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欣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娄底花鼓戏的音乐有着浓郁的地域性特点,演唱音色明亮,声音高亢。这与娄底所在地域的文化历史分不开。它既具有花鼓戏的音乐特点,又呈现出浓郁的娄底地域演唱特色;它以长沙花鼓戏为基础,以梅山文化为底垫,是当地文化发展、历史积淀的产物。
梅山,泛指今湖南省中部地区以娄底市新化县为中心包括娄底市冷水江县、益阳安化县在内的三角区域。对其最早的描述最早见诸《宋史》①: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开宝八年,尝寇邵之武冈、潭之长沙。可见,居住在山洞中的古梅山人旧时不与外界相通,他们的居住地“梅山”被潭州、邵州、辰州、鼎州、澧州包围,宋开宝八年政府尝试收复梅山。而后宋代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梅山”被章惇收复,政府在此置新化县,隶属于邵州②。“邵州”《宋史》记载邵州宝庆元年(1225年)之前为邵州,之后升为宝庆府③;今湖南省邵阳市,自古就在湖南省范围内,是湖南花鼓戏的流波地域。
梅山地区春秋战国时曾属楚国疆域范围;汉代时也属荆州④辖区内,深受楚、汉文化影响。宋朝诏谕后虽汉文化渗透加重,但当地原始风俗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以古梅山地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有当地特色的人文环境,其中包括:语言、音乐、习俗等一切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产物、附加产物,长久的、呈放射性的姿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研究者开始将梅山地区形成的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存,信奉巫鬼、尚武崇文的地方特色文化称之为“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有多语言、多方音的特点,因此湖南花鼓戏演唱具有多方言、多语音特点。《南齐书》记载称:“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⑤《礼记》王制第五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五方之民,方语不通,嗜欲不同。”⑥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的蛮族人种族、语言各异,古梅山人在被收复以前被称为蛮人,可见自古以来梅山地区都是语言多样、方音各异的。
自梅山峒被诏谕之后,宋朝在此设立的新化县作为娄底市辖区范围内最早命名的地方。以其为发源地的梅山文化对娄底的人文、艺术、习惯等有着深远影响。流传在娄底地区的花鼓戏——娄底花鼓戏更是在“梅山文化”这一沃土上成长起来的。
娄底花鼓戏是流播于湖南省娄底地区的地方小戏,是湖南花鼓戏的一个分支。
娄底花鼓戏属民间小戏,[明]嘉庆《浏阳县志》载:“元宵……又以童子妆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置夜止。”⑦可见明代时已经出现一丑一旦的早期花鼓戏,其时,并未称作“花鼓”。清代中、后叶出现对湖南地区“花鼓”的相关记载:杨恩寿《坦园日记》中描述:“对岸人声鼎沸,正唱花鼓词。”⑧同治六年新编《城步县志》记载:“元宵花灯赛会唱玩薄曙。”⑨此时的花鼓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且多在节庆之时上街表演。
娄底花鼓戏为曲牌连缀体,角色固定,即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初期为一旦一丑的对子戏,演出地点常在城门旁、街道旁,被称为“地花鼓”,逐渐发展为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发展中受到地方大剧种的影响移植了许多湘剧剧目如:《孟姜女》《琵琶记》《白蛇传》等,逐渐开始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
至今,娄底花鼓戏已从最初“两小戏”“三小戏”发展成有较为完整体系的戏曲剧种,传统剧目有《刘海戏金蟾》《蓝桥会》等;折子戏《三下山》《送表妹》等;新中国成立后学习移植长沙花鼓戏《刘海砍樵》《补锅》《洗菜心》《小姑贤》等;2012年原花鼓戏剧团改为娄底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之后娄底花鼓戏以全新的面貌向前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以长沙花鼓戏为基础,当地人民生活为故事背景,兼收并蓄创作了大量的现代花鼓戏《十里湾》《锑都春雷》《孔繁森》《雨后青山》《村官是个堂客们》《花落花开》《钢之魂》剧目,体现了娄底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了当地人民生活,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和喜爱。
娄底地方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各地方言俚语错综交汇,各地的民间音乐、曲艺在娄底汇集,求同存异。这是由娄底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源流所决定的。
《楚辞章句》载:“昔楚国南郢之邑,阮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以乐诸神。”⑩可见娄底地区的音乐文化由来已久。其时,当地的祭祀习俗带动了民歌、舞蹈的发展。《娄底市志》载:“清顺治十六年(1659)和同治十三年(1874)的<湘乡县志>都有记载,流行于娄底的民歌有山歌、田歌、儿歌、小调、劳动号子等。”(11)“民国时期,娄底地区有曲艺演出,开始流行小调、渔鼓、赞土地、赞歌等。”(12)梅山小调、新化山歌等作为最具有娄底特色的娄底地方音乐不断在民间发展、流传。娄底花鼓戏也从本地音乐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融入花鼓作品当中,如现代花鼓戏《乡里乡亲》中就运用的新化童谣“虫子,虫子,飞”等。
