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露琪 安徽省宣城市审计局
引言:在审计工作中做好“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党中央结合我国发展国情、时代发展趋势、政策与形式的变化而提出的审计重点建设工作。在“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引导下,我国政府审计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的审计监督体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更能够在新政策中加强审计工作的建设,从而推动政府审计工作体制稳步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什么叫做“四个全面”?“四个全面”在审计工作的发展中有什么意义呢?简单来说,“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新时代中社会、改革、法治、党风四个方面的战略布局,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创新、实事求是的系统思想。政府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能够全面完善审计工作的发展体制,并使政府审计工作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职责和更高的定位,是审计工作稳步运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在我国实现复兴梦的建设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在新时代下,为了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政府审计必须全面发挥监督和检查作用,实现我国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审计机关应加强我国经济安全监督工作,实事求是地找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矛盾,促进我国经济方面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预备方案,保证我国经济稳步、安全地发展。其次,审计机关应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突出审计重点,推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加强扶贫项目、污染防治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项目的审计;要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要加强绩效审计,提高审计建议能力,推动审计整改,扩大审计成效。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完善公告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
改革是我国全方位发展的重点,改革工作具有全面性、广泛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下,审计机关应注意理顺部门、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实际的数据和工作分析中,明确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重点和改革的体制,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跟上我国改革的发展步伐。要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全面完善政府审计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的改革发展。总的来说,新时代下,审计机关应从制度改革方面出发,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同时结合实际深化审计改革,与各类改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法治是我国管理和发展的重点,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审计机关也应结合我国的法律政策,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责和权力,在法律的约束中做好审计的权力监督服务。具体而言,在审计工作法律建设的进程中,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做到审计职责权限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方式法定、审计标准法定、审计保障法定。从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实现审计工作中的法律体系建设,让我国的审计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以法治为中心为审计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基本保障。
从严治党是我国党中央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和核心,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推进下,审计机关应全面跟进我国的“四个全面”党风建设政策,在审计工作中有效落实反腐廉政的党风建设,同时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党风监督机制和反腐机制,保证每一份审计工作的廉明性和规范性。总的来说,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制的推进下,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坚决抵制腐败现象和贪污现象,全面肃清审计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并增强审计工作中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置力度,让每一位审计机关人员都能够做好心中有法,心中有党风,在审计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反腐、廉政风气,全方位整风肃纪,从而使审计工作的处理更加到位,审计体制更加规范、清晰,打造审计严军。
综上所述,政府审计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基于此,审计工作必须深度结合“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提升审计监督定位、拓展审计覆盖面、跟进审计工作建设新使命,在国家政策与改革的大力推进下,通过各类新政策、新机遇实现审计工作的新突破,从而在服务社会、服务改革、服务法治、服务反腐风气的工作中,给审计工作营造新的活力,达到新时代中审计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