段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的了解还不是十分明确,很多控制工作的落实仍存在较多不足。故而有必要加大研究分析力度,并采取合理措施,优化成本控制水平。

一、成本费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成本费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为直接费用,其二为间接费用。

(一)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主要指工程施工中创建建筑实体或工程施工中有利于完成工程建设的各类支出。直接费用主要有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用。材料费主要指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石灰、水泥和钢筋等材料以及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其他辅助材料的费用。材料费占到总成本的6成左右。人工费主要指,施工操作和施工现场制作构件的人工和现场运料及配料工人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劳动保护费用。机械费主要指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机械采购和租赁费用,其他费用为除以上费用之外,还包括工程施工中消耗的费用。

(二)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主要指企业多个项目部门在施工准备、施工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环节产生的所有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费用主要涵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费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辅助费用、影响车辆通行的费用、雨季施工中增加的费用和冬季施工中增加的费用等。此外,还包括夜间施工中的附加费用、项目部门及项目部门上级机构管理中的费用。该费用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费、行政固定资产折旧费、工具使用费和会议费及办公费。财务费用主要指的是施工企业借款需要支付的借款费用和借款利息。

二、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一)为项目成本核算提供保证

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通过会计的定量、定性分析,为施工企业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数据,并做好资料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工作,经由财务部门审核完成后,所得的结果数据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准确了解施工企业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促进项目成本管控,为企业最终发展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二)实现成本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市场机制的完善及深化改革工作的落实,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结合自身实况增强各项经济决策的可靠性、准确性,以此推动企业的稳步前行,避免风险的产生。会计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帮助,实现了资金的科学管控,且借助会计约束机制的落实,可对资金成本的使用过程予以监督和管理,确保评估及核算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及业务所需成本的预测,合理把控企业现有资金,提高投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强化材料管理

材料是推动项目施工开展的基础,在项目总成本资金中的占比较低。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把控材料价格,可优化财务管理水平,增大企业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会计可在项目初期阶段,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对所需成本资金进行预测和核算,编制科学的造价预算,参照预算内容实行材料采购清单及成本预算表的编制,从初期的采购环节开始,加强成本管控,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进而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资金损耗,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施工企业成本会计控制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

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施工企业项目建设质量、核算等多方面展开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在成本管控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不过从目前实际情况分析,很多施工企业对会计管理体系并不重视,管理制度及内容不够完善,工作要点停留在成本预算、资金核算等简要环节上,这使得企业在运营发展中,经常因缺失科学可靠的资料数据而导致经营决策出现偏差,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不仅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严重时还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开,遭遇破产的威胁。为此,施工企业有必要加大会计管理体系的重视力度,做好体系制度的完善和科学调整,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会计系统更新较慢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核算、资料收集与统计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专业的软件系统作为支持。尤其在电算化普及下,会计核算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核算逐渐转向电算化核算,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工程效率。不过很多企业在会计应用电算化后,并未对系统软件实行及时更新和优化,系统较为落后,信息数据更新速度较慢,难以准确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不利于施工企业各项决策的落实,最终降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高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与企业对人员选拔重视度不够有着直接关系。一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由于自身认知水平不高,在人员选拔上,未实行严格筛选,会计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不高,再加上岗前培训的不严谨、不规范,难以按照成本会计控制要求开展作业。另有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配过来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工作内容上也将其看成是普通的会计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这使得成本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阻碍,难以达到最终控制目标,导致企业决策及运营中存在较大风险,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施工企业成本会计控制对策

(一)建立和落实责任制,推动成本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

为实现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可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发挥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责任制的落实可对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予以科学规划,明确其在财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做好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控,对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予以及时处理,从而减少资金浪费问题。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前景,合理确定成本控制责任,将部门责任与部门的利益相结合,以此调动部门管理的积极性。再者,深化管理人员的责任认知,使其明确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后,主动参与到工作中来,做到成本的科学管控,加强施工成本与预期成本的一致性。

(二)成本预算与分解

预算和分解是成本控制中会计工作的核心要点。预算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总和的计算,是后续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依据,这对工作人员的行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分解是将总项目成本划分到各环节中去,借助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最终效益目标。施工中的成本分为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部分,计算复杂。而选择会计进行分解可以精简控制流程,控制目标变得明确,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减少,最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较好。

(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况及行业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为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做到资金的科学使用,促进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以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实力。建筑施工类企业应该不断完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从成本会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入手,添加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内容,开设企业的安全成本会计职位,以期实现成本会计管理标准的统一化和操作流程的统一化。

(四)加快会计系统更新速度

成本会计系统的更新和优化,可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处理,便于工作人员掌握更为精准的信息数据,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经营决策的合理性,降低经济损耗。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系统更新的资金投入,加快更新速度。唯有确保企业内部成本会计系统始终保持前沿的功能和效用,才能确保企业成本会计控制水平在系统不断更新的驱动下得以改善,保障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发挥出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的最大价值。

(五)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

一方面企业要制定严格的人员审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挑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控小组,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合理规划管控内容。此外,开展定期培训与考核活动,完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优化会计工作质量,增强成本控制效果,推动企业快速前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会计的重要性,就有必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及行业现状,合理规划成本会计控制内容,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优化管控水平,以此为企业决策及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会计管理体系管控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6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