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200)
审美人类学包含了哲学和美学两个方面,马克思审美人类学便是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种人类学的融合,它并非单纯的审美或者哲学层面,而是审美与政治两个领域的重叠。新时期下,人文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提高艺术审美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高校就必须以马克思审美人类学视域对艺术审美教育重新进行审视。
马克思的艺术审美是基于社会实践性,结合人之生存方式和人之自由自觉所产生的审美观点,在马克思人类学中,审美实践活动必须基于生产实践活动开展,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便是实践人类学,审美实践即是生产实践。基于马克思人类学可见,尽管审美是一种感性追求,但这种追求也必须是现实的,可实践的,在马克思的人类学中,工艺和审美都是因为自然欲求而衍生,人类只有在建立起实用物质生产模式后才能通过异化劳动生产而创造出符合社会人文背景的美学元素。胡亚敏教授通过对《历史学笔记》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马克思的人类学从早期到晚期一直秉承唯物史观这一基础,对于经济、社会已经诸多层面的建设发展都是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展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感觉理论和感觉理论所代表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审美是一种人类为了实现自身本质而进行的活动形式,人类之所以进行审美行为,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生活能动,而为了反映生活能动,人类就需要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审美[1]。从马克思的人类学及感觉理论可以发现,审美的本质是人和自然交互的过程,这一种依靠两个因素不断作用而创造出的结果,审美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或者主观性,不会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而被决定或者被改变,如《手稿》所提:“共产主义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完成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这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释。”
所以,艺术是诞生于社会与物质的作用,审美是来自于人类和自然的交互,艺术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个辩证性的存在,“美”来自社会现实,是社会的本质,人文元素的积累以及人与世界的能动作用而产生的艺术元素。马克思指出,审美学的作用和存在意义是在于帮助人类解释作为存在体,其表现或者引发的事实,和随之产生的价值问题。马克思的美学观念中,美学的本体来自人的释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审美追求是一个闭合的循环,它存在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对社会经验和社会价值的吸收与积累,不断深化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马克思人类学的目标在于探求人作为世界中现实存在的部分所具有的价值意义,马克思的审美观是一种理论逻辑下的艺术鉴赏,审美的本质就是文化的本质,也是人类学的本质,审美的价值构建应当包括品德、人格、文化意识、文化形态和理性元素,教育对象需要在接受艺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理解美学语境,了解多元化思想,这样才能从美学学习中得到帮助。
审美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是人们立足于品鉴和反映现实能动的角度对客观事件以及现象等进行评价。艺术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的锻炼,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锻炼,高校在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时需引导学生对生活之中的真善美进行分辨,并将美术之中的政治思想以及伦理道德体现出来。美术教育除了能够对学生审美感受以及表现能力予以培养之外,还能够对学生心灵进行净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的提高,并完善学生精神品格,让学生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2]。
马克思人类学将审美本质和人类学本质等同,认为审美来自生活,生活能动即是审美的存在价值,所以艺术审美教育应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结合性,高校应当开发以日常为基础的审美教育模式,在日常之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经常性的观察和体验生活,对学生联想能力以及想象力予以丰富,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之中包含的艺术情感,同时可以被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所吸引,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艺术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对艺术作品进行基本分析的能力,可分辨出哪些属于好的、哪些属于低级庸俗的作品,这和学生审美观以及人生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叶朗的《美学原理》提道:“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意趣的意向世界。”艺术作品是对某一人物、景象的展现,它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情境表现方法,好的艺术审美教育应当做到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完成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学生才能够在画家创作的艺术氛围之中有所收益。相反,若只对低级庸俗的作品感兴趣,那么就不能够欣赏真正的艺术,体验不到艺术作品包含的美。所以,在艺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进行明确,引导学生重视美术知识、情感等,进而关心人类文化现象。因为艺术审美是一种直观化的世界反映模式,不像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世界展示的抽象化,所以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会十分强烈且深刻。启迪学生的审美兴趣是在培育学生的感性认知,高校时期,学生的学业繁重,渴望能得到额外的放松方式,通过艺术审美能为学生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愉悦,让其感受到自由,而结合人类学,以现实为注脚,以生活实践为艺术审美教育的开展基础,则可减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排斥,以审美视角和审美兴趣来感知生活,感知知识,化解抽象化的认知阻力,从而得到更好的人格发育。
