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晟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西葫芦反季节种植,在技术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尤其在大棚种植中对于种植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如对温度的调控、水肥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与精力,同时只要大棚蔬菜技术掌握得好,在合适的时间上市,整体效益会很不错的。如果管理技术跟不上,会导致产量低、品质差。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大棚西葫芦种植呢?又该如何做到高产优质呢?
对于冬季大棚种植西葫芦在品种选择上一定要得当,否则就很难种植出高产、优质的西葫芦。冬季大棚西葫芦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低温、弱光时期,在品种上必须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分枝少、根瓜节位好、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又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并要求瓜条在低温条件下能较快生长。一般选择品种要求:植株生长势较强、丰产、早熟、坐果率高、耐高温、抗白粉病。
西葫芦一般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要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田块。由于西葫芦不耐涝,要选择排水良好、不容易造成积水的田块。同时要想获得西葫芦高产以及病虫害发生减轻,种植户要注意地的选择和换茬,一般一块地连续种西葫芦不要超过2年。
西葫芦大棚冬季种植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培育壮苗。西葫芦适龄壮苗的标准为日苗龄30 d 左右,具有3 ~4 片真叶,株高10 cm 左右,茎粗在0.5 cm,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相等,叶色浓绿,子叶完好,根系发达。那么在培育壮苗育苗的时间上一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希望西葫芦什么时候上市来选择育苗时间,一般西葫芦冬季大棚种植在9月底至12月底都可以进行育苗。
种子在包装时或者采收时可能本身会携带病菌,在种前首先用50 ~60℃的温开水烫种消毒8 ~10 min,时间不能太长,种子入水后要不断搅拌以防烫伤。直至30℃左右,静置浸泡5 ~6 h,洗去种子覆膜捞起沥干。烫种消毒完成后要把种子放到透气的湿纱布中放在25 ~30 ℃的大棚内或者温箱内进行催芽,此时种植户要注意在这期间每隔12 h左右,对种子进行温水搓洗和翻动,避免种子脱水或者挤压霉烂,之后倒出种子摊开晾一会儿,待种子表面不湿后再继续催芽。在温度适宜后,经30 ~40 h后种子便可发芽,这个时候可以用萎锈灵福美双、咯菌腈之类的药剂拌种防治苗期病害并且促进培育壮苗,大概48 h后基本可出齐芽。这个时候就不要用种衣剂拌种了,避免伤到胚芽。
种植户在育苗时对种子处理完后应对育苗使用的营养土进行配制,应选择田间土壤作为苗床土,不选择种植过茄类蔬菜的土,种植户要确保苗床土疏松透气、没有农药残留、无病菌。营养土的配制要确保给种芽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情况按照一个立方来算:苗床土7 ~8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4 ~5 份+0.5 ~1 kg 磷肥+0.1 kg 70%的代森锰锌+10 ~15 kg 青灰(草木灰)+0.1 kg 辛硫磷或者毒死蜱颗粒剂,把这些全部翻均匀后堆闷5 ~7 d 后使用。
育苗可以选择撒播种子,也可以选择营养钵育种,从种植实践中来看营养钵的成活率和壮苗以及移栽后的成活率比较高。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前要把营养钵一次浇透水,每个营养钵内放1 ~2粒发芽的种子,切记胚芽根不能放偏或者往下,一定直立放置,然后盖上2 ~3 cm 的细土,放在大棚里或者小拱棚里育苗,温度白天以22 ~25℃为宜,夜间10 ~15℃为宜。苗期管理以增温控湿为主,浇水最好采用喷壶,浇水时间选在晴天上午,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此时应注意病虫害防治:0.2%磷酸二氢钾+1%葡萄糖进行叶面喷施,增强苗的抗寒抗病能力,确保培育壮苗。
西葫芦秧苗3 叶1 心或4 片叶刚展开时,苗龄在30 d 左右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前10 ~15 d 扣棚,扣棚7 d 后浇水造墒,浇水3 d 后通风散湿。定植前3 ~5 d 深翻土地、整平地面,并进行施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 ~5 500 kg、复合肥80 ~100 kg 作为基肥,加入含有钙、硼等一些中微量元素的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西葫芦是喜肥耐肥作物,加之大棚西葫芦生长需肥量较大,避免生长中出现脱肥现象。因此应增施肥料,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这样把底肥施足以后一般冬天不需要再增施肥料。
定植应在晴天午后光弱时开浅沟定植。定植一般选择上午温度在10 ~15℃时实施,在定植后对土壤进行浇水,浇水要浇足浇透,但不要浇大水,定植时候要注意合理密植,根据种植模式和种植的品种定植,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一般畦宽100 cm、畦高20 cm、沟宽25 ~30 cm。盖膜前应再次将畦面整平,冬季气温低,要采用二棚三膜覆盖,在膜上定植部位开口,把西葫芦苗引出膜外,再把地膜两侧压少量土固定。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每天适时透光降温,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 ~25℃为宜,夜间保持在18 ~20℃,晴天超过30℃就要防风降温。一般西葫芦定植小型品种按株距40 cm×40 cm双行定植,1 800株/667 m2左右;大型品种按株距50 cm×50 cm 双行定植,1 600 株/667 m2左右。
