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才华
(山西农业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山西 太谷 03080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看待世界的视野以及家庭教育模式等因素都在影响着“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00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变得日益重要[1]。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是走向社会的过渡期。进入大学校园的“00后”会面对各种压力,产生不少的心理困扰和问题[2],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及时掌握 “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适合“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本次调研采用教育部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地方农业院校大一新生进行了充分调研。此次调研有效参与人数为5696人,年龄分布在16—30岁(平均年龄为19.57岁,标准差为0.90);男生3082人,女生2614人;独生子女1739人,非独生子女3957人;生源地为大城市的329人,中小城市的1672人,小城镇的1214人,农村的2481人。
使用SPSS17.0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所述。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包含96个项目,分为三级筛查,共22个筛查指标,每个指标的取值为0—16分(个别指标为0—20,包括抑郁、自卑、网络成瘾)。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危机筛查,包括幻觉与妄想、自杀意图2个指标。二级筛查为一般性心理问题筛查,分为内化性心理问题和外化性心理问题两类;其中,内化性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等7个指标,外化性心理问题包括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伤行为、进食问题、睡眠困扰等8个指标。三级筛查为一般压力与适应困扰筛查,包括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等5个指标。其中,一级和二级筛查为学生心理问题筛查的核心,而三级筛查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以及可能的潜在心理问题[3]。
对5696份调研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一小部分“00后”大学生在个别症状因子上得分值相对较高。比如,在严重心理危机筛查中,幻觉与妄想、自杀意图两个症状因子标准分在3.0以上的人数分别占到有效被试的3.9%和3.4%。在一般性心理问题筛查中,症状因子标准分在3.0以上的人数占有效被试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交恐惧4.8%,敏感3.9%,依赖3.7%,躯体化3.4%,焦虑和敌对攻击均为3.1%,自卑3.0%。与常模相比,一般压力和适应困扰筛查症状因子得分相对较低,标准分在3.0以上的人数占比均在2.0%以下。
表1 被试各症状因子得分描述性统计
1.各症状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幻觉与妄想、自伤行为及恋爱困扰项目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一般性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进食问题、睡眠困扰)上的平均得分及一般压力与适应困扰问题(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2.各症状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从表3可以看出,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依赖、冲动、强迫、躯体化、社交恐惧、网络成瘾、进食问题方面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方面的一般压力与适应困扰问题。相比之下,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良好。
表2 被试各症状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
表3 被试各症状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比较
3.各症状因子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差异性。从表4可以看出,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自卑、依赖、冲动、网络成瘾方面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就业压力方面的心理困扰;与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社交恐惧、敏感、自卑、依赖、冲动方面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学校适应困难、人际交往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方面的一般压力和适应困扰问题。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其他生源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恐惧,比来自中小城市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来自小城镇的大学生,比其他生源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偏执。
表4 被试各症状因子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多重比较
大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独自来到陌生的地方求学,面对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际、学习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上的不适应。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个心理发展阶段很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在与周围人的比较(如家庭经济、性格、学业成绩、才艺特长等方面)中很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进而产生失落和自卑感,甚至自闭[4]。另外,远离了家人和旧日的伙伴,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等都不尽相同,难免会出现人际冲突;加之身边缺乏稳定的人际支持网络,会体验到更多负性情绪[5]。除此之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和管理,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失去了奋斗目标,缺乏对时间和生活的管理规划,往往不知所措,进入迷茫状态,从而导致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男生相比,女生内心比较细腻,对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在适应性上更差一些,容易出现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适应困扰。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与女生相比,男生往往不太能够主动明确地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因此更容易遭受恋爱方面的困扰,在遭遇压力下会更多采取行为上的宣泄表达,出现更多的自伤行为。
“00后”自小受到家庭的宠溺,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生活自理能力往往较差。进入大学后,远离家人的呵护,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6]。以往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来自农村的学生相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见多识广,拥有更多资源,会给来自农村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引发来自农村学生的自卑感。父母期望过高、管教严厉的家庭,会导致孩子缺乏个性,容易产生焦虑、依赖等心理困扰和问题。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7]。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无法独享父母完整的爱,更需要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兄弟姐妹的情况来做决定,因此,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和困扰。以往研究也发现,在进入大学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适应上比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困扰[8]。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承压能力较弱;加之生活在富裕的时代,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化,自我意识强烈,注重自我价值与发展,在竞争中期望落空或遭遇失败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9]。另一方面,“00后”生长在网络发达的环境中,互联网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网络已成为“00后”大学生群体关键特征之一[10]。网络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带来新的问题。在社交方面,很多学生满足于虚拟网络,缺乏与外界的信息交流[2];对网络人际的依赖性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欠缺[5],很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0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发达的信息网络环境、强调自我意识的社会环境以及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步入大学后面对生活、学习、人际环境的变化,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应。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他们的适应性心理辅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好角色转换,拥有积极心态,为大学生活的顺利度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为此,可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及心理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分不同专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入新动力;学会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接纳自我;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加强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和技能方法的掌握,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积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加强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能够正确看待压力和挫折,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由于个体自身、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群体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结合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和需求,有意识地分层次、分类别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实施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干预。调研发现,女生由于内心的敏感性,比男生更容易出现一般性心理问题、一般压力及适应困扰。因此,要多关注女生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并注意心理帮助的方式方法。而男生通常不愿表达自己内心的消极想法和情绪;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发现,主动求助的男生人数要少于女生人数。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男生在妄想、自伤症状上的得分较高,同时容易出现自伤行为和恋爱困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大对男生的主动关怀和针对性的心理引导。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非独生子女会更多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更容易出现一般性心理问题、一般压力及适应困扰。在心理工作时可根据非独生子女的这一心理特点给予相对应的心理帮助。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经济相对贫困、可利用资源少以及见识较少的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一般性心理问题、一般压力及适应困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可通过开展针对性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让他们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共性和个性,更有变化性,因此需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追踪,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机制,为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1.构建由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组成的全方位心理育人工作模式。首先,在学校层面,应构建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年级朋辈导师、班级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精神专科医院等相适应的心理工作网络,保证渠道畅通,环环相扣。其次,在家庭层面,家长要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注重子女心理健康。在教育子女时要多关注其心理状态,尽量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及时倾听子女的心理感受。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尤其要注重平等,关注到每个子女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积极回应。同时,家长应培养子女自立自强自信的个人品质。除此之外,在子女出现心理困扰或问题时,家长应及时与学校保持有效沟通。再次,在社会层面,社会应增加对当代青年失败的宽容度,引导其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帮助其减轻过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在失败后也能看到积极的力量而非对自我的否定。此外,社会应加强网络的积极导向功能,注重虚拟网络与现实的有效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后,学生个人应积极关注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大学期间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及问题,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或帮助他人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
2.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应与第二课堂教学相融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心理育人主阵地,围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教育;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积极开展线上心理专业知识宣传与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线上线下心理测评服务,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完善心理健康测试和成长档案平台,有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动态成长档案,及时追踪和跟进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积极创建隐私性更强、安全感更高的咨询平台,鼓励大学生正视心理健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关注危机特殊学生群体,完善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加强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教师队伍包括专兼职心理教师、学院心理辅导员、代课教师及相关人员(宿管员、保卫员等);另一方面加强相关学生队伍建设,相关学生队伍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宿舍情报员、朋辈心理导师、心理协会成员等,形成专兼集合、师生联防、参与广泛、分层落实的良好格局。除此之外,学校应给予心理健康工作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支持,加强心理健康队伍技能培训,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及自我培养的方式,打造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