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声乐小组课因材施教的定位与思路

2021-01-28 07:26:17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声乐教学方式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长沙 410100)

随着各门学科相互融合的理念迅速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融入,来逐步突出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是当前高校改革的新思路。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改为例,声乐小组课上教师不仅要关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学生知识、技能和专长等的针对性培养需求,还需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与小组课整体求同之间的矛盾,考虑如何针对此问题在学本位的原则下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等。

一、声乐小组课因材施教理念应用的定位与价值

1.契合教学改革要求

高校声乐教学是以突出艺术为主的特殊性学科,在人本为理念和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人声音乐独特魅力,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声乐理论,指导学生反复的练习来树立其正确的发声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与其他学科交流互动,进行文化传播,使学生系统的提升专业学习综合能力并产生对声乐专业学科的热爱之情。既满足课程思政教育的需求,又达到教学的目的。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储备、声乐学习基础等均有所差别,学生在学习思想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也是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成果差异。教师在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和标准下,对学生实施统一化的教学方式,自然难以起到有效提升每一个学生学习成效的要求[1]。

2.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

从有效提升声乐课程教学成果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环境下、不同学习习惯影响下、不同先天条件下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所反馈出的悟性差异,针对此种后天与先天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保证教学均衡发展。声乐小组教学是教师在同一时间内针对3个及3个以上学生使用声乐授课的教学形式之一,通常情况下的小组人数为3-8人。声乐小组教学模式的设置,符合声乐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针对性要求。即,缩小学生范围,教师能在已有精力下尽可能的调查、观察、分析、整合学生动态变化诉求,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案,既能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也能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提高教学效率。而因材施教与声乐小组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正是在此种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作为基础目标,在教师充分调查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并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提升教学成果的途径,其对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而言意义重大。

3.易于提升教学针对性

声乐小组教学与因材施教理念的融合易于教师使用小组教学方式,系统挖掘学生目前具备和掌控的专业技能、音乐理论知识,借助以声乐技能训练及以排练、观摩为主的声乐小组课巧妙渗透、贯穿、融合因材施教理念,进而逐步挖掘学生个人专长。作为声乐学习个体的学生因家庭环境、社会教育、个性爱好、嗓音条件、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演唱程度、文化修养、音乐素质的不同,有着独特的个体差异性,这是声乐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反映[2]。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因材施教理念的根本所在。简而言之应用声乐小组课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者的融合利于教师进一步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突出教学改革的优势。

二、声乐小组课程因材施教理念应用的途径

1.梯度选择教材,确保教学目标多元统一

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改的过程中,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侧重点,还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教材的选择过程中融入梯度和层进性的思维。教师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来选择声乐小组课程所需教材时,需要在保障教学目标能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和整体水平操作。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使用的教材并不统一,教师可按照学校的教学侧重点以及学生所在的专业的特征来选择比较切合的教学材料。教材的选择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3],并保障教学课堂完整。

教学目标需要统一和多元,由此,教师可按照本班学生的当前整体学习情况来设置教学目标及教材选择标准。在统一性原则下,教师可尝试以学生整体作为针对对象,在考虑学科的特征后,来梯度性选择教材。比如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在声乐小组课程设置时,教师还需要融入影视、戏剧表演所需的歌唱技巧培养要求,教学歌曲可分为经典中国民歌、经典影视歌曲、经典世界民歌、时代通俗歌曲,那么选择的教材就不能仅仅是《中外声乐选曲》《男高音的高音训练》《声乐教学曲库》等。在多元化原则下,教师可将学生个体视为教材选择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对象,继而结合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和状况,按照由易到难方式进行阶段性培养。

当然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和方向,教师在选择教材和设定教学目标时,都需要按照学生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声乐教学综合性、独特性极强,且对每个学生天然嗓音、之后的从业要求和音乐情感、艺术张力等也有所要求,因此教材不一定必须高精专,但必须按照学生的差异化特质呈现梯度,能确保教师层进性教学,能满足教师设计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循序渐进性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能充分发挥的客观前提。

2.强化师生互动实施个性教学

因材施教需要灵活多样的声乐教学方法[4],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主体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基础声乐技能和声乐理论知识的训练和教学,鼓励学生对不同的声音条件及不同歌唱状态进行交流与探讨,让学生看到声乐教师如何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协助、合作及友好的竞争能增加学习的动力,教师通过在同一环境教不同的学生能提高教学的能力。

声乐小组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人数偏少,主要针对具有学习兴趣的少数人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更为便利。在突出个性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何避免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实施会导致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边缘化产生不平衡心理状态的情况。由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较为公平的表现平台,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之提供引导式教学训练和教学辅导。具有较好先天优势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其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为之设置更高的学习目标,而先天条件略差的学生教师要侧重培养其学习信心,并发掘和激发其学习潜能。

3.转换角色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声乐小组课程融入因材施教的理念后,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及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师生角色的转化也利于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5]。比如教师在提供主题性任务之后,学生小组成员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唱法、演唱方式、作品表现形式。教师可鼓励学生打通音乐多学科并融合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探究中增加身体打击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朗诵、戏曲表演等多种方式,借此来提升、丰富声乐的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条件和基本情况,尤其是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语音发展特色和情感表达方式,以便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与理论指导。在发掘每一个学生特长,为学生提供扬长避短学习机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针对学生的音高、音乐敏感度、节奏感等因材施教。当然,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小组成员自选作品等同样可作为教师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指导和启发学生,按照学生特点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的发展要求,打破以往被动学习状态的重要举措。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多方面资源分工协作创编和改编作品,借助个人专长和声乐小组集体优势自行创设学习情境。

4.开展网络声乐教学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视听艺术的盛行和技术的发展,从音乐会、演唱会、唱片、影视音乐到新视听电子音乐传播方式的改变,同样,科技为声乐教学开拓了更加多样和广阔的空间,调动多种感官,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模式。多媒体数字网络技术的音频、视频重现的方式,区分主观与客观声音及表演状态,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在专业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课后练习的便捷性,便于学生熟悉音乐风格。

信息化教学资源,如知网、中国曲谱网、声乐家APP、中国大学生MOOC、超星泛雅、优酷网、土豆网、百度、学习通等网络资源,及利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网络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网络教学是不拘一格培养专业人才的途径,有益于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享用互联网技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授课对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融合应用,以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考方式,为高校声乐小组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声乐小组课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无限思路。互联网时代的声乐小组课能合理、恰当、科学的渗透多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并借助实践教学方式将人本位教学理念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有效融合,不仅注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而为学生提供可团队协作、自主创编、实践探究、自主学习、彰显个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本班、本组学生的学习共性和差异性要求,在避免了声乐小组课程所具有的弊端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声乐小组课程教学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融合的优势,以便最终提升课程改革的实效。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声乐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