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白晓娜
信用既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基本制度构成,又是维护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如今,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撑。12月26日,主题为“有信者 行天下”的“2020信用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指导,《人民交通》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交通运输诚信缺失问题时有发生,比如少数市场主体经营管理不规范、货车超限超载、乘客在飞机或高铁上“霸座”闹事等,既影响了群众切身利益,也破坏了行业市场秩序。总而言之,对信用工作的认识还需深化,行业共识还需进一步凝聚,信用管理顶层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信用与行业业务融合不够紧密,信用信息共享存在堵点,信用信息应用与信用市场化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信用体系部际联席会议和发展改革委强力推动下,先后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治理的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也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从制度的层面促进诚信文化建设,以制度的力量培育诚信习惯和诚信文化,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下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等,这些都促进我国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更加健康。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实施中,信用监管正成为发挥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是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而交通出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所以在行业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信用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先机,而一旦背上信用污点,企业将寸步难行。
在此大环境下,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要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升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因此,为国内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的企业、监管部门、科研院所提供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势在必行。
本次论坛汇聚了政界领导、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的实践经验与精彩观点。其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原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石见元,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主席孙希岳,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原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姜锐刚,交通运输部政研室二级巡视员李占川,原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司巡视员邓瑞德,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彬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惠建华,《人民交通》杂志社社长郑德岭,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丽群,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研究员刘新海等人为进一步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引导行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行业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供新思路,更为与会者献上了有关信用交通的精彩“思想盛宴”。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原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姜锐刚致辞表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儿女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要把诚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信用交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的推进,信用作为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将从软约束变成硬实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主旨演讲中提到,“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改革开放初期,假冒伪劣横行,坑蒙拐骗遍地。我们国家的信用经济建设这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相对以前的局面,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依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信誉建设。我认为交通在我们国家高速发展当中功不可没,居功至伟。如果要问,现在给我们生活、经济社会活动带来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觉得一个是交通,一个是通讯。最近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显示在交通建设很多方面中国都处在世界第一位,信用交通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插上了两个翅膀。”
“人人都离不开交通,我也是一样,都要出行坐航班、坐高铁、坐公共汽车,实际上一年到头都离不开交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当中基础、先导性、战略性的行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我们每个老百姓都离不开交通。”原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石见元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交通运输行业多年以来在诚信体系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卓有成效。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是诚信经营的典范,为维护诚信的大市场,加快国内循环的主循环,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政研室二级巡视员李占川指出,诚信文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的行业,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要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信用应用的科学化水平,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物流建设领导小组,推进物流体系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既要抓住交通设施这个硬件,也要建好信用体系建设这个软件。信用交通建设为人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等不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到治理重点的场站、景区出租车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从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精准发力,到公示公开强化监管,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机制。
原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司巡视员邓瑞德发言生动热烈,他指出,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11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也提出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此,国家发布了30多项诚信方面的国家标准,诚信建设、诚信体系、合同诚信、实验室诚信、检测诚信等,交通部门和铁路部门也发布的相应的行业标准。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丽群表示,在交通运输行业要培育诚信企业家、诚信模范等典型,宣传诚信理念、诚信文化、诚信事迹,积极营造全行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20年是收官之年,到2021年发改委将推出构建诚信的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在这样一些重要的顶层设计政策鼓舞下,相信明天的交通信用将会更加美好,有诚信交通出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研究员刘新海表示,美国征信史已有几百年,最早是商业信用和各个行业的信用,其次出现个人征信,然后再出现全球性的信用系统。最开始征信机构就像邮局一样,分布在各个镇上,分布在各个行业中,然后行业协会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征信服务对象不是金融,是各个商业领域,各个消费零售商店,杂货铺等,但是后来发现,服务金融行业带来的利润是服务其他行业的4到5倍,所以说,征信就慢慢向金融行业发展,但是金融行业现在已非常饱和了,同时各个领域目前也在快速地发展,现在要回归商业社会,回归整个行业建设。
最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的总结发言将会议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他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诚信建设包括我们的理念、意识、体系、体制机制等等,是实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这次论坛非常有意义,但从国家诚信建设来讲,不仅仅是交通行业,全社会的诚信建设都绝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此次论坛的目的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企业经营首要的就是诚实守信,不仅仅是做企业,做人、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工作都是诚实守信,诚信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交通行业在这方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多家知名企业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其中中铁十一局集团、深圳万顺叫车等单位获得“2020信用交通建设示范单位”,相关企业负责人获得“2020信用交通建设优秀企业家”表彰。国有重点金融机构任监事会原主席孙希岳为获奖单位和个人授牌。
与会同行借此机会相互交流、互为借鉴、加强合作,为共同促进行业诚信建设提供新思路,加快以诚信为基础的新监管体制,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交通运输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将使交通行业诚信建设呈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