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重庆自秦以来,一直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这里多山,地形复杂,气候潮湿多雨,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河流众多,长江以及众多支流形成了内河运输水网,是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工商业发达,且紧邻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的四川盆地……由于这些战略优势,重庆在抗战时期被国民政府设置为“陪都”,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最高指挥部,同时也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通过大量查找、归纳、整理文献资料以及档案,1931年至1945年间,除战前已有省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两所高校外,目前有案可查各类从外省搬迁入渝之高校40余所。在这战乱年岁里,众多师生穿越敌人重重封锁与围剿,数年历经迁徙、拆分、合并、停办、重组,许多一手资料或缺失或断档。但通过留存下来的有限资料分析,仍能发现战争不仅没有扼杀掉刚刚萌芽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反而在逆境下,通过千千万万有志青年、学者的努力与牺牲,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在渝高校涵盖了文、理、法、农、工、商、医、教育、艺术、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不仅为抗战抵御外侵培养了人才,更为新中国未来的建设积蓄了力量。[1]
抗战15年,高等学府无疑是精神堡垒、是力量、是希望,而校歌集中承载了各高校的文化和精神。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共查找到23首抗战时期在渝高校的校歌乐谱,通过对这些宝贵材料的分析整理,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校歌从本体上说是“校”与“歌”的结合,用歌曲展示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性质、专业特征等基本信息,也用歌曲来传递学校的治学方针及教育理念,更用歌曲来感染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1]抗战时期的高校,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自然而然肩负了更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洪流裹挟下,大学脱离了象牙塔的禁锢,义无反顾地走到了社会的、革命的最前沿。这时期的高校校歌,不仅仅要传达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更要体现中华民族的荣辱与骄傲。从精神上不断地冲刷洗礼,唤醒中华大地,鼓舞振奋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唱出最强之音。这时期的高校校歌,远远高于传统校歌的研究范畴,有更多的价值有待我们去探索。[2]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为唤醒民众而呐喊。“莫道西湖好,雷峰已倒;莫道国粹高,保俶倾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家纷乱,何以治之?时局踮危,何以济之?”(私立上海法学院);“愿吾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荡涤病夫故态,双手挽祖国颓风。”(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为鼓舞战斗而高歌。“我们以热血润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躏;我们以热情讴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抛弃小我掬血诚,铸成唤起国魂的警钟。”(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一弦一管,化尽宇宙之搀枪!一唱一和,平尽世俗之披猖!”(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大夏大夏,革命前锋,使命何崇隆;唤起民众,复兴民族,禹域之洪钟。”(复旦-大夏联合大学)。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为科学昌明而拼搏。“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模,邦国之荣华。”(交通大学);“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国立中央大学);“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复旦大学); “齐努力,东西文化阐扬,济济跄跄,英才共一堂。”(私立之江文理学院)。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国防工业须建设,民族经济须振兴,勉尔多士,敬兹使命,蔚为抗战建国之先锋。”(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复兴民族兮,誓做前锋。”(重庆大学);“法治兴邦,商工裕国,作育百年功。”(东吴沪江之江法商工学院);“宏创造,利人天,发扬光大,亿万斯年。”(湘雅医学院);“为全民而教育,愿教育以终身。民族复兴,社会光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先创商科,法工继后。公、敏、信、和,人才优秀。”(私立重辉商业专科学校)。[3]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面对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需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探索科学真理,发展现代文明的高等教育;面对强大的毁灭性的外敌入侵,需要保存星星火种,更要其得以燎原;面对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励精图治,更要责无旁贷。
从歌词上看。词作者多为国学家、教育家,他们多用文言文写作。如中央大学教授汪东先生作词的《襟江枕海甲东南》:“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哉黉舍兮,甲于南东。”音乐教育家易韦斋先生所作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校歌:“析理、善术、审音、辨物;大同之声,盈耳兮洋洋!来兮!有志毋相忘!大道康庄,美兮!美兮!示以周行,呜声和兮乐未央!”[3]均采用了楚辞骚体诗的写作手法,形式自由,直抒胸臆,气势宏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展示了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大学之风。
这一时期,大学也亟待科学的发扬,励精图治,运用白话文,召唤新时代的娇子。如戏剧教育家余上沅先生所作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歌歌词:“我们以诚恳的态度,为着真美善用功。不怕艰难不怕苦,去做剧艺运动的先锋。本着国立剧校的精神,勃勃蓬蓬,勇敢地冲锋!冲锋!”教育家陈礼江先生所作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歌:“为全民而教育,愿教育以终身。民族复兴,社会光明!”[3]两位先生早年都曾留学美国,受到西方现代思想的深刻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先驱。
从音乐上看。这一时期的校歌曲作者大多为专业的音乐家。如留学法国的杨仲子、唐学咏、李树化、许可经,留德归来的萧友梅、留学日本的程懋筠、丰子恺,留学美国的李抱忱。他们都是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缔造者。这时期的大学校歌,从音乐创作上看,大多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上都运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 由于校歌的功能特点,多采用大调式、进行曲风。节奏上的运用也丰富多样,例如弱起节奏(如: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交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私立沪江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私立重辉商业专科学校等)、连续附点节奏(如: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私立之江文理学院、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夏联合大学、私立重辉商业专科学校等)、三连音(如: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切分音(如: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和声上有了更多的突破和尝试,如运用四部和声写作(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私立沪江大学、湘雅医学院等)、运用SD7、DD7和弦(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交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湘雅医学院等)。有的也直接采用已有歌曲旋律填词而作,如:复旦-大夏联合大学校歌采用的Annie Lisle曲调就是一首写于1857年的波士顿民谣,全世界许多知名的中学、大学都用其作为校歌的曲调使其成了一首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典作品。[3]
一方面,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代表了当时文学领域的较高水准。由众多大师引领的大学精神,承袭着中国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递着西方现代的科技与文明思潮,豪放与婉约并存,传承与开拓并济,挥毫之间,文笔触动心魂。
另一方面,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从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现代教育发轫,早期的知识分子便意识到现代音乐教育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从学堂乐歌开始,历经数十年,一大批音乐先驱们出于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留学海外归来,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的校歌从音乐创作上堪称精品,西方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法开始系统地、大范围的在中国传播开来。
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属于抗战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推进国民意识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大量的传唱,反映抗战现实、警醒进步青年、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力抗战、投身新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校歌不仅仅是校园常规的符号象征,更是民众的精神堡垒,是战斗的号角。[4]
一首大学的校歌,承载着她的时代背景、行业背景和教育背景。大学精神是立校之本,校歌便是这精神的象征和符号。当代的中国,已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校歌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由战时拔剑转为内修,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歌,对外代表学校的性质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内可以规范行为、加强校风、校纪,凝聚学校的人文情感。可推动精神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也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学、儒学思想。教育在任何时期都是堡垒都是希望,校歌所传达的思维和精神,将积淀于校友之心,并将带着这些走向社会。无疑,通过抗战时期的高校校歌研究,感知到其强大的力量。在当代她也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弦歌不辍,薪火相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