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乾元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常发生泌尿系感染,引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探讨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比、耐药性及影响因素。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定西市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2例,男43例,女39例,平均年龄(54.5±8.4)岁。纳入标准:符合肾结石临床诊断标准,结石直径超过1 cm,行PCNL治疗且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泌尿系感染或其他系统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肾功能不全、肾畸形及移植肾患者。免疫功能不全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患者。
病原菌检测。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采集患者中段尿,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分离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
耐药性分析。参照美国2012年版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折点规则,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判断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资料采集。收集所有行PCNL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手术史、术前尿检白细胞超标、肾结石信息(位置、大小及其感染性)、PCNL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等。
统计分析肾结石患者经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患者PCNL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对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分离到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5.31%,革兰氏阳性菌占31.63%,真菌占3.06%,见表1。
表1 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Tab.1 Constitute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after PCNL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高依次是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和庆大霉素。克雷伯菌耐药率最高依次是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见表2。
表2 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中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耐药性Tab.2 Drug resistance of gram 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fter PCNL
年龄、糖尿病、术前尿检白细胞超标、结石感染、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是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单因素分析Tab.3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fter PCNL
泌尿系感染与结石中的细菌繁殖和碎石中细菌毒素的释放密切相关,也可能是术中高压液体灌注所导致的细菌感染。研究结果显示,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共分离到98株病原菌,其中65.31%为革兰氏阴性菌、31.63%为革兰氏阳性菌、3.06%为真菌。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占76.92%,甲氧苄啶,占74.36%,庆大霉素,占66.67%。克雷伯菌耐药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占75.00%,甲氧苄啶,占62.5%,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各占62.5%。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耐药菌株。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降低泌尿系感染患者体内病原菌的耐药性。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尿检白细胞超标、结石感染性、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是PCNL术后泌尿系感染的显著影响因素。由此可见,对高龄、合并糖尿病且术前尿检白细胞超标的肾结石患者行PCNL术时需针对术中、术后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