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瓦戈医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021-01-28 07:55
大众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拉拉人道主义思想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凭借小说《日瓦戈医生》荣获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现代抒情诗歌以及俄罗斯小说伟大传统做出的杰出贡献。”[1]小说《日瓦戈医生》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知识分子多舛的命运,整部作品虽充满了悲怆的气氛,却饱含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古希腊罗马,C.弗兰克曾说:“古希腊罗马世界就是‘人道主义’的真正故乡,是最早认识并以高尚形式逐渐阐明人的尊严、人形象之美和意义的地方。”[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道主义逐渐扭曲,神权淹没了人权,人的价值受到贬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正是在与宗教哲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独断,强调个性自由。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则从理性出发,倡导“自然法”“自由、平等、博爱”等观点。19到20世纪,人道主义思想在俄罗斯蓬勃发展,俄罗斯思想家们对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地反省与思考,并与本土宗教哲学相结合,将“人”视为社会生活领域的最高价值,提出了“新精神哲学”的人道主义,为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小说《日瓦戈医生》中,主人公日瓦戈和拉拉正是这种人道主义思想的代表,可以说人道主义是潜在的一条线索,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本文将分别阐述日瓦戈和拉拉身上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日瓦戈身上的人道主义思想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他虽然不是基督教徒,却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作家晚年在与来访者的谈话中说道:“基督从历史的远处走向我们……全部新的历史从基督福音开始……”[3]可以说基督教义中的仁慈博爱、道德完善、人道主义等观念对作家生活观、历史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作者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带有人道主义的思想。在小说《日瓦戈医生》中,日瓦戈年少丧母,一直与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是一个还俗的神甫,认为人一定要有信仰,才能有所成就。在《福音书》中,信仰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爱你的邻人,这是生命活力的最高表现。这种爱一旦充满了人的心灵以后,必定会洋溢着泛爱众人的情感。”[4]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日瓦戈逐渐成长为一个善良、具有博爱之心的人,他心怀怜悯,心系社会,虽然喜欢历史与艺术,但是为了造福人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从而治病救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正是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使日瓦戈对周围事物始终怀有善意,他爱护家庭,一直为了家庭生计而四处奔波,试图用自己的努力使妻儿过上安稳的生活;他待人真诚,哪怕在困难时期也同朋友、邻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与住处。而人道主义又是一种不分阶级的、广泛的、无私的爱,既能给予亲人、朋友、陌生人,也能给予不同阶级立场的某些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犹太人备受排斥,可在陌生的犹太老人遭受戏弄时,日瓦戈依然挺身出,及时出言制止,解救了老人。在战场上,日瓦戈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难以理解杀戮的意义,排斥新式武器所造成的恐怖景象,但是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尽力做好救死扶伤的工作。在游击队期间,日瓦戈的内心充满矛盾,他讨厌喋喋不休的游击队长,可是当游击队长的性命受到威胁时,他却试图救他;而谋划者面临枪决时,他又感到于心不忍;对于敌方阵营的一些白军他也同样怀有善意,当他发现白军的许多知识分子单纯的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才奔赴疆场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暗中救下被他误伤的白军青年,自己则设法从队伍中离开,从此远离战争与杀戮。

