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滦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帮助企业迅速发展。但每个企业因各种因素不同,总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会有所不同。无论何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统一的,就是利用有效管理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效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激励体系完善的情况下,激励机制完全可以满足这种目的。因此,人事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激励的措施和内容,借此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
激励机制只有长久的处于高弹性和灵活性的状态时,才能不断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大多数企业都能将激励机制作为基础管理制度,但实际应用中永远存在薄弱点,难以满足员工真正的内心所需,导致激励的效果也不完美。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摆在首位,却忽略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导致其管理工作毫无优势。在这种环境中,员工得不到想要的发展效果,工作积极度会大大降低,认为只要处理好日常工作即可,既对公司无归属感,又不打算升值自己,企业的发展精神不能凝聚到一起,让企业失去发展动力和人才储备优势,最终溃不成军[1]。这样的企业,大多都是有心建立激励机制,却不能掌握核心内涵,认为只需要一些物质奖励,就算完成激励了。对于那些在多方面都有追求的员工来说,物质激励远不如精神激励来的有效果,他们的生活和情绪都需要被关心,但因为做不到,所以很多员工对公司毫无归属感。激励的内容必须要考虑到不同人不同的特点,兼容多元与个性,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同等的激励必然会令人心生不满,消极工作会让员工的潜能永远不会被发现,企业也不能留住优质人才。
产生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多是企业仍停留在传统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在管理中多看重经济效益,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的策略意识。在筛选员工的时候,只看中学历和工龄,毫无动态管理的优势。企业内部的管理执行无法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不懂得突出员工的重要地位,导致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很多企业,为了操作方便,不论职位一律设置同样的奖励手段,令追求不同的员工工作起来没有丝毫动力,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份不感兴趣的奖励去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的双重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激励优势。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作为激励的参考,只有考核的内容公平合理,员工才能将激励与考核的内容相结合,通过努力工作提高绩效成绩,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激励。若绩效考核的内容不合理,员工无法完成任务指标,也会丧失对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恶性循环。若绩效考核的过程不够透明和公开,员工难以接受结果的真实性,也不会积极工作,这些缺点会让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完全变成形式,毫无意义。
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也与企业的发展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在实际市场环境中,大多数企业虽然有完善考核体系的意识,但在执行中并没有很好的反馈和评价,这种情况的发生会让考核评价系统难以发现真正的问题而得到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人有时为了个人利益,选择不透明的考核方式,令考核体系变成徇私舞弊的掩盖所,其所考核的结果自然不能为员工接受。不被员工接收的考核结果和激励手段是不能服众的,最终导致考核体系流于形式的结果,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激励机制的第一要义,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个人,奖惩分明,所作的激励措施要严格按照公平来展开。员工虽然看重薪级水平,但很多人更看重价值,这份工作的价值,自己付出的价值以及他人付出的价值,所以这里的公平是需要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相互比较得来的结果[2]。有效评估不同部门的职能,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范围,了解不同工作性质员工的真实需求,确保岗位之间价值的公平。
将精细化工作理念渗透进岗位评价中,让评价的内容不断细化。将关键岗位人员作为重点激励者,优化配置不同层次员工的工资结构。对同一岗位员工的评价必须要全面,要有科学合理的依据,让评价过程变得民主且透明。制定特殊激励措施来留住内部技术人员,将研发的利润与技术岗的收益挂钩,可以有效防止流失技术人员。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要同时存在,并将精神奖励深入到员工的工作中。管理层要重视精神奖励,将它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让企业文化感染员工的日常工作,增加员工归属感,使员工的精神凝聚在一起变成企业的精神力量。为员工构建有竞争但不为难的轻松氛围,确保员工感受并理解这种氛围,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企业认同感和创新精神[3]。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员工互动时,要多了解员工的期望激励是什么,实事求是的设置员工所需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因为激励产生的价值远超日常工作内容。
结束语:激励机制的良好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发展速度,这对处于激烈市场环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巨大优势。企业若想拥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培养忠能力出众的员工,尊重他们的才华和尊严,维护员工的利益,才是长久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