艺术审美并非理性,而是感性的意识活动,它不会因为主观或者客观因素改变,但会因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境以及相互的暗示而产生审美体验的差异,大部分的审美行为都是以发挥愉悦功能为目的,但也有少部分的审美行为是创造负面体验。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在正常的审美行为中都是无法发挥的,这是因为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均为隐藏,不会真正释放,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从审美素养入手,以“情感再度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生成艺术情感,以对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核、智趣内容的提取,让学生能借艺术品鉴的契机形成自我归纳和理解,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艺术审美教育应当建立在合理的载体之上,学生如果没有审美能力,就没有品鉴能力,也就没有创造力,即使是再精致、再美好的艺术作品,学生也没法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3]。
美育的思想及涵养应当来自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记录和情感上的表达,按马克思人类学的解释,审美是人类对客体意蕴的把握,然后予以呈现出的认知方式,它需要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感受,而这种感受则来自学生的艺术体验和经验积累。李泽厚先生则提到,美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它是社会发展本质的体现,其中包含了社会的规律和理想,并以一种可感形态的形态表现出来,所以在美学教育中,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尊重并不断地增强广大的高校学生的自我社会主体性和道德意识,凸显自我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社会引导主体作用和功能,然后进一步加强艺术审美教育中学生的自我社会道德修养,让学生可以实现主体性意识和人格的塑造。教育者在深入开展艺术审美教育工作时,必须把尊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主体性、道德意识以及人格摆在首要战略位置,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艺术审美主体性意识和人格,树立正确科学的艺术教育模式,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可塑性更强,但他们的个性和思想尚未真正定型,很可能受到很多不良信息文化的侵蚀。所以高校的艺术审美教育工作必须要不断创新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依靠各种文化载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展现艺术,通过艺术矫正学生的思想。
人类学表明,艺术是对现实实践的反映,故而在艺术审美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艺术内涵的挖掘,将其中所囊括的民族主义精神、爱国情怀、理想信念等精神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昆曲教育,昆曲的音乐由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中的歌唱和昆曲曲牌体构成,歌唱与民族舞蹈密切巧妙地相结合,是一门拥有完整的表演形式艺术体系,且综合性很高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再如乐舞教育,我国的乐舞教育广泛涉及地方民众的婚嫁、丧葬、祭祀等诸多生活层面,我国的乐舞文化囊括了舞蹈、音乐、民谣等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体系,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歌舞形式和创作灵感来源于人民的长期生产生活实际,既表达出对未知自然力量的崇拜,又表现出对生产劳动的颂扬,还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恩。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种类型,既高昂激烈又低沉含蓄,既欢快轻松又严肃阴韵,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命运的崇拜,以及渴望与万物和谐发展的诉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到,历史是来自于不同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个时代都会留存下材料、资金和生产力,而下一个时代都会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资源,故时代与时代之间就会存在传承性,同时这些继承自上个时代的活动、资源又会改变就有的环境,化沉积是一种联系当代人和前代人的纽扣,也是传承价值观和思想观的重要渠道,通过对昆曲和乐舞的学习以及对其内部意蕴的挖掘,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故而昆曲美育是一种情感性的文化教育艺术,它的教育可以深刻地广泛作用于培育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完善人的人格和审美能力。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对艺术作品熏陶作用的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将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纯洁性和自我表达的追求,如果可以长时间接受来自听觉、视觉等方面的艺术熏陶,那么学生便能将良好的形象思维表现出来。
审美教育属于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内容,在艺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美术作品予以科学的运用,并结合马克思人类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艺术氛围中,结合生活实践和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崇高的艺术修养,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类艺术的热爱之情,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人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