日瓦戈一生追求自由,渴望人格独立,他在面对任何新鲜事物时,都不随波逐流,而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保持人格的独立。日瓦戈发现旧社会存在着种种压迫与奴役,他渴望一种新的变革能彻底改变这一切。十月革命的胜利令他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一次绝妙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出色地把发臭的旧脓包全切除了!”[5]可是他期待的自由并没有到来,人们的思想依旧陈腐,且被条条框框所禁锢。为了维护内心的自由,日瓦戈对革命一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他没有加入任何社会团体,而是选择回归田园,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尽管日瓦戈对于社会现状有所不满,但是人道主义思想却使他难以用暴力进行反抗,只能靠保持内心的自由与思想的独立与周围的现实相抗衡。他热爱自然,常常引用诗句来表达对自然的赞叹:“多美的夏季,多美的夏季!这真是像魔术般神奇。我问你,他那个样子,是怎么从蓝天中变出的?”[6]日瓦戈热爱生活,善于观察,面对妻子冬妮亚的细微变化,他敏锐地察觉出她已经孕育了新的生命,并在随笔中记下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任何怀孕都是纯洁的,而圣母无原罪的教条表明了一切母道的观念。”[7]在日常劳动之余,日瓦戈时常同家人一起朗诵经典作品,探讨艺术的内涵和创作的真谛,他认为艺术是“一种适用于作品的力量,一种在创作中发现的真理”[8],生活和工作只是自己个人的事,创作不应一味地使用“未来的黎明”“人类的火炬手”[9]这类夸大的辞藻,而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将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转化为文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瓦雷金诺的那段日子里,日瓦戈秉烛夜书,潜心创作,灵感迸发,创作“拉拉”之歌。尽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日瓦戈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探索、对艺术的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自由呢。

二、拉拉身上的人道主义思想

拉拉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女人,她同日瓦戈一样,一生都在追求个性独立与精神自由。她曾身负枷锁,但却不向命运屈服,而是竭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少女时代的拉拉在科马罗夫斯基的引诱下走向堕落,这使她陷入焦虑与迷茫,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一直依靠不懈的努力,争取独立自由的生活。尽管拉拉身陷泥潭,她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心,常常用薪水暗中接济男友帕沙,以减轻他的负担。可是科马罗夫斯基却试图利用她的弟弟让拉拉重回自己身边,忍无可忍的拉拉在圣诞舞会上朝科马罗夫斯基开枪,虽然没有射中,但是这一枪却给了她摆脱控制,追求自由的勇气。拉拉最终决定嫁给聪明勤奋的帕沙,在新婚之夜,拉拉向他坦白了自己的曾经,可是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却成了他们婚姻的障碍,帕沙渐渐怀疑“她爱的不是他,而是对他的一种神圣使命,是体现在他身上她的一种功勋。”[10]于是他自愿参军离开了妻子女儿。帕沙的离开使拉拉备受打击,但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成为一名护士,去前线寻找丈夫。在那里,拉拉与日瓦戈相遇了。日瓦戈理解她的苦难、欣赏她的性格,而拉拉也被日瓦戈的思想与才华所吸引,他们惺惺相惜,都厌恶战争,反对暴力,追寻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不喜欢“当代人那种机械性的兴奋、大喊大叫的激昂,还有那种致命的平庸”[11],正是这种心灵上的高度契合使二人慢慢地走到了一起。拉拉激发了日瓦戈的创作激情,日瓦戈也使她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暂时过上了梦想中独立自由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不可撼动、与最完美的精神相联系的爱情”[12]。拉拉并不完美,她年轻时的虚荣与轻浮使她落入科马罗夫斯基的魔爪,让她的生活倍受磨难,可是她勤劳善良、坚强勇敢,从不向命运低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依然追求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正如埃德蒙·威尔逊所说,拉拉是俄罗斯文化女神的象征。[13]

综上所述,《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它的问世被称为是“人类文学史和道德史上的重要事件”。[14]作者历时十年,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再现了20世纪俄罗斯罕见的社会变革,描绘了知识分子在历史浪潮中坎坷的悲惨命运,刻画了他们的信仰、追求与迷茫。主人公日瓦戈和拉拉是作者理想化的人道主义代表,他们真诚善良,虽然置身于社会动荡的年代,可是不管经历多少波折,他们都敢于与时代抗争,固守自己的道德准则,维持精神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日瓦戈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它的形成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思想因素,帕斯捷尔纳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反思,他控诉暴力,呼吁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可以说,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人道主义的探索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猜你喜欢
拉拉人道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跟踪导练(一)5
林雁清:喜娘界的“杜拉拉”
短耳兔拉拉
预见未来
称称你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