冬季大棚西葫芦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灰霉、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冬季大棚种植西葫芦时,不但要调节温度、湿度、补充肥水、提高植株抗性,还要结合化学防治西葫芦的病虫害,同时还可以结合叶面肥的喷施延长采瓜期。由于冬天和早春温度比较低,要结合人工授粉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般在上午9时前,摘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或用防落素、坐果灵等植物激素,按使用说明操作。
西葫芦霜霉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开始产生水渍状的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上长有紫黑色霉斑。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最后全叶枯黄萎缩。
防治方法:可采用72.2%普力克水剂800 ~1 000 倍液,或58%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结合生物刺激素来增强植株抗性,一般每隔7~10 d 喷一次。为降低湿度可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200~250 g/667 m2,放在室内闭棚熏一夜,早晨通风,隔7 d一次。
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叶、茎等,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向幼瓜扩展造成烂瓜。病瓜表面着生灰色霉层。烂瓜或烂花,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面发病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的灰霉,烂花或烂瓜附着茎上,引起茎部发病,严重时茎蔓折断,造成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或用50%扑海因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露娜森,隔7 d一次。
在西葫芦种植中白粉病发生比较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或叶面形成椭圆形星状小白点,后向四面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董时布满整个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一些三唑类药剂防治。
斑潜蝇以幼虫在叶片上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蛇状通道,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其世代重叠较难防治。
防治方法:用1.8%艾福丁乳油3 000倍液,或用20%斑潜净24 g/667 m2+水45 kg喷雾防治,每7 d一次,连续喷3~4次。
蚜虫、粉虱繁殖速度快,群体大,除刺吸叶片汁液传播病毒外,分泌蜜露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陶氏益农50%氟啶虫胺腈或者80%烯啶虫胺·吡蚜酮,如果蓟马发生比较严重可以选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复配的药剂进行防治。
西葫芦一般以食用嫩瓜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进行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瓜、留大瓜,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瓜。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瓜、早采瓜。采摘时不要损伤主蔓,瓜柄尽量留在主蔓上。
西葫芦生长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早揭晚放草帘,每隔3~5 d 擦拭无滴大棚膜,清除膜上的草屑、尘土,棚内后墙悬挂反光膜,增加棚内光照强度;若遇到连续阴雨、雪天气,可喷施光膜肥,可帮作物吸收阳光。
肥水管理,当第一条瓜长到10 cm 时,可浇第二次水。以后西葫芦将逐步进入结果盛期,在大棚的管理上要根据天气和植株发育情况进行施肥、浇水。
吊蔓架蔓,在每一垄西葫芦的上方1.8 m 处南北向拉一条细钢丝,每株西葫芦拴一根吊绳,上部栓在细钢丝上,下部栓西葫芦的吊绳一定要系成活结,这样植株坐瓜以后不至于向一边倾斜歪倒。在幼瓜期和膨大期喷施壮瓜蒂灵,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和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吊蔓时每株留一头,其余腋芽及早抹去。同时,要经常打掉底部已失去功能且枯黄的老叶,减少营养消耗。西葫芦在生长过程中,易生许多卷须,为减少营养消耗,也应将卷须及早抹掉。
西葫芦坐瓜后,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果实的膨大需吸收大量的营养,争夺植株生长所需营养,为确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此时需进行冲肥。但冲肥不能盲目,首先要根据土壤肥力而定,简单理解应根据种植户底肥使用情况的不同而进行冲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因化学肥料使用较少,可以适当冲施速效化肥,以免影响果实生长。
2)可以适当加大首次冲肥的量,并且要配以适量肥效较长的复合肥。一般可选每667 m2冲施高钾复合肥10~15 kg+有机肥30~40 kg。
3)可以适当缩短冲施周期,多冲一遍肥,这样就不会出现西葫芦早衰棵弱的现象。
4)所选冲施肥可选氨基酸的、腐殖酸的、黄腐殖酸的,但要选低氮高钾型,且不含激素的,以防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