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腾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我国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孕育出了无比灿烂的独特文化。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记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积累的产物,但是这些遥远的民间艺术大多却以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正因为这种薄弱的传播方式和当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民间文化难以生存甚至流失的现状。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塑造出花纹的民间艺术,表现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中国剪纸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经历了西周时期的起步、汉朝的发展、唐朝的繁荣、宋朝的平民化以及明清时期的高峰。民间剪纸的历史悠久,在《史记》中就有“剪桐封弟”的故事,最初因为剪纸艺术的制作简单、华丽美观,所以从权势贵族到民间百姓都十分喜爱。随着唐朝的繁荣阶段和宋朝剪纸艺人的涌现,才在明清时期诞生了中国古代剪纸艺术的高峰,剪纸艺术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灯上、门上、窗上、墙上。中国剪纸虽然分为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流派,如蔚县剪纸、广灵剪纸、山东剪纸等,但到了近代,随着南北方文化差异的产生,又大致分为南方剪纸、北方剪纸两种风格。北方剪纸粗狂且追求神韵,南方剪纸细腻又讲究细节。
当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经历了一千四百年左右的发展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开始研究如何使静止的剪纸图案拥有“灵魂”,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之后终于找到了能够巧妙地结合剪纸的表演形式:皮影戏(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是用驴皮、牛皮或羊皮进行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制成的“影人”在皮影艺人的操控下,靠灯光映射在布幕上,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而后来在吸取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皮影戏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种——剪纸动画。
中国近代的电影主要生产地点在上海,因此上海汇聚了大量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着雄厚的物质实力。1957年4月1日,中国第一座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宣告正式成立。可在美影厂还未成立的50年代初期之前,那时中国动画技术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当时中国电影十分推崇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制作方式,所以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在各个方面都吸取和学习了前苏联的做法。但随着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探喜剧风格之门”的口号后,中国动画的前辈们纷纷响应号召,跳出苏联动画风格的束缚,相继制作出《骄傲的将军》《神笔》《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大闹天宫》《牧笛》等充满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的精品动画影片,并在国际上不断获奖,中国动画走向了世界并深受喜爱,自此有了“中国学派”的美誉。
在美影厂成立初期所制作的一系列影片中,诞生出了一个新片种,《猪八戒吃西瓜》便是中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当时,58年的捷克动画《好兵帅克》给国内正在追求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工作者带来了启发,于是由万古蟾带领美影厂的工作人员经过反复的制作与试验创作出了这部细腻、动作流畅的剪纸动画片,不仅片中的人物造型采用了传统剪纸艺术的手法,在色彩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学派”剪纸动画的探索期由此开始。
60年代后,随着“中国学派”叫响国际动画界,美影厂又接连创作出了多部优秀的剪纸动画,《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鹬蚌相争》《红军桥》等。中国的剪纸动画也随着中国动画的名声大噪而走向世界,此时无限风光中国剪纸动画正经历着她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然而当时沉醉于创作的艺术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十年文革”给剪纸动画甚至是中国动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批艺术家和动画作品被扣上了帽子,美影厂的影片产量近乎停滞,中国美术电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剪纸动画也自然而然进入了停滞时期。
70年代末,剪纸动画的黑暗时期结束后,“百花齐放”的时代即将开始。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在题材、技术和形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也普遍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唤醒了艺术家和观众们的思想。剪纸动画《狐狸打猎人》《猴子捞月》《南郭先生》《火童》等相继诞生,中国剪纸动画迎来的第二个春天。
“中国学派”剪纸动画从诞生起就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种类美术片的艺术特征,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运用的材料也种类繁多,整体风格不仅保留了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还吸收借鉴了戏曲、水墨画、皮影戏、年画等艺术元素,并进行了再次加工创作。选题主要从神话、成语、传说等方面选择;人物形象也如题材一样丰富,从神仙妖怪到地主农民,甚至是猪鸟猴蛇;色彩的运用也具有多样性,采用了大量戏剧和年画中的鲜艳的纯色,如青赤黄白黑。从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到剪纸艺术与水墨画结合的《鹬蚌相争》,再到劫后重生的《狐狸打猎人》等影片,每一部都遵循着“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不仅获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可,更是得到了国外观众们的喜爱。
如今的我们正走在21世纪的前半段路程,这是一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学力量无比发达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世界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审美与精神追求,数字技术也因此不断地创新演变。伴随着科技的跨步,动画技术也没有落后。动画制作软件不断多样化,不仅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也推动数字动画的进步。
二维动画与数字软件的融合日益加深,三维动画、CG动画、MG动画等新兴动画不断出现。传统的二维动画,也不再仅限于手绘制作,更多的是利用数字软件技术进行模拟创造加工,不仅改变了二维动画的生产方式,也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数字时代下的新兴动画,不论是便捷美观的Flash动画,还是视觉效果极强的CG动画更是为观众们带来了全方位的全新享受。
当今数字时代下,科技发达,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精神追求的欲望达到顶峰,依托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动画行业,必将会走向新的层次。
我们说改革开放给国内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产业结构得到极大改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执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更是使中国同其他国家在文化与经济上有了积极交流合作。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美、日动画涌入中国动画市场,抢占院线资源,如1939年中国引进的第一部迪士尼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引进的第一部日本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而且优秀的动画工作人员也纷纷逃进利润丰厚的外资企业,这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国内的动画行业,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观众的审美取向。充满中国民族特色的剪纸动画,面对着极度商业化、引领世界潮流的美国动画与充满想像力的日本动画,成本高、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致命弱点一下子显现了出来。
在过去,剪纸动画工作人员在设计人物、场景、道具时受到了非常多的限制。由于剪纸动画是吸取了皮影戏艺术而演变而来的,所以其固有的平面化性质,对于人物运动和设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我们在屏幕中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与形象是将几十个经过雕刻和绘制后的纸模运用铜丝在关节处粘合连接起来的。不仅制作出来的道具难以保存、十分脆弱,而且如果在一个环节出错都要从头再来,这种费时费力的前期工作是剪纸动画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剪纸动画的制作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期的拍摄工作,传统剪纸动画运用的拍摄方式是逐帧拍摄。在拍摄时,需要将制作好的纸偶与场景分层放置在摄影台上,再由拍摄人员手动地调整复杂的纸偶来一帧帧拍摄。移动的过程中要十分的耐心、精准,既要保证不磨损到脆弱的纸偶,又要按照复杂的运动规律调整,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则要整个镜头全部重新拍摄。通常影片为了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需要将镜头中设计出前景、中景和远景,而剪纸动画本身就复杂的拍摄方式在拍摄具有丰富元素的镜头时更是难上加难。正是如此复杂的拍摄方式,使剪纸动画的制作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便难以保证效率。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动画影片是由政府负责包办制作经费与影片发行、放映。所以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完全不用担心影片的商业问题,一心追求影片的艺术性,才造就了“中国学派”的奇观。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往不愁制作、播放的优越条件突然消失。中国动画产业却因为不能适应政策改革,没有形成通过播映、版权、衍生品来获取利润进行再投入的完整产业链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结合了传统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的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面对数字时代的科技浪潮时热度不断地衰退。三维动画、CG动画等由国外产生的新兴动画一步步地占领着国内动画市场,而萎靡的中国动画更不要说走出国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坚守住中国剪纸动画这片领地,而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与时俱进,保留本心的基础上,勇敢抛弃过时的部分,大胆拥抱数字技术,改变效率低下的制作方式。只有跟上时代审美的作品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传统剪纸动画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