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丽 河南省沈丘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国家与个人都非常关注的一项问题内容,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问题,而该问题的本质在于计算机软硬件与用户协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先天性的安全缺陷与防御不足,如果上述缺陷和不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改和纠正,则势必会对计算机技术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产生严重威胁,并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针对计算机技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进行阐述总结,同时对其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协议漏洞指的是依照网络TCP/IP协议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划分原因而产生的漏洞,也即计算机系统由于TCP/IP协议本身存在瑕疵并由此产生了漏洞。其中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用于接收、传输信息的通道,但通道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情况下信息在接受、传输的过程中,是不可能由信息本身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漏洞的。例如TCP/IP协议无法对IP的正确来源进行追溯、判断、跟踪,由此就会导致相应的漏洞。此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由于其共享性和互联性的特点,计算机系统的端口必须保持开放性,也是导致计算机协议漏洞经常发生的原因。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系统漏洞指的是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漏洞。当前计算机系统经过研发已经出现了Windows、Linux等不同操作系统,上述操作系统在投入市场之前也必然经历过相应的检验和分析,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安全漏洞。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设置秘钥以完成对电脑磁盘的加密,然而这项操作即会出现Cryptsetup漏洞,表现形式为用户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如果多次输入错误密码,系统操作就会制造权限并阻碍用户的后续操作,他人也可以借助该漏洞实现对当前电脑的远程操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软件漏洞指的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网络软件本身存在问题,继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洞的现象。网络软件是支持计算机网络活动、信息通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无论何种类型的网络软件其在投入市场使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只有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才能及时弥补已经发现的软件漏洞。但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那么软件漏洞就很有可能被他人利用并影响用户的计算机使用安全。
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防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类型,其能够有效对计算机病毒提供相应的隔离和防护功能。结合当前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发展和应用情况来看,防火墙技术已经形成了容纳防控技术、过滤技术、代理技术三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内容,其中防控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外界对当前计算机的非法访问,过滤技术则能对不够安全的访问进行有效过滤,代理技术则能够对当前计算机联通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有效控制外界的访问,对当前计算机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以避免信息泄露和丢失的问题。
基于计算机病毒强大的破坏性和传播性,杀毒软件应运而生。杀毒软件是在计算机病毒绕过防火墙并对网络系统造成损害后,通过专门的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灭杀,对检测当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修复当前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杀毒软件包括360杀毒软件、金山毒霸等。
身份认证技术是一种以用户访问权限设置、用户身份核查为基础的技术类型,其能够通过明确用户当前身份信息来合适用户的访问身份,避免非法用户访问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且身份认证技术与秘钥技术、登录口令等进行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当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由此产生更加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
数份备份技术对计算机安全漏洞具有非常良好的防范效果,其能够有效避免系统漏洞被他人利用并由此导致计算机信息数据出现泄漏、丢失、损坏等问题。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备份技术还原之前基于漏洞而泄漏、丢失和损坏的原有数据。数据备份技术多和数据加密技术进行综合使用,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数据备份技术保障数据信息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有效复原。
漏洞扫描技术即针对当前计算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全盘细致扫描的技术类型,其能够有效检测出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同时与漏洞修复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修复当前计算机安全漏洞,对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积极作用。例如用户在计算机主机端口使用漏洞扫描技术,确定当前端口位置存在安全漏洞隐患,即可对其进行漏洞修复。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存在对计算机系统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是导致计算机系统信息数据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用户在计算机系统使用过程中务必要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备份和加密技术、漏洞扫描技术以及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盘扫描和漏洞修复,消灭计算机病毒并以此确保当前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