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雷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想要生存的根本谋略,也是企业是否能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长期的、全面的战略方针,如竞争战略、营销策略、品牌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发展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因此说企业发展战略是一盘棋,环环相扣,因此,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要有全局意识。而其中所有的环节都要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企业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有着特定的目标,它体现的是企业使命愿景,而企业使命愿景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水平。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都是依靠彼此来实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不重视。因此,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这是根本,也是关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在发展战略,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却也少不了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持。至此,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发展的关系也就明晰了。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长壮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人的关注,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企业文化成为了很多企业关注的话题。当然,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建设完善体系,更要关注企业文化的在基层员工的落实情况,让刻有企业烙印的企业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企业的决策者们则要关注如何将企业文化推广到基层,可以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文化监管等方面入手,增强基层观念,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以此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企业是体,文化是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二是加强管理,三是文化的引导支撑,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文化在其中是个基本因素,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凝聚人心,使员工有归属感;它有长效的激励作用,持续激发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它有着有效的协调作用,增强着人们的互信,促进着沟通;它有着塑造形象的作用,树立信誉,提高品牌的价值;它有着强力的约束作用,这是一种自觉的软约束、自我约束。这些作用的汇合,就会成为企业生存、进步、成功的根基和推动力。因此,只有把企业文化建设时时深入人心,使企业时刻保持良好和谐的状态,企业才能稳步健康发展。
1.构建体系。企业主管领导要自上而下地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内在规律,推动企业文化理念的深入贯彻,做好员工的榜样,带头落实。要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结构,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决策者总负责;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细致。另外,企业还要提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聘请有实力、有经验的相关从业者、专家为企业领导和员工做相关的培训。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也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其他的部门全力配合。企业务必要构建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做到全面覆盖,合理推动企业文化发展机制的运行。
2.宣传教育。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决策者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并不断完善,对员工进行引导与影响,让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为了做到这一点,要加大宣传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分别通过思想意识、行动管理、示范典型、奖励机制等方面,逐步调整,逐步完善,形成有高效、易实施的宣传教育机制。而且,要把这项工作常态化,通过新媒体等途径,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品牌,并形成文字以及规章制度上墙,可以是标语,可以是宣传栏,总之形式为内容服务,多种形式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行为准侧,体现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在员工手册里,更是根植到每个人的心里。
3.载体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载体,载体的选择尤为重要。有效的活动载体,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主动参与,一来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二来促进了企业文化的落实。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关主题,作为落实企业文化的载体,有的放矢的进行宣传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企业要关注那些突出的案例,凡是对推动企业文化发展有益的内容,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突出的人物以及相关事迹,都可以加以整理,成为企业文化很好的宣传册。企业还可以组织召开先进报告会,对优秀的案例与个人事迹进行大力的报导与宣传,强化员工意识,不断地加大企业文化的影响,整体提升企业形象。
4.保障投入。企业文化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是,它却能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保障是对企业员工的承诺,没有保障,企业文化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势在必行。要设立企业文化发展专员,并投入资金,开展相关工作。企业领导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要充分意识到对企业文化的投入,就是对企业发展的投入,而企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因此,对企业文化的保障投入,就是对企业的投入。
企业文化建设涵盖面大,内容丰富,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持续提升。因此要及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回顾与交流活动,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否遵循规律、落实具体、突出特点、扎实高效,切实做好文化工作开展状况的过程督促、现场监管等工作,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吻合。
1.内容要与时俱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要与时俱进,从内容上不断充实和创新。如:宣传栏要及时更新,视觉系统覆盖、维护的更新。
2.措施要随时改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相应的措施作保证条件。方法应合理,形式要灵活,决不能重知轻行。要在文化建设措施上做努力,如开展“质量管理月”“安全生产月”“廉政教育月”、合理化建议征集、树安全标兵等活动。
3.制度要及时完善。企业文化要“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固本于制”。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的制度、企业的管理相融合,做到内心的统一,才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这也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需要而不断做出改变,企业文化进而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强化企业员工的意识,使其更自觉地履行职责,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这才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企业需要文化,员工也需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要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符合企业文化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基础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是基层工作者的基石。基层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牢固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基础构造,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标准化和长期管理机制,同时努力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各项规则的基础,为企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稳步的智力支撑,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使企业队伍建设走上改革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