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

2021-01-28 07:59:32杨雪莲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供给电力企业成本

杨雪莲 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一、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2015年提出,主要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图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助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变。在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电力过剩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电力企业必须时刻把握市场发展动态,抓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自身性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供给侧改革意在通过行业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质量,调整企业内部产业机构,实现对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给。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市场上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力,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度,增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力度,扩大企业效能,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二、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现状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现如今,电力企业尚处于行业上升期,市场对电力需求仍处于“刚需”状态,这也对电力企业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更注重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助推电力企业稳步发展。但是,我们仍要清楚,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成本管理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其成本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只重视企业显性成本,忽视隐形成本,这对企业科学化管理来讲是不利的,也容易导致会计成本复核出现问题。同时,部分电力企业也存在只重视事后反馈,忽视事前规划和事中筹划监督,也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管理效能较为低下,使得电力企业发展受阻。

(二)成本管理方式陈旧。当前,众多电力企业主营业务单一,成本管理方式自然也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电力成本控制上,且相关成本预算缺乏精细化指标,成本管理流程不够完善,大多电力企业采取的是“定额管理”。但是,由于定额管理存在更新频率慢、更新不及时、更新方式陈旧等问题,间接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不当、资源消耗过大的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给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众多电力企业都会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预算目标,并对各项预算目标进行深度执行,确保各环节、各流程都能有序顺利进行,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获得较大成效。但是,从整个管理流程上来看仍然还是有所欠缺,成本管理不够健全,既缺乏细致化的工作总结,成本控制效益低下,又没有相应地反馈指导意见,无法发挥企业内部集聚效应。

(四)成本支出不合理。电力企业作为传统企业,自然也就更注重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加之企业成本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成本支出都集中在建设电力设施、完善区域电力网络、电力检修、电力维护等重要性环节。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相对不够,不能满足大众对电力大数据化的需求,部分电力企业也没有及时转变运营思维,对成本支出结构调整不当,使得部分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不合理,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受损,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节能增效。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需全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仅要做好各类风险管控工作,严格控制企业内部各项成本支出,对招投标、电力设施建设、电力维护等各方面、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管理,以确保电力企业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这要求电力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电力管理制度,并对电力调度、电网分配的时序进行合理配比,以实现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也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吸纳各类人才,满足电力企业数据化发展需要。要通过“外吸内培”的方式实现人才增长,既要通过外部招聘吸纳优秀高端人才和各类领军人才,壮大高层次电网人规模,也要通过内部规培方式培养内部人才,促进电网人的进一步发展,为电网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及时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创新成本管理理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增强“成本效益”意识。电力企业应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根据准则相关规定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科目,更新完善陈旧的成本管理制度,构建预算、筹划、反馈、监督全环节、全流程体系,以确保电力企业各类核算能够有序推进。同时,电力企业也应根据市场状况及时成立相应地成本管理部门,通过各部门综合研判,全面分析市场成本情况及原因,合理计算企业的目标成本并做好有效分解,及时将其分配到各部门、各运营公司、各电力保障部门,以目标价值成本为中心,不断改进电力保障设施,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确保全体用户都能用上电、用好电,以此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改善成本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实现全过程控制,对事前、事中、事后三环节都要做到合理化控制,自然也就相应地产生了作业成本、目标成本、周期成本等多类型成本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相关电力企业须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要通过ERP成本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各环节成本做到有效统计分类,并运用会计分类目录对各类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形成全面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同时,这对电力企业人员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财务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会计技能,也要求监督审计人员须保持独立性、公正性,确保成本会计核算准确、有效。

猜你喜欢
供给电力企业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5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7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