受地理位置影响,湖南花鼓戏的各个流派对娄底花鼓戏都有一定影响,又因发展源流和历史原因,娄底花鼓戏受长沙花鼓戏影响较为深远,它具有长沙花鼓戏的全部特点。节奏明快、情感细腻、声音高亢、音色明亮。主要声腔有川调、打锣腔和小调。(13)移植、学习了大量长沙花鼓戏如:《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小姑贤》等。而造成这种将长沙花鼓戏特点形式全盘吸收的主要原因有:
长沙花鼓戏与娄底花鼓戏之间的传承关系是其拥有长沙花鼓戏全部特点的直接原因。1985年长沙花鼓剧团和娄底花鼓剧团(现娄底地域文化传承中心)“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一批年轻人考入现在的湖南省艺术职业学校,成为“85级戏曲表演班”在长沙学习花鼓戏。这一批表演班的学生毕业后回到娄底花鼓剧团将长沙花鼓戏的精髓全盘学习带回到娄底,并在娄底演出、教学至今。娄底花鼓戏的舞台语言、表演形式、润腔处理、演出剧目等很大一部分都承袭自长沙花鼓戏。
受其地理位置的影响娄底地区外来人口居多,人员流动较大,娄底地区花鼓戏受到各流派花鼓戏的影响。娄底大部分地区历史上隶属于古长沙府,受长沙花鼓戏影响深远,长沙方言在湖南地区流通性较大,多数人都能听懂长沙方言,长沙花鼓戏相对其他流脉的观众群和流传范围要更多更广一些。如今,娄底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文化是长沙花鼓戏的延续,所以娄底花鼓戏对传承、继承长沙花鼓戏更多。
娄底地处中部,人员流动大,在语言方面十里不同音,花鼓戏在娄底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娄底花鼓戏因与长沙花鼓戏有传承关系,在舞台语言上以使用长沙官话表演为主。又因其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原因,娄底地区的语言实则是以娄邵片为主,以长沙、新化、双峰、涟源等地方言交叉、混合使用。所以现代娄底花鼓戏的舞台语言逐渐发展成以长沙官话为主的同时融入新化、邵阳等地的方言土调。
娄底地区人民十分喜爱花鼓戏,节庆、集会都会演花鼓戏,老一代观众大多都能哼唱花鼓戏中一些唱段,但年轻受众比较少。跟随红白喜事队伍进行表演曾一度成了各地花鼓剧团在娄底演出、传播的主要途径。笔者曾亲眼得见娄底地区的丧葬仪式,丧葬时要摆灵堂、唱大戏、设宴,持续时间较长。戏班子从摆灵堂第一天开始唱直到最后出殡结束。因此这种建立在丧葬形式上,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表演形式成了各地花鼓戏团在娄底地区流波、发展、演出的一个重要平台。
传承自长沙花鼓戏具有长沙花鼓戏全部特点的花鼓戏在娄底演出、交流、传播逐渐成为娄底花鼓戏的主流。但娄底花鼓戏的形式并不单一,以邵阳方言为舞台语言,承袭了邵阳花鼓戏特点的花鼓戏在新化冷水江一带流播,是娄底花鼓戏音乐文化的另一来源。新化县是娄底境内置县最早的地区,曾隶属邵阳,是邵阳花鼓戏的主要流播地域。新化、冷江地带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是娄底文化的中心,其地所形成的音乐文化是娄底音乐文化本土性的体现。
娄底地区的花鼓戏是在传承长沙花鼓戏与结合邵阳地区花鼓戏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发展起来的,除了具有长沙花鼓戏全部特点的花鼓戏对娄底花鼓戏影响颇深之外,继承了邵阳花鼓戏风格特色以邵阳地区方言为舞台语言的在新化、冷水江一带流波的花鼓戏也属于娄底花鼓戏的重要部分。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已具有了独属于娄底的独特特点,现在已逐步形成具有娄底地方特色的娄底花鼓戏。
注释: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一版,卷四百九十四,(第14196页).
②(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9年,卷六十九,(第1732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一版,卷八十八,(第2200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简体字本),卷二十八,(第1235页).
⑤(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卷五十八,(第1007页).
⑥孔子、孟子、左丘明等著:《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14(第1版),第五册<礼记一>,王制第五,(第23页).
⑦谢希闵、王显文:《浏阳县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卷十六,(第5页).
⑧(清)杨恩寿:同治元年《坦园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卷一,(第8页).
⑨《城步县志》,同治六年新编:卷之四,(第58页).
⑩[清]永瑢、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第四册,卷一百四八,集部一,楚辞类(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二,(第1页).
(11)娄底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娄底市志》,娄底:1993,卷二十二,(第18页).
(12)娄底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娄底市志》,娄底:1993,卷二十二,(第17页).
(13)湖南省戏剧工作室:《湖南地方戏曲史料》(内部资料)(三),湖南省邵阳县印刷厂印:1